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切段栽培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野生蒲公英成熟期采挖其母根,经处理后进行切段栽培繁育,有多个生长点根段较无生长点的根段平均成活率高13.81个百分点,较种子繁殖法能提高成活率。因此,切段栽培繁育可以作为人工繁育蒲公英的栽培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传统的营养保健山野菜,具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蒲公英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繁殖方式,适宜于新农村建设农业观光、药食兼用产业项目。本文就庭院蒲公英的繁殖栽培和开发利用作以阐述,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魔芋产品富含纤维素,能预防多种疾病,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我国魔芋栽培历史悠久,但大面积栽培和规模化繁殖的历史短,生产中尚存在各种技术问题.目前有关魔芋繁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无性繁殖,针对种子繁殖与育种、组培繁殖的报道较少.该文概述了魔芋的种子繁殖及育种、组培繁殖及其他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魔芋繁殖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魔芋的规模化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苗繁殖3种不同方式种植巴戟天,观察栽培期间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比较其品质和成活率。结果表明,种植5年后收获时,扦插繁殖的巴戟天根直径、干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组培苗繁殖的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大花蕙兰的花硕大、颜色艳丽,属于名贵的冬季盆花品种,在我国的繁殖、栽培由来已久,人们对其种类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条件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针对繁殖、栽培技术的综述报道较少.该文综述了大花蕙兰的分株繁殖、组培繁殖及栽培技术,包括分株选材与方法、组培接种与培养、栽培条件与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大花蕙兰繁殖、栽培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规模化繁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铃兰属百合科铃兰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耐寒喜阴湿环境,在农业、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范围广。文章从铃兰生物学特性出发,研究其种子繁殖、根状茎分株繁殖、实生苗分蘖繁殖和组培再生苗繁殖技术要点;在铃兰栽培管理中,对整地施肥、环境调控及生长发育促控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铃兰植物进行高效繁殖、栽培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野生菜,野生状况下的蒲公英产量不高,但蒲公英适应性强,生长量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多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引种栽培后能够获得高产、稳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短萼仪花为豆科仪花属常绿乔木,其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梳理了短萼仪花的繁育栽培相关研究,总结了其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为短萼仪花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太子参不容乐观的生产现状,从繁殖和栽培2个方面综述了太子参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建议建立太子参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体系,从种子繁殖、品种复壮、脱毒培养、微块根培养、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改善繁殖现状,从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自毒作用等方面改善栽培现状,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同时为太子参的繁殖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牡丹的分株、嫁接、播种3种繁殖技术,以为牡丹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麻的有性繁殖,就是利用天麻花粉种子播种的繁殖方法。因花粉种子很多,一般每株有果30~60个,最多可达100多个,每个种果有种子2万~8万粒。因此,进行天麻有性繁殖的栽培,可以改良品种.提高天麻产量和品质,解决天麻无性繁殖栽培种子退化、天麻品质下降等问题,扩大了天麻种源。  相似文献   

12.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主要食用其花蕾,也可入药,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其种苗繁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桂花扦插繁殖技术简单,繁殖数量多,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是苗木生产者和花卉爱好者采用最广泛、使用最普遍的繁殖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高效繁育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荷包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方法,以期为荷包牡丹在青海地区的繁殖与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军 《农家参谋》2022,(9):129-131
小叶杨也称为名扬,属于落叶乔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具有发达的根系.小叶杨的栽培对环境有积极意义,可以防风固沙,并减少水土流失.小叶杨可以作为良好的木质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小叶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上应当注意方式方法.本文对小叶杨的繁殖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文章主要阐述小叶杨的繁殖方法,并提出小叶杨繁殖栽培...  相似文献   

16.
<正> 1 如何从野生蒲公英中获得种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成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干粒重为2g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g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  相似文献   

17.
吴彬 《农技服务》1997,(6):20-21
<正> 利用银杏半木质化嫩枝扦插繁殖,比播种繁殖具有成本低和周期短的优点,同时有利于雌雄苗木的定向栽培、科学配搭和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因此,银杏嫩枝扦插繁殖是解决银杏苗木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珙桐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培育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了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海南肾茶3种繁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海南肾茶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压条、分株和扦插3种方法繁殖海南肾茶,探讨这3种繁殖方法的效果。[结果] 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3种方法均能使海南肾茶成功繁殖,其中分株繁殖是保证材料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压条繁殖可以较快地提高海南肾茶的繁殖数量,扦插繁殖是满足产业化生产育苗的最佳方法。扦插繁殖的材料为5-12个月的茎干。在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当光照的情况下,扦插繁殖的材料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20d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海南全年均可繁殖,但在12月份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海南肾茶的繁殖及其产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