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光温室切花月季灰霉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日光温室切花月季灰霉病症状、病原和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抗(耐)病品种、清除侵染来源、合理调控温湿度、加强栽培管理、药剂保护和治疗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月季灰霉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机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切花月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切花月季玛利亚、假日公主、芬得拉、香水女人、雅苏娜、地平线6个品种为试材,探讨基质栽培对月季切花品质、产量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栽培基质平均每公顷切花产量增加40%,切花A级品提高6%左右,瓶插寿命延长2~4 d,上部叶片叶绿素SPAD值提高0.4%~9.3%.  相似文献   

3.
在切花玫瑰的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控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因为植株一旦发病就会降低切花的品质,影响经济效益。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施用农药救治,选用水剂、乳油和烟剂农药时,特别是在切花生长后期,要避免叶片被农药残渍污染而降低切花的品质,药剂不要喷到花蕾上,如果发现叶面有药渍,采收时要喷水冲净。在切花玫瑰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红蜘蛛和蚜虫等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和栽培基质对盆栽月季生长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肥料(控释肥与普通复合肥)、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月季基质养分和生长开花的影响,为盆栽月季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控释肥效果好于普通复合肥,在氮磷钾养分释放速率方面更符合月季生长规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更高;施用控释肥的月季在茎粗上与普通复合肥无明显差异,但在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花直径上优于普通复合肥,同时以草炭和珍珠岩作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月季在株高、茎粗、分枝数、花直径等指标上优于有土基质栽培的月季;以无土基质种植并施用5 g控释肥栽培出的月季表现最好。采用无土基质、施用控释肥种植盆栽月季可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月季灰霉病发生,保障切花产品采后品质,以‘粉蝴蝶’(‘Vuvuzela’)和‘雪山’(‘Avalanche’)为试验材料,实地调查设施内灰霉病发病情况,监测温室内温湿度,获取当地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构建了月季切花设施生产灰霉病预测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进行灰霉病防治的实际指导。结果表明:1)‘粉蝴蝶’‘雪山’的灰霉病病情指数与设施内的均温和均湿呈线性相关,据此建立灰霉病预测模型,Y=4.761-0.332X1+4.930X2+0.015X3;这一预测模型经设施内实测验证,平均绝对误差(MAE)=0.2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0.31,表明可有效预测7日内设施条件下月季切花灰霉病发病情况。2)‘粉蝴蝶’‘雪山’在贮藏和瓶插期的灰霉病发病率与栽培中病情指数预测值呈正相关。当病情指数为Y=0.33的低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模拟运输1 d+冷库贮藏5 d后,发病率为5.0%;当病情指数为Y=2.09的高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相同处理后发病率可达35.0%。3)基于预测模型进行病害爆发前3 d喷药的早期防治处理,采收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月季切花内在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月季切花生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切花月季品种金辉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LA溶液后,测量其花枝枝长、花蕾指数、叶片厚度、五小叶和七小叶数及切花等级和产量,测定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不同浓度ALA对月季切花内在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夏季喷施3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花枝长70.15 cm,花蕾指数12.72,叶片平均厚度251.575μm,A级花枝率比对照(喷施清水)提高25.86%;喷施ALA 20 d后切花月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12.0304 mg/gFW;喷施ALA 30 d后(开始采收切花)切花月季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81.82%;但过高浓度(50.0 mg/L)的ALA对月季切花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喷施4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产量比对照提高6.30%;夏季喷施30.0 mg/L ALA的月季切花产量比对照提高8.68%.[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ALA能有效促进切花月季金辉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切花产量和品质,夏季以喷施30.0 mg/L、冬季以喷施40.0 mg/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设施栽培月季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贵阳市设施栽培月季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根癌病、螨类和蚜虫,可周年发生危害.受温湿度的综合影响,白粉病在3-5月和9-11月出现两个发生高峰,霜霉病在3-4月和9-11月出现两个发生高峰,灰霉病在1-2月发生较重,螨类的发生高峰在4-5月和9-10月,蚜虫的发生高峰在3-4月和7-10月.不同月季品种对主要病虫害表现明显的田间抗性差异,以卡罗拉、俏佳人、雪山等8个品种综合抗性较好.防治上应以栽培措施、田园清洁、温湿度调控、水肥管理为基础,强化药剂熏蒸,选择对路农药实施科学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8.
