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对花后喷肥的反应,选用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混喷多种肥料对三种筋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喷肥可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强筋型小麦品种郑麦366旗叶净光合速率增幅大于中筋型品种太空6号和弱筋型品种豫麦50。喷肥后茎节单位长度干重减少,茎节贮存物质向穗部转移量增加,以郑麦366较为明显。混喷多种肥料后三种筋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籽粒容重、吸水率、蛋白质、湿面筋等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降落值因小麦筋型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机型宽幅播种的效果,寻找出最佳的宽幅播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国家农业技术颁发的最新文件指导下提供小麦播种理论依据,按照文件通知我们选择三种不同的机型宽幅播种机来进行对比试验,现在将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探索出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3种杀菌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76-1478
研究了三唑酮、百菌清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对2个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可提高小麦千粒质量,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3种杀菌剂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使2个小麦品种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有所改善。使用多菌灵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提高较多。  相似文献   

4.
以淮麦33、烟农19和连麦7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对小麦的产量、主要品质指标、RVA特征值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产量为7.52~8.31 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千粒重高,穗粒数多,单位面积穗数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无显著差异;与高产栽培(对照)相比,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增加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容重、粗蛋白质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的含量,对谷醇比与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对淀粉黏滞谱(RVA)特征值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表明超高产栽培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小麦种植中,不同的小麦品种在灌溉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灌溉次数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品质都会形成很大影响。该文以江苏丰县常店镇的试验地为例,就灌溉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强筋小麦扬麦29产量和籽粒品质对栽培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筋小麦扬麦29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裂区试验,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等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探究扬麦29的最优高产优质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对扬麦29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产量构成要素对播期均有显著响应,对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无显著响应;千粒质量是其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扬...  相似文献   

7.
灌水次数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次数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灌水次数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成穗数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和成穗数逐渐增加。洛旱6号和洛旱7号各灌水处理间小麦产量W1(灌1水),W2(灌2水)处理显著高于W0(不灌水)处理,而W1,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洛旱6号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并达显著差异;洛旱7号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洛旱6号湿面筋含量W0和W1处理显著高于W2处理,W0与W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洛旱7号湿面筋含量W0处理显著高于W1,W2处理,W1,W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稳定时间表现为洛旱6号和洛旱7号各灌水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期高温危害的缓解作用,于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2019-2020年小麦生长季内选用0.3% KH2PO4 (PDP)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BR)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设置小麦灌浆期内自然高温来临前连续喷两次PDP、BR及二者的混合溶液(PB),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考察喷施后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均可提升高温后旗叶叶绿素含量,PDP与BR无显著差异,PB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叶面喷剂显著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PB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BR和PDP,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B干物质量最高是由于其对茎叶及籽粒干物质的提升最多;和CK相比,PDP、BR和PB产量均显著提高,增产幅度为5.43%~-9.41%,PB处理产量最高.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和PB显著改善籽粒品质,主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及提高面粉沉淀值.综上,小麦灌浆期高温前通过叶面喷施PDP、BR和PB均能显著延缓灌浆期叶片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协同提升产量与籽粒品质.以0.3%磷酸二氢钾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混合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设置户县亚澳农机型宽幅播种和常规机条播两种不同机型播种技术对比试验示范,通过播种效果比较,进一步探索宽幅播种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和小麦高产栽培最佳播种方式,为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窗口。结果表明,户县小麦宽幅播种机型播种优势显著,苗齐、苗壮,小麦分蘖数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化,了解新疆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特性、基因型和环境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三种筋型的7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在具有代表性的5个生态地点种植,测试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等15个品质性状.[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在不同环境中品质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品质性状变化程度不同;新冬18号、新冬28号和新冬23号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新冬20号和新冬24号的品质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各品质性状在乌鲁木齐点的变异程度较大,在伊宁和塔城点较小.不同筋型小麦品质性状存在很大差异,中强筋型小麦大多品质性状位于强筋和中弱筋之间.[结论]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品质性状有重要的影响,应根据不同筋型小麦的品质特性和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不同水分胁迫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强、中、弱筋春小麦品种,在防渗池中进行种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筋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水分胁迫下,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而膨胀势显著增大。在试验条件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水分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施肥方式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西烟草种植区的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其对烤烟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个施肥处理中,以有机+无机处理产量最高,与有机肥产量无差异,产量顺序为有机+无机有机肥无机肥不施肥对照。而对烟草品质影响上,有机+无机肥处理对烟碱、氮和钾影响最显著,有机肥处理对还原糖和氯影响显著,因此可以根据对烟草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配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高产条件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短期(2 a)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改善加工品质。麦季施氮240 kg/hm2(N2)和减氮处理168 kg/hm2(N1)、玉米季施氮皆为112.5 kg/hm2条件下,N1、N2处理间小麦产量2 a均无显著差异,麦季氮肥后效对玉米季产量亦无显著影响。试验第1年,N1、N2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籽粒品质无显著影响,试验第2年,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N1处理显著高于N2处理,N2处理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1,同时也改变了玉米籽粒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综合比较认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以麦季168 kg/hm2、玉米季112.5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于1995-1996年选用了弱筋、中筋和三种类型6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3个关键施肥时期供氮,研究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范围,随施氮量蛔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均显著同步增长;强筋小麦品种 粒产量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呈和SDS沉降值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02.5kg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三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16.
郓城县是山东省的小麦主要生产区域,小麦在该地区的产量和品质对维护山东省粮食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在传统小麦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入,不注重有机肥的施入,对田间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小麦的生产能力。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对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硒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小麦拔节后期和扬花期分别喷施0~2.5 g·kg~(-1)的6个不同浓度叶面硒元素水溶调理剂,研究其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硒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面喷施硒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促进作用。小麦产量增加了1.10%~6.69%,在2 g·kg~(-1)浓度时,产量最高达1.143 kg·hm~(-2)。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53%,且各处理间有明显差异。叶面喷施硒肥的浓度与次数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的化控剂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返青期喷施多效唑有助于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升;喷施抗倒型吨田宝有利于小麦农艺性状的改善以及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提高;喷施抗逆型吨田宝有助于改善小麦农艺性状,同时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谷蛋白含量。三者均改善了面粉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20~2021年以“烟农2121”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氮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明显影响,在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种植“烟农2121”小麦时,氮肥施入量为85 kg/hm2时小麦产量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肥料种类、用量及施肥方法等都会对小麦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试验通过弱筋小麦“宁麦9号”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