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以韶关南雄市黄坑镇耕地为例,利用地统计学、GIS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域耕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及综合肥力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非常丰富,平均值分别为186.25、40.39mg/kg,全氮含量中等,有机质、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偏低;肥力元素变异系数在13%~69%之间,均为中等强度变异;碱解氮具有弱空间自相关性,有效磷、有机质、全氮、pH值、速效钾、缓效钾空间自相关性依次增强;土壤综合肥力总体中等偏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肥力东北及东部较高,中部、西南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江苏扬州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江苏扬州耕地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9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40g/kg之间,速效磷含量在2—29mg/kg之间,速效钾含量在25—125mg/kg之间;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呈偏正态分布,速效钾近似于呈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以速效磷最大、速效钾最小;在各县(市、区)中,以宝应、高邮两地的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东阿县为研究区,运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及地统计分析方法探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东阿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9.50~29.80g/kg,分布相对稳定,大部分区域介于15.00~20.00 g/kg,属于4级水平;仅高集镇东北部、顾官屯镇西部、刘集镇西南部、鱼山镇中西部及鱼山镇、刘集镇、姜楼镇三镇交界地区有机质含量较低;仅铜城街道办事处西北部、新城街道办事处东南部、陈集乡西南角、大桥镇西北部以及牛角店镇西南部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介于0.64~1.82 g/kg,整体上分布较均匀,大部分区域介于1.00~1.50 g/kg,属于3级水平,仅刘集镇北部地区略低。有效磷含量介于2.50~78.20 mg/kg,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但绝大部分介于20.00~40.00 mg/kg,属于2级水平;仅高集镇北部、牛角店镇东南部、鱼山镇南部和刘集镇南部地区处于3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在空间上呈岛状和条带状相结合的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在150.00 mg/kg以上,属于2级及其以上水平,含量总体上很丰富,其中东阿县中部和南部大片地区处于1级水平;仅高集镇中部、姚寨镇中部、牛角店镇东部、顾官屯镇中西部、鱼山镇北部及南部、姜楼镇西部和南部少量地区速效钾含量稍低,属于3级水平;4级区域非常稀少。  相似文献   

4.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分析了辽宁瓦房店北部5乡镇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瓦房店北部5乡镇209个采样点养分含量及其半方差分析和Kriging插值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机质均值为8.9358 g/kg,碱解氮均值为65.6744mg/kg,速效磷均值为52.3676 mg/kg,速效钾均值为58.486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速效磷含量上升非常多,速效钾含量也略有上升。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分别为53.04%、42.52%、42.32%、29.24%,都属于中等变异。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瓦房店北部地区土壤养分各采样点的相关系数都在0.25-0.75之间,空间相关性中等。人类的施肥习惯、耕作措施的改变及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土壤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对云南峨山烟区484个植烟土壤样点跟踪取样,并对植烟土壤区域土壤肥力空间和时间变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云南峨山植烟土壤pH值为4.03~8.29,适宜性比例为75.8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71.9 g/kg,适宜性比例为76.03%;速效氮含量为15~293 mg/kg,适宜性比例为88.84%;速效磷和速效钾适宜性比例均低于70%,总体含量偏低;植烟土壤综合评价指标平均值为0.63,变异系数为1.40%,肥力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变异小;根据综合肥力指标(IFI)大小将全县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比例为85.96%,双江镇、富良棚乡肥力水平较高;2012年与2008年相比,植烟土壤pH值下降0.22,有机质减少0.44 g/kg,速效氮增加4.21 mg/kg,速效磷减少0.14 mg/kg,速效钾增加21.88 mg/kg,有效锌增加0.76 mg/kg,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提高0.08。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南岸南县水稻田土壤肥力因子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技术和地统计相结合方法,研究位于洞庭湖南岸的益阳市南县水稻田土壤肥力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田土壤大部分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大部分地区为极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部分地区为低值.土壤有效氮含量大于198 mg/k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县中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34 g/k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县中部和南部.土壤pH>7.9的碱性水稻田主要分布在南县中部和西部.大部分水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88 mg/kg,主要分布在南县西部和中南部.大部分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20 mg/kg,主要分布于南县东部和西部.影响南县水稻田土壤肥力因子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土种和土壤环境所存在的各种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洞庭湖区菜园土壤的养分管理,控制其养分流失,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4.2~315.3、10.9~64.8、19.5~87.9 mg/kg,有机质含量为14.53~26.22 g/kg,养分含量较高.