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汤建福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3):73-74,95
对威尔柏、草灌净和草甘膦 3种化学药剂灭除苦竹、杂灌的试验研究表明 ,灭除苦竹、杂罐的主导因子均为威尔柏 ,其中灭除苦竹的最佳配方是威尔柏 2 6 7L·hm-2 +草灌净 2 0 0L·hm-2 +草甘膦 8 3L·hm-2 的混合制剂 ;灭除杂灌的最佳配方是威尔柏 2 6 7L·hm-2 +草甘膦 16 7L·hm-2 的混合制剂。生产上应注意 3者的灵活合理使用 ,以提高灭除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林珠妹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1):40-42,46
通过1997~2000年化学除草在尤溪国有林场种子园上的应用效果调查表明,用草甘膦防除幼嫩杂草、白茅、蕨和五节芒效果良好,用克无踪防除杂竹、芒萁效果良好,因此草甘膦与克无踪分别使用效果较好。采用化学除草经济效益显著,1次化除与1次全锄相比,可节省投资210元·hm-2。  相似文献   

3.
《湖北林业科技》2015,(5):24-26
为筛选出防除五节芒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利用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三种除草剂,开展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除草效果与施药剂量、施药时间呈正比时,三种除草剂均可有效控制五节芒生长;但综合施药和成本情况,确定出农达(41%草甘膦)为防治五节芒优选除草剂,施药剂量以3 0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对园林苗圃除草剂进行优选试验,实验表明:采用具有封闭、触杀等不同除草机理除草剂进行混合搭配,确定防效最优的组合。其中"果尔0.45L/hm2+草甘膦2L/hm2+精禾草克0.75L/hm2"对于成品阔叶绿化苗木林下杂草防除效果可达95%以上,与人工除草相比较可降低成本70%左右。  相似文献   

5.
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五叶地锦的防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火烧、修剪和化学药剂处理对五叶地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前火烧、修剪以及快速生长期喷施除草剂对五叶地锦的扩展蔓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火烧后30~60d内覆盖度平均比对照降低36 2%;齐根修剪和留茬20、40cm的修剪50d后的覆盖率分别只有对照的61 8%、73 3%和78 1%。100g·L-1的草甘膦1500g·hm-2或草甘膦750g·hm-2和100g·L-1的森草净75g·hm-2(混用),50d后的抑制率为24%~38%;250g·kg-1的多效唑120g·hm-2和330g·L-1的除草通990mL·hm-2单用或混用均不能有效抑制五叶地锦的快速生长。因此认为,五叶地锦的生物入侵风险是可以通过火烧、修剪和除草剂施用等方法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有害植物,湖南湘潭于2004年首次发现。调查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湘潭市已扩展蔓延500hm^2,其中Ⅰ级危害面积占总发生危害面积的19.8%,Ⅱ级占23.6%。Ⅲ级占16.2%,Ⅳ级占柏.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和危害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不管理或管理粗放的区域,其生长茂盛,密度高,危害级别也高;而在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到位的区域。基本没有分布或危害程度较轻。加强田园栽培管理措施,采用人工拔除和用草甘膦、农达等灭生性除草荆进行防治,是目前有效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多种除草剂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采用10%草甘膦水剂进行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10%草甘膦水剂能有效防除苗圃地一年生杂草,剂量为1.95ml·m-2时,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达97.5%,剂量为2.25ml·m-2时,防除窄叶杂草的效果达90.9%。10%草甘膦水剂不同剂量之间防除杂草效果的差异极显著,防除阔叶、窄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以2.25ml·m-2的剂量计,化学除草成本为0.01元·m-2,与人工除草相比,该化学除草成本是人工挖草的7.2%,人工铲草的23.8%。为保护好苗木,在喷除草剂时应做好幼苗的套袋保护工作,并根据杂草大小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从而达到理想的剂量与成本组合。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福建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防除情况,分析了防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效防除对策,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武夷山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防除情况,分析了防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效防除对策,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核桃园杂草生长高峰期6-7月,喷施浓度为3.0~3.5g/L的草甘膦防除效果明显,达93.3%~100%。草甘膦不仅能防除1年杂草,而且可控制杂草2—3年内不蔓延,起到免耕作用。在除草后的地块撒播绿肥,出苗快、保存率较高、生长快。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于2004年首次在天心区南郊公园南大门马路边发现成片的加拿大一支黄花,现已发展到随处可见;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长沙的分布现状及其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参照国家评判标准,结合福建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压制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燃烧块的燃烧效率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压力压制的燃烧块其燃烧效率差异显著;不同温度下压制出的燃烧块其燃烧效率极显著;压力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燃烧效率影响不显著。经多重比较,各种压力下,60℃压制出的燃烧块燃烧效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合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间应用25%嘧菌酯悬浮剂对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进行共同药效测定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药效测定中,200 g(a.i.)