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适时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战略。农机标准化即把当地成功的农机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制定出科学易懂的标准,把现代科技成果迅速送到千家万户的农民手中,使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见效益,很快转变成生产力,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农机标准化与“两高一优”农业的目的是一致的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高产是基础,这是国情决定的;优质是对农产品品质的评价,是市场与消费的需求;高效是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规模效应,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整体利益的需…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加强技术管理、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九五”期间,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规范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秩序,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已经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这是进入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农业自身的一次革命,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机化发展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商品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特征。在农业生产中任何一种先进科学理论的实践,任何一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任何一项先进科学管理方法的采用,都必须通过现代化手段和措施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就是农业现代化手段和措施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科技行动”,解决 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技术。 ( 1)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开发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 ( 2)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开展畜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饲料开发、生产设施设备研…  相似文献   

5.
论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刘文恕1.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的概念与特点。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柱,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主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益为目的的高质量、高效能、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  相似文献   

6.
我市是农业大市。又是较贫困地区,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我们的立市之本。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靠什么?其中很重要的是重新认识农机化工作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的巨大作用,以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进一步认识农机化面临的新机遇、新形势.坚定做好农机工作的信心当前,农机工作面临着新的  相似文献   

7.
农机化新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支柱李志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效果,农机化新技术是实现土地高产出、生产低成本和产品高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支柱。衡水地区几年来推广应用农...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九十年代农村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农业的发展不解决水的问题是不行的,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更必须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做保证.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 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重点组织实施 “十大科技行动”, 解决 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技术.( 1) 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 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开发节本增效技术,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我国农业由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向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阶段,实现农业由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农业自身的一次革命,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于1992年发布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论是种植业、畜牧业还是水产业,都要把扩大优质产品的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并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发展农业机械化,而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协调好农机与农艺的关系。通过30年的农机推广实践,深刻体会到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发展市场农业,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就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市场,实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最佳利用,单位产出多、质量优、整体效益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农业物质基础薄弱,为使人民生活尽快从温饱达到小康,必须在“高产、优质、高效”上做文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手段,它不仅能从事农业生产中的耕、耙、播、收、运、脱、植保和排灌等项作业,而且具有生产率比人、畜力农具高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优越性。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中,既能缓解和解决农事活动季节性强和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又能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和争取农时。所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关税壁垒逐渐被绿色壁垒取代之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应对入世挑战,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1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农业标准是农业依法行政、技术推广、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粮棉大县经济最近,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扶植粮棉大县发展经济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好。该《报告》中,关于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汇农业转变,农业基础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向农业现代化的方向迈了一大步.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一、农机化促进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几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重点实施了“3211”工程(“3”即小麦情少量机播、旱田沟麦机播、玉米半机械化套播,“2”即机械深…  相似文献   

17.
实施科教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措施。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对于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跨世纪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诸城市近几年来,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大好形势下,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经验交流会,非常及时和必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阶段,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90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奔向小康的新要求,它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丰收计划”是由农业部、财政部从1987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我国最主要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丰收计划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与生产密切结合,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化“三高”农业乌盟农机局,内蒙古农机局杨允平,刘俊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六个根本转变”是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农业机械是农艺科技成果的物化和载体,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农业机械是发展“三高”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