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杏花雌蕊败育是影响杏树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造成雌蕊败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通过以往的研究,认为杏雌蕊败育可能与休眠期生理干旱有关,据此为探索地膜覆盖对减少杏雌蕊败育的效应,以10年生串枝红杏为试材,于1988年12月20日以树干为中心铺设地膜,每株铺膜面积6平方米。1989年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减少杏雌蕊败育率具有明显的效果。降低了雌蕊败育率,是因其可缓解杏树生理干旱程度,保证  相似文献   

2.
杏花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树普遍存在坐果率低、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雌蕊败育是影响杏坐果差、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1]。雌蕊败育是杏树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东亚系华北品种群的杏品种,雌蕊败育现象十分严重[2],即使是雌蕊败育率较低的欧洲生态品种群,在设施栽培情况下,如管理不当,同样会出现大量雌蕊败育现象[3]。探索杏雌蕊败育机理,对克服生产中杏雌蕊败育现象、提高坐果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杏雌蕊败育的表现1.1开花期在开花期,杏雌蕊败育多表现为花柱低于花丝、花柱极短或者变黑[4],如平定大红袍杏败育雌蕊长度一般不到9mm,而正常…  相似文献   

3.
于1988年12月20日对10年生串枝红杏进行了以树干为中心铺设地膜,每株铺膜面积6m2,共4次重复。1989年4月初杏盛花期时,调查总花数和败育花数,结果地膜覆盖时减少杏雌蕊败育率具有明显的效果。覆膜4次重复均比不覆膜程度不同地降低了雌蕊败育率(经t测验均达到0.05显著水平)。 初步认为;地膜覆盖,可缓解杏树生理干旱程度,保证早春胚珠的正常形成与发育,从而提高正常花的比例,由此推论,势必能提高产量。此项技术成本低,简便易行,可在我国北方杏园(尤其是山区旱地开园)推广应用。地膜覆盖可减少杏雌蕊败育@张建光$河北农大园艺系…  相似文献   

4.
影响杏树高产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黄杏、玛瑙杏、凯特杏及红丰杏4个品种进行多年的观察研究,总结了杏树低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1 低产原因11 自花结实率低 杏树一般有自花不结实现象,但是,品种不同,其自花结实率也不同。如:红丰为22%,麦黄杏3%~4%,凯特杏576%、玛瑙杏69%。可见其自花结实率差别是很大的。所以,选择结实率高的品种对提高产量很重要。12 雌花败育率高 从观察和研究中发现,杏树雌蕊类型有:雌蕊柱头高于雄蕊型,雌蕊柱头等于雄蕊型,雌蕊柱头低于雄蕊型及无柱头型4种。其中,前2种是可育花,后2种是不可育花,不可育花多是造成杏树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3 …  相似文献   

5.
杏开花结果习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杏雌蕊完全性、花粉萌芽力、异花授粉结实性、激素及肥料应用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得出当前杏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雌蕊败育及缺乏合适的授粉品种 ,花期喷布赤霉素和微肥对提高杏树坐果率有一定作用 ,但不能彻底改善雌蕊的败育  相似文献   

6.
中阉生产上栽培的杏品种多为华北生态群.而该生态群杏产量低且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自花不结实、雌蕊败育和花期低温。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以自花结实、抗霜冻能力强、雌蕊败育率低、综合性状优良为选育目标。通过实生选种选育出早熟杏新品种‘金凯特’。1997年从‘凯特’大树上采种,1998年播种,2001年丌始结果,表现出抗霜冻能力强、雌蕊败育率低、结果早、  相似文献   

7.
果树雌蕊败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蕊发育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果树是否能够正常开花结实。果树中普遍存在雌蕊败育现象,其形式多样、机制复杂,研究果树雌蕊败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原因、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果树雌蕊败育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的研究进展,从珠被发育异常、胚囊发育受阻、花柱结构异常、雌蕊分化进程停滞或迟缓四方面介绍果树雌蕊败育的形式,并从基因层面、生理生化及外部环境方面总结了引起果树雌蕊败育的可能原因及克服果树雌蕊败育的有效途径,分析国内外果树雌蕊败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雌蕊败育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前,杏树栽培中普遍存在“满树花,半树果”现象,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杏产业的发展。现就杏树落花落果主要原因及综合防止技术措施浅述如下: 1 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1.1 雌蕊败育和自交不育 杏树诸多品种存在不同的雌蕊败育现象。杏树的花除有能授粉受精结实的完全花外,还有两种类型的“退化花”:一是雄蕊短于雌蕊;二是雌蕊退化。这两种类型的花不能正常受精结果,生产上称其为“退化花”。杏树“满树花,半树果  相似文献   

