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分析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和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表现上,供应链社会责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各主体缺少从整体角度考虑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供应链下企业的地位和社会责任水平不同。在食品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积极主动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采取协同、共生的策略、风险规避策略、核心企业驱动策略和信息共享策略。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断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食品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应该从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企业社会责任规划,不断规范、引导、帮助食品供应链各成员应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影响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的三大因素,提出了构建可持续供应链治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三维于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供应链失调与政府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与核心,本文以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与特点,深入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失调的成因及后果,并从政府调控的角度提出了协调农产品供应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乳制品质量危机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供应链及机制设计理论,以乳制品供应链中各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乳制品供应链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资料,对乳制品供应链安全威胁进行归纳,并对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调整乳制品供应链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信息监管工具、创建公众参与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保障机制的角度,构建乳制品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加强乳制品供应链全程管控,重塑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我国电商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建立了一套规范的、系统的供应链金融体系。该体系在电商企业发展中形成财务协同、经营协同以及管理协同效应。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进行协同性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京东供应链金融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协同效应的积极影响。最后为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水平,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鲜食农产品供应链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江苏省鲜食农产品产业发展及供应链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江苏省鲜食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提出基于供应链管理要求发展江苏高效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逻辑一致的角度对中国猪肉供应链进行理论模型与实践的全面分析,重点是猪肉供应链的节点及价值链的价值分布。首先分析中国猪肉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刻画中国猪肉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联系,通过与越南猪肉供应链的比较,分析中国猪肉供应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供应链流程再造、食品质量监管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53-22054,22058
从农产品供应链角度建立了三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在非合作和合作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形成及利润分配的机制,结果表明,农产品成本不断上涨、流通成本高居不下、农产品要素投入不足、通胀压力不断增加以及供应链利润分配不合理是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首先针对食品加工行业供应链的特点,从供应链质量合作的角度研究供应链满意度。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企业访谈总结了影响供应链满意度的质量合作相关要素,然后针对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供应链质量合作和满意度关系的研究模型。接下来利用SPSS和LISREL对问卷进行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初始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质量合作文化显著影响供应链满意度;质量合作强度显著影响供应链满意度;质量合作关系管理影响供应链满意度;质量合作强度并不显著影响质量合作文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杨丹琴  梅胜男  程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09-17910,17917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是管理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带来的潜在价值,接着从运作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个角度,介绍了国内外采用分析性模型的方法研究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关注RFID带给最终消费者的价值、RFID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RFID在竞争环境下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生产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评价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财务、附产品的增值效益、环境管理绩效、物流服务水平、学习与发展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确立原则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生产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微观组织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适用于对农产品供应链生产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能力综...  相似文献   

12.
尤晨  周熙登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200-203
首先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目标参量、状态参量、控制参量和随机扰动因素深入分析农产品供应链自组织运作机理,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目标的实现与成员企业的良好运作状态参量密不可分,而控制参量和随机扰动因素决定了成员企业的运作状态水平。以运作机理为基础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演化模型,分析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演化自组织过程和动力因素,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在竞争阶段和协同阶段随机涨落力对供应链演化所起的作用,从而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原因加剧了食品供应链的风险。以食品供应链的风险成因为基础,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食品供应链的物流风险、食品供应链的信息风险及食品供应链的制度风险,给出了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ERP计划体系下推拉结合式供应链的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RP的推广实际上是推式供应链在制造商企业中的应用,为了弥补推式供应链的不足,同时利用拉式供应链的优势,制造商纷纷采用推拉结合式供应链.分析了ERP的计划体系下推拉结合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即推拉结合式供应链能消灭部分库存,但是不能彻底消灭库存,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景娥  刘元元 《农学学报》2022,12(12):81-86
本研究基于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达标率、偏离度、制约度等变量对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数据表明,西北五省区23个基础指标均存在不达标情况,宁夏、青海农产品供给质量有接近一半的指标达标率低于50%。深入研究制约因子发现,主体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营销、加工、种植和流通,基础指标制约因子主要分为3类,制约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收入、供给主体和创新能力。据此,本研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探索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合作方式多少还掺杂着传统的因素。该文分析了目前农业供应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构建农业供应链的信息协调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为我国现代农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供应链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供应链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对图书馆供应链的内容、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图书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提出了现代图书馆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8-16320
在现有供应链风险和农产品供应链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中涉及生产、经营和消费等环节的相关节点主体进行实际调研分析,将供应链系统中的主要风险要素归纳为环境风险、系统风险、信息风险、管理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5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价,得到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分值,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风险等级属于中等,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与当前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从各级指标权重也可看出,影响风险的关键一级指标是系统风险、信息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影响风险的关键二级指标是核心企业协调控制能力、信息追溯技术的实现程度、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水平等。因此,应该着重从这些方面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来降低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风险。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信息安全是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关键所在,它是实现供应链体系高效协调运转的安全保证。概述了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定义与供应链信息协同中信息流的模式、供应链信息协同中信息泄密的种类,提出了供应链信息协同中信息泄密的解决途径:成立供应链信息安全机构、签署多方保密协议、注重网络安全、形成激励与惩罚机制、形成应急机制来保证供应链信息协同中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