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生产瘫痪是生产母猪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不合理搭配、营养不良,受寒受冻,产仔太多,缺钙、缺磷或钙磷比例失调、血钙浓度降低,造成乳汁分泌力降低,肌肉松弛无力、后肢麻痹、行走无力或知觉丧失、卧地不起的病症,中医称产后风、胎风,多发生在产后10~30d。该病影响生猪再生产,损害养殖户经济利益,及时有效对症治疗,可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瘫痪是以产后四肢运动障碍或者运动能力减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者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后几天内出现。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有很多种,母猪生产能力高,产仔数量多、泌乳能力强,母猪分娩和哺乳过程中身体中大量钙元素消耗,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引起发病,此外,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元素严重不足,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到钙磷元素的正常吸收。还有在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导致钙磷元素吸收障碍,影响到母猪的利用价值和仔猪的健康生长,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母猪产后瘫痪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发病原因,一是母猪生产力高,产仔多,泌乳力强,母猪体内的钙质被大量消耗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二是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严重不足,或者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三是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1周内特别是产后3~4d最易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母猪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本病多在中小规模猪场或散养户中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母猪缺乏运动、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原因所致。1发病原因1.1营养因素1.1.1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妊娠母猪分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产后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瘫痪的症状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原因由于母猪产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和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而使大脑皮质发生延滞性阻抑所致。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母猪在妊娠期青绿多汁饲料补充不足,钙、磷缺乏或者比例不当;母猪妊娠期运动和光照不足;妊娠期母猪日粮营养不均衡,饲料中蛋白质和麸皮的比例过高;母猪产后不能及时下产床,母猪产仔太多,泌乳量大;建造猪舍时在坡度、排水、采光、通风等方面设计不合理,水泥猪舍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广大养殖户中有许多母猪出现难产症状,造成仔猪死亡很多,有的难产母猪由于救治不当造成母仔同时死亡,一头价值几千元的母猪可能只卖到几百元,损失很大。如何预防母猪难产已经是十分紧要的问题。1母猪难产的主要原因1.1产道狭窄性难产第一胎产仔的母猪多发生,一般农村养殖户后备母猪配种多过早,母猪妊娠后还在生长发育,到产仔时骨盆口还没发育完全,造成产道狭窄,若仔猪头大于骨盆口就会卡住造成难产。1.2产力虚弱性难产多见体弱、疾病、多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从而引起难产。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性都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1钙和磷钙和磷为子宫内胎儿发育和母猪骨骼坚固性所必需的,妊娠后期钙摄入量较低是造成下一个泌乳期泌乳量减少的因素之一。同时低水平的钙、磷将会导致猪患有蹄病和腿病,导致母猪的淘汰率增加。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吸收钙、磷不足而发生后肢瘫痪甚至影响生殖机能。有实验证明,日粮中钙、磷比例小于1.5∶1.0时,可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或诱发流产、胎衣不下、子宫和输卵管炎症等。当日粮中钙、磷比例大于4∶1时,母猪的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1周内特别是产后3~4 d最易发生的一种产科普通病,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所致[1-2].其特征为产后母猪卧睡,驱赶时多数前肢能站立(亦有四肢均麻痹的).后躯拖曳前进,时间长会造成母猪因无法站立而淘汰.  相似文献   

11.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仔大、产仔多、过度肥胖的母猪,生产前后容易发生麻痹性瘫痪。多因圈舍狭小,母猪产前运动不足,长期睡卧,胎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 多因母猪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不当.钙、磷供给量不足或比例失调,或因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障碍而发病。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瘫痪,俗称奶瘫,多发生于仔猪断奶前后。母猪产后瘫痪以代谢旺盛、泌乳性能好、带仔多的母猪多发。其原因主要是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或钙、磷缺乏。 预防母猪产后瘫痪,应供给泌乳母猪足量的含钙、磷丰富的饲料,每头猪日供给骨粉或石粉25~50克左右,并注意钙、磷比例,其比例一般在2:1、1  相似文献   

15.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是母猪在产前产后,以四肢肌肉松弛、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钙磷等缺乏或比例不当.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产后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风,是产后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产后母猪站不起来,轻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治愈,重者失去种用价值而遭到淘汰,从而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实践产后母猪瘫痪:1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1.1由于大部分母猪饲养在定位栏里,不能正常运动,使母猪接触光照较少,导致母猪产前缺乏足够的运动和光照而造成母猪钙磷吸收过少。1.2由于母猪产前、产后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日粮中钙磷比例  相似文献   

17.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截瘫和产后瘫痪。截瘫多是后肢不能起立 ,是一种引起神经机能失调的疾病。发病原因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钙磷供给不足或不平衡。缺钙多磷 ,产仔多的高产母猪在哺乳后期营养和钙盐不足也会引起截瘫 :产后血糖、血钙骤减和血压降低易造成瘫痪 :在怀孕期间饲料营养缺乏、过度瘦弱或者运动量不足 ,关养在狭窄栏圈、长期晒不到阳光、缺乏维生素、脑神经和脊椎受伤、炎症和中毒等均会引起瘫痪。母猪产后 2~ 5天发生急性瘫痪的 ,其症状是四肢不能站立、严重的侧卧、四肢伸直。如产前和哺乳后期发生的瘫痪为慢性过程 ,开始时多卧地…  相似文献   

18.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11):42-42
1病因 由于饲料单一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症。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19.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9):31-31
由于饲料单纯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该病。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瘫痪又叫产后麻痹,中兽医称“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舌、咽、肠道麻痹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特征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生产力和仔猪成活率。笔者临床接诊数例,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