9.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雌蕊败育的原因及关键时期、PgAGL11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雌蕊败育的原因为胚珠内珠被原基形成后停止发育,胚珠败育的关键时期为花蕾纵径8.1~15.0 mm时;采用TA克隆得到PgAGL11全长CDS序列696 bp,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拟南芥的AGL11序列相似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AGL11在雌蕊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花器官,且在胚珠败育关键时期(花蕾纵径8.1~15.0 mm),可育花雌蕊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败育花雌蕊;构建PgAGL11过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花表现为雄蕊变短,花瓣变小,花柱变长,柱头表面乳突状物质变长。本研究确定了石榴雌蕊败育的关键原因及时期,并初步证明了PgAGL11可能在石榴雌蕊败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杏雌蕊败育率与上年8月的降水量穴x2雪及休眠期低于7.2℃的时数(x13)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休眠期的绝对最低温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上年7月、9月的降水量、上年11月、12月的绝对低温及当年2月、3月的最大温差等关系都较小。2个杏品种串枝红与鸡蛋杏的雌蕊败育率与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1=207.307-0.468x2-0.0395x13;2=148.103-0.333x2-0.0282x13;由于本试验数据来自干旱的内陆地区山西,可能研究结果不一定适合降水较多的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1.
杏树结实率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徐秋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杏树有“开花满树,结果了了”的说法。通过近几年的观察,认为杏树结果不良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l杏花雌蕊败育杏花存在雌蕊高于雄蕊、雌雄蕊等高、雌蕊低于雄蕊、雌蕊退化(败育)...  相似文献   

12.
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特性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雌蕊完全败育的白花山碧桃和雌蕊发育正常的满天红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白花山碧桃在进入自然休眠前,花芽形态分化完成,并且未见异常;此后,白花山碧桃的雌蕊发育滞缓,表现为胚珠原基发育停滞、子房室不再膨大、花柱基本不伸长和柱头表面异常。从而可以确定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其败育的起始时期为性细胞分化初期。  相似文献   

13.
疏果是改善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之一。以鲜食杏品种硕光为研究试材,以不疏果为对照,研究了疏果处理(果间距5cm、10cm和15cm)对翌年杏花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可以提高花芽、花瓣和雌蕊的重量,降低雌蕊败育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近年来早美丽李芽萌发阶段发生的花芽严重败育脱落的原因,采用石蜡切片方法,以皇家宝石为对照,观察花器后继发育过程中雌雄蕊的败育情况。结果表明,早美丽李的雌雄蕊结构分化前期能够正常完成。但在进一步的性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早美丽李雌雄蕊的继续发育受阻,并在开花前24d雄蕊的花药囊壁外层细胞先发生异常,最终出现多方面的畸形——成为整个花芽退化的形式。对照皇家宝石李在花前20d,雄蕊进入小孢子母细胞主要时期,雌蕊进入胚珠突起主要时期;花前10d进入幼嫩花粉粒出现主要时期,花前7d分化出完整的胚珠。根据其雌雄蕊败育发生时期和败育特征情况,结合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2个冬季较其他年份出现的明显的暖冬天气情况,作者认为导致早美丽李花器严重败育与这2a冬季低温量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杏花芽分化后期碳素同化物的分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雌蕊败育率不同的2个杏品种Tyinthos(败育率低)和金杏(败育率高)为试材,于花芽分化后期(9月中旬)各选一枝条进行14C标记,研究其14C同化物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Tyinthos花芽在各个时期的同化物比强、花芽的同化物分配率、叶片的光合产物利用率均高于金杏。  相似文献   

16.
杏树是我国北方核果类果树重要树种之一。目前杏树栽培中普遍存在“满树花 ,半树果”等现象 ,落花落果严重 ,产量低而不稳 ,严重影响生产发展。现就杏树落花落果主要原因及综合预防技术措施浅述如下。1 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1 .1 雌蕊败育和自交不育 杏树品种存在雌蕊败育现象。杏树的花除有能授粉受精的完全花外 ,还有两种类型 :一是雌蕊短于雄蕊 ;二是雌蕊退化。这两种类型的花不能正常受精结果 ,称为退化花。退化花的多少与品种有关 ,但也受树龄、树势和营养状况等的影响。虽然杏树的完全花可以授粉受精 ,但多数自交不育 ,自然授粉结实…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类型的9个引进桃品种为试材,对其雌蕊败育、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阿拉尔垦区引进桃品种存在雌蕊败育现象,雌蕊败育率在1.46%~17.54%;总体单花芽雌蕊败育率高于复花芽,短果枝雌蕊败育率偏高;引进桃品种自花坐果率较高,异花授粉高于自花授粉;引进桃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春美’单果重最大,‘双喜红’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较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雷尼尔、先锋、滨库、龙宝和龙冠5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观察了花器发育状况和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花粉发芽、人工授粉及喷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盛花期集中在2~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雌蕊败育现象,龙宝的败育花率25.14%,雷尼尔不足10%.雷尼尔、先锋和滨库均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用滨库给雷尼尔授粉,坐果率49.13%.花期疏花、喷微肥及生长调节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9.
提高杏树座果率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杏树座果率的技术吉志新,王长青,王长安(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9023班,孟村回族自治县林业局)杏树在我省的山区、半山区及近市郊地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栽培,但在许多地区栽培的山杏、杏扁及肉用杏都存在着座果率低的问题,除品种原因外,还涉及到雌蕊败育...  相似文献   

20.
梅树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四川大邑县本地实生的成年梅树为试材。结果表明:于短果枝停止生长后约30天的6月10日开始花芽分化,10月末形态分化结束。长果枝花芽分化迟于短果枝5~10天。具有两个花芽的复花芽,西芽一般相差一二个分化期。形态分化结束时已可见到花粉粒,但雌蕊尚处于胚珠发育的最初阶段。雌蕊分化期可见到多种形式的雌蕊畸形,出现率为10.2%。雌蕊畸形率与花期不完全花率比较,前者大大低于后者,认为此现象与形态分化完成后,雌性器官尚待形成有关。雌蕊性器官形成过程中还将产生大量雌蕊败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