土壤主要养分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为0.1~1.0.从趋势分析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从东向西和从南到北均呈一阶线型变化.从空间分布结构看,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呈基本一致的空间环状分布,以菜园地中心区较低;有效磷由东南向西北呈条带状分布,中部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由东南向西北呈马鞍形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正定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2 000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定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6.0 g/kg、全氮0.92 g/kg、有效磷20.56 mg/kg、速效钾107 mg/kg,分别较1982年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值提高了29.0%、19.6%、94.0%和13.3%。正定县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属中等及以上水平,有48.5%的耕地速效钾含量属不缺水平。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其中,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及以上水平;大田作物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属极缺水平。正定县耕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4.9%的耕地缺乏有效锌,有31.8%的耕地缺乏有效硼。针对正定县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该县耕地土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市葡萄果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分布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内0~ 60 cm表层土壤全氮含量(0.203 ~0.954 g/kg);有机质含量(9.884~18.001 g/kg);速效氮含量(56.54~84.5 mg/kg);速效磷含量(12.427 ~76.107 g/kg);速效钾含量(125.25 ~200.5g/kg),变异系数(0.155< CV<0.772)属于中度变异.土壤剖面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养分分布在0~6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而速效磷分布较均匀,速效钾呈中部较高的抛物线.[结论]土壤肥力在全氮、有机质和速效氮指标上属于中等水平,而在速效磷和速效钾指标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葡萄乡、恰特卡勒乡和三堡乡土壤肥力较其他四乡偏低;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土壤20 cm以上较多,速效磷在土壤剖面分布均匀,速效钾在土壤深20 ~40cm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研究土壤养分(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均介于0.1~1之间,属中等变异,有效磷的变异系数1,属较强变异。地统计分析表明,3种土壤养分均呈现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结构因素是其主导因素。普通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黄山市有机质含量从西南至东部逐渐减小,并呈片状分布。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逐渐减小。速效钾则呈现低值区片状分布,高值区斑块状分布的趋势。总体来说土壤类型、质地和坡度对养分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山市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荔县冬枣产区土壤肥力状况,采集了303个有代表性枣园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硝态N、铵态N、碱解N、有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Mn、有效Zn、有效Cu等指标,用ArcGIS软件绘制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的空间分布图,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枣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H值在各个采样点间的变异性较小,其余土壤肥力指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并且偏度和峰度>0,属于右偏态尖峰型;整体来看,大荔枣园土壤pH偏碱性,碱解N含量较为丰富,有效P含量中等偏低,速效K含量极其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土壤碱解N、有机质规律一致,东北区域低、其他区域高;有效P含量北部高南部低;除东北部少数区域外,土壤速效K含量普遍达到丰富或极丰富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机质、速效K、有效Fe和有效P是影响冬枣园土壤肥力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对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各乡镇土壤得分高低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南平市顺昌县的典型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经营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与GIS分析方法,分析了毛竹林林地的土壤化学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p H值、水解氮、速效钾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明其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关系;有效磷质量分数的块基比为30.42%,其空间分布为中等相关关系;土壤化学指标变异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有机质(54.35%)、水解氮(53.56%)、速效钾(42.48%)、全氮(42.28%)、有效磷(36.61%)、p H值(6.49%);有效磷、水解氮和p H的最佳半方差函数模型为球状模型,速效钾和全氮的最佳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机质为高斯模型;水解氮、有机质、p H值和全氮质量分数东部与中部较高,有效磷质量分数西部与中部较高,速效钾质量分数东部高于西部,中部较四周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法对山东棕壤耕地地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利用方式、养分和限制因素等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棕壤耕地高、中、低等级地面积分别为42.96万、52.53万hm2和32.66万hm2,分别占棕壤耕地总面积的33.52%、41.00%和25.48%,其中高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山地区的西侧和东侧外缘以及东部丘陵区西南、东北侧,中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东西部、中东部和鲁中南东部、东北部部分地区,低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东和鲁中南地区中部;各等级耕地土壤属性差异明显。