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既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科研创新和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文章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例,分析了该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功能,从突出科技创新、重视集成示范、加强推广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提升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功能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树立合作共建意识、争取资金稳定支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有效发挥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功能的保障措施,以期使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展示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必要性多年实践证明,建设好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创新科技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从而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新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2006年以来,江苏省农委在姜堰试点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吸引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单位携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到基地展示集成示范。经过试点探索,省农委逐步在全省推广,目前,全省已建成28个省级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基地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平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超市、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样板。本刊从今年起,将陆续约请相关专家撰写基地展示的新技术专题刊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入手,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结合江苏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试点经验,提出由政府牵头,将农业技术成果集中进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展示,建立"农业技术成果超市",使公益性农业技术成果从"无形"转变为"有形",突破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瓶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建设院地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目标,即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地,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种养水平的平台,传播理念信息的通道,并且阐述了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选点原则,即占领农业生产制高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加快现有成果转化。在分析科技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集成,展示综合优势;加强合作,再创机制优势;加强协调,实现三个"结合"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入手,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结合江苏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试点经验,提出由政府牵头,将农业技术成果集中进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展示,建立“农业技术成果超市”。使公益性农业技术成果从“无形”转变为“有形”,突破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瓶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7.
依托综合展示基地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姜堰市为解决农技推广中存在可供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少,技术人员培训、实践的基地少,广大农民参观学习的示范基地少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加强农科教企结合,实现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加快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机制等措施,探索了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北镇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几年的完善创新建设,建成了集新品种展示、新技术试验示范、农民培训学习和推广人员职业技能提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并把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面向广大农民进行展示,充分显示农业科技示范场在科技推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利于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普及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文章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例,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类型进行了划分,介绍了其在承担项目、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总结了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创新基地管理模式、拓展示范基地功能和培养农业人才等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又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不断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搭建起全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了“1+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了“农业综合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文章立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具体实践,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提供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阶段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方面的正向作用,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系统、托管组织等主体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联动协作机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基于生产托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农业新技术推广到位、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有效平台。辽宁省的黑山、凌海、大潭等农业科技示范场通过近年来的创新建设,建成了集新品种试种展示、新技术试验示范、农民学习培训和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强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并把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面向农业生产,把农业技术的展示与推广直接面对农民,充分彰显了公益性服务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根据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成效,提出了影响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以来,陕西省共投入资金1 021万元,在全省建立了100个省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总面积达4.87万亩.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三大功能,成为展示新技术、新品种的窗口,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全省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信息量大、管理分散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总店─分店便利店─生产基地"的多级信息网络架构,以实现覆盖全省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农业科技成果可视化互动等功能。通过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现基于Internet的科技成果采集、管理、检索与展示等功能;总店通过采集与处理生产基地的远程图像,实现对生产基地的在线实时监测;构建总店与各分店之间的视频培训系统,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构建远程专家诊断系统,快速响应与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农业技术难题。系统经过半年的运行与完善,结果证明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信息交互便捷,可高效、低成本推广最新农业科技信息,以及有效提升了江苏省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种养业为基础、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土地为载体、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农业新科技、提升自身素质、加强服务能力的重要练兵场,也是促进农民更新观念,展示农业新科技的窗口,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目标、扩大帮扶对象、扶持示范基地、健全服务队伍、完善考评机制等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措施,以期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实施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江都稻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工作方法,提出了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打造技术培训专家队伍、签订科技服务协议、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等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潮州市"韩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普宁市"广东利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和利农种业研究院"基地、汕头市"江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饶平县"广东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汕头市"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个"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对象,针对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不足,深入研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特点、服务模式等,提出以产业链为服务对象,以提高要素利用率为目标,融"多环节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品牌服务、规划服务、政策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变专家单体服务为团队服务、多点服务,直击资金、信息、技术等产业痛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婧  陈彪  肖艳春  魏云华 《农学学报》2015,5(4):122-126
运用循环农业的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将大中型养殖和种植基地通过循环农业工程技术进行整合完善,规划构建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实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产业链条的完整结成、种养废弃物节能减排、增值以及与种植业、加工业等产业不同农业资源的有效链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的创新,突出建设“四个平台”,完善和提升示范基地的集成功能,使之成为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交流与培训、生态农业观光和农业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带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平潭综合试验区农业区域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对台融合互动,更好地发挥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