·hm-2剂量防治落叶病效果为86.0%;250g(a.i.)·hm-2和300 g(a.i.)·hm-2剂量防治枯梢病效果分别为85.4%和87.1%。在防治试验中,250 g(a.i.)·hm-2和300 g(a.i.)·hm-2剂量防治落叶病效果分别达到87.1%和88.7%;使用相同剂量药剂防治枯梢病效果分别为86.7%和88.9%。建议林间应用防治剂量为200~300 g(a.i.)·hm-2。两种病害在同一林分共同防治时,应重点考虑对枯梢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10%草甘膦水剂在针叶树苗圃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草甘膦水剂对针叶树苗圃地进行化学除草,最佳施药剂量为22.5 kg.hm-2,比人工除草用工量减少66.7%,成本降低64.4%;在同一剂量下施药,针叶树林地比阔叶林地除草效果高5.4%;6月15日—7月15日是杂草茎叶处理的最佳时期;全年施药2次即可达到斩草除根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库总储量分别为:6 787.27 kg.hm-2、7 115.39 kg.hm-2、6 951.06 kg.hm-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中活体生物量分别为:136.43 kg.hm-2、210.40 kg.hm-2、169.66 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31.06 kg.hm-2、38.96 kg.hm-2、40.05 kg.hm-2,土壤(0-40cm)中分别为:6 619.73 kg.hm-2、6 866.03 kg.hm-2、6 741.35 kg.hm-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的氮分别占总储量的97.53%、96.50%、96.98%,活体生物量分别占2.01%、2.96%、2.44%,而凋落物层分别仅占0.46%、0.55%、0.58%。结果表明,低山暴雨区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N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而在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层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3种不同植被类型树干径流的氮含量分别为:0.44 kg.hm-2、0.553 kg.hm-2、0.851kg.hm-2,林分穿透雨氮含量分别为:12.649 kg.hm-2、12.551 kg.hm-2、13.291 kg.hm-2,地表径流氮的输出量分别为:0.55 kg.hm-2、0.55 kg.hm-2、1.27 kg.hm-2。不同植被类型氮的生物循环:湿地松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37.561 kg.hm-2.a-1、6.497 kg.hm-2.a-1、31.064 kg.hm-2.a-1、82.703%,刺槐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976 kg.hm-2.a-1、10.019 kg.hm-2.a-1、38.957 kg.hm-2.a-1、79.543%,混交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127 kg.hm-2.a-1、8.079 kg.hm-2.a-1、40.048kg.hm-2.a-1、83.213%。吸收量、存留量均是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归还量是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状态,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桉树+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在桂中平原低丘和高丘陵区两种立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桉树+草珊瑚两种复合经营模式、3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桉树林下培育草珊瑚苗木复合经营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456623.73元·hm-2,增值率422.67%。(2)桉树人工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桉1+草1、桉1+草2、桉1+草3等复合经营模式分别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1041.89元·hm-2、18934.23元·hm-2、20212.27元·hm-2,增值率分别是?3.95%、71.88%和76.73%,以桉1+草3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最好。(3)桉树林下套种的草珊瑚生长5个月、16个月和25个月比对照桉树纯林分别增值2264.14元·hm-2、15823.69元·hm-2和42334.03元·hm-2,增值率分别是8.73%、49.64%和115.4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萌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草珊瑚而言,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草珊瑚的分蘖数量和生物量增加,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基础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418株(由于高度腐烂鉴别不出种的CWD有864株,占总个体数的25.3%),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0株.hm-2、15.80m2.hm-2和90.1m3.hm-2;花楷槭和枫桦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红松和冷杉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针叶树种的胸高断面积(9.12m2.hm-2)和体积(57.68m3.hm-2)分别达到总体CWD的57.7%和64%;在各存在形式下不同种的CWD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均呈反J型;除未知种以外,其他CWD都主要以枯立木、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形式存在;针叶树种根桩形式CWD的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一规律有别于其他种;样地内各树种CWD腐烂等级都大致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Ⅱ和Ⅲ腐烂等级上;除针叶树种的Ⅴ腐烂等级外,各树种不同腐烂等级CWD的数量都随着径级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是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比较了两者的生物学特征、化感作用、入侵途径与传播机制.前者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后者仅以种子繁殖,但结实量更大;它们的植株水提液都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但前者更显著;两者都可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但后者适应性更强,扩散更快,分布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