从利用情况看,水浇地主要分布于一、二、三级高等级地,旱地地力等级分布较为宽泛,从三级到八级,灌溉水田则集中分布于五级地和四级地。棕壤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有效磷含量高于全省平均,pH值则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等级地耕地地力主要受土壤钾含量限制,中等级地除土壤速效钾偏低外,还受耕层质地偏砂影响,低等级地则存在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含量、灌溉能力等诸多限制。该研究较好理清了山东棕壤耕地地力状况及特征,对棕壤耕地资源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潼关县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13年渭南市潼关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测定的土壤p H值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数据,对潼关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当地合理施肥、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潼关县土壤p H值为8.47,属于碱性,呈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6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2.02、16.26、149.98 mg/kg,其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处于低肥力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均与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从空间分布来看,潼关县土壤p H值总体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由南向北递减,且西南角含量最高;速效钾含量总体表现为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6.
禹城市耕地养分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贝尔  黄标  张晓光  赵永存  孙维侠  胡文友  杨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75-21177,21190
[目的]为了解禹城市区域耕地养分现状和变化情况,掌握中低产田改造结果,进一步提升土地生产力,稳定粮食产量。[方法]比较了山东省禹城市1980和2008年耕地养分的时空变化。[结果]土壤有机质、速效磷的含量均提高1倍以上,而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也得到较大提高。空间上,2008年各种土壤养分缺乏区面积均大面积下降,1980年盐渍化土壤大面积分布情况得到极大改善,仅1%左右的面积存在轻度盐渍化威胁。[结论]近30年的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禹城市耕地土壤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乡市西部高产区及东南部中高产区10 683个土样化验结果,研究了新乡市农田分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并比较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项养分指标明显高于东南部地区,其中,有机质高4.87 g/kg、全氮高0.30 g/kg、有效磷高6.66 mg/kg、速效钾高39.27 mg/kg,而严重缺磷及缺钾的地区较东部分别少4.56%和8.24%。依据土壤肥力对配方施肥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配方施肥较习惯施肥节约化肥施用总量33 577.55 t,节约施肥资金1.343亿元。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的近两年烟田土壤采样点数据为数据基础,结合基本烟田分布、丽江市植烟适宜性区划模型、丽江市DEM等既有成果,确定土样数据的有效分析范围,以GIS技术手段结合地统计学理论,分析丽江金沙江流域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研究选取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等4项指标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指标均有强变异性,指标数据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基于半方差模型理论研究发现速效磷具有强空间相关性,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选取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空间插值研究获得较好的效果。结果对指导丽江金沙江流域烟区现在烟草农业种植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张家川县耕地土壤肥力指标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土壤肥力质量、结合GIS分析各肥力指标及土壤综合肥力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呈碱性,恭门镇南部地区碱性较强;有机质含量中等,闫家乡有机质含量最丰富为1279.79 mg/kg;全氮含量较丰富而速效氮缺乏,均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丰富,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的分布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川镇、恭门镇土壤速效养分供应能力强、但保肥能力较差;闫家乡土壤养分蓄积能力强。土壤综合肥力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闫家乡、张家川镇、恭门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综上,研究区内土壤养分及综合肥力分布不均,需协调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做到“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精准施肥,促进肥效发挥。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德惠市的图斑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选择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4个方面作为耕地地力等级的评价指标,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建立耕地地力等级评价模型.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的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对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