乔永旭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92-193
以非洲菊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CK)、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2∶3)、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2∶1)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在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冠幅和切花品质方面优势最明显,其次是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最后是土壤.考虑到基质的价格因素,在生产中适合非洲菊栽培的基质为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桂南地区切花月季生产状况,结合桂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等,经过对切花月季进行多季栽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在桂南地区栽培种植的切花月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选择、土壤准备、定植、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日光温室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合理的温室结构、定植前土壤准备、种苗定植、肥水管理、植株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切花采收等内容,以期为切花月季在北方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菊花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脑别名菊花叶、路边黄等,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见的栽培方式有种子育苗、分株栽植、扦插繁殖。抗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中华金叶榆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金叶榆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通过对园林绿化树种中华金叶榆在盐碱地上栽培技术的介绍,即改善立地条件、铺设防盐碱隔离层、做好排水系统、选择栽植时间、科学进行栽植、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措施,来提高绿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管怀骥  江彤  丁克坚  田学飞  许起言  陈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43-16544,16565
[目的]研究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对番茄生长、产量和病虫害控制的效果。[方法]比较研究了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与传统种植管理技术对番茄株高、单株果枝数、果实个数、产量和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使用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栽培的番茄较传统的栽培方法,番茄平均株高增长了1.3 cm,果枝数由5.5个增加到5.9个,平均结果个数由9.6个增加到11.2个;产量为186 822.0 kg/hm2,较采用传统栽培管理方法番茄产量提高了188.2%;此外,采用生态调控技术可有效控制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并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结论]该套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是优质、无公害番茄获得高产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总结一套从选园、种植、施肥、促药、保果、病虫害防治的高产栽培技术,并互合中药材GAP标准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标准化栽培,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绿色南板蓝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南板蓝根的特征特性和使用价值,从环境和土壤选择、种苗繁殖培育、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绿色南板蓝根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引自荷兰的火鹤在我国北方地区难以土栽成活,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对其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单一基质和珍珠岩:草炭=1:1的复合基质较适宜火鹤的生长,子株成活率分别达84%和83%;不同营养液配方中,铁元素对子株的正常生长起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保证最适温度25℃、空气湿度90%左右、适当通风的环境条件下可使火鹤分株成活率达80%以上,并可全年开花,花质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从云南普洱引进的红皮软脚品种铁皮石斛在三亚地区引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病虫害和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栽培成活率低的原因是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难、栽培时间不适宜、栽种基质处理不当,以及种苗小、运输栽种周期过长。采取的对策包括:对铁皮石斛小苗进行穴盘种植、对基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采用"大喷"与"小喷"相结合的水分管理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适时栽培。  相似文献   

18.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其生产过程中要求既不大幅度增加环境负担,同时也达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改良农业土壤、改善种植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生产目标。为在广大石油农业、常规农业种植区推广、应用有机种植模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有机种植实践,根据有机种植理念初步探索与构建了包括农业耕作技术、农药和肥料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控等农业技术在内的有机种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苹果矮化自根砧和矮化中间砧栽培模式的优缺点。采用在相同生产管理条件下,以烟富3/M26/海棠和烟富3/M9T337两种模式为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测量生长、开花、结果以及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在区域、土壤、肥水、病虫害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树体前2~3年生长缓慢,在成形后树体生长与烟富3/M9T337栽培模式差异不明显;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全红果实占比40%,80~85 mm果占46%,果实一致率不高;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全红果实占比91%, {80~ }85 mm果占78%,一致率极高。结论认为在区域、土壤、肥水、病虫害、密度、行向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烟富3/M9T337栽培模式表现出管理省工,生长健壮、成形快、成花率高、果实一致率高、商品率极高,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等特点,是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比较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从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栽培管理、生态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