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嘉兴乍浦口岸从进口马来西亚原木上检疫截获的具有潜在入侵风险的托氏白条天牛(Batocera thomsoni Javer,1858),对其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与其相似的7种白条天牛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表1鉴定到种中名来源截获的虫态截获时虫在木.拜集.材上沾动都位倩况一备注Batoeera rubus Linnaeus榕八星天牛马来西亚一成虫、幼虫、木质部单BlastoPhagus扭inor Hartig横坑切梢小盘马来西亚成虫木质部单BostryehoPsts Paral]ela Lesne大竹矗未西亚成虫边材Baryrrynehus Poweri Roelots三锥象马来西亚成虫树皮下、边材}单Chloridolum einnyris Paseoe绒领长绿天牛马来西亚成虫边材单{我国尚未发现mex hemiPterus F.热带臭虫马来西亚成虫树皮表面C imex IeetulariusL。温带臭虫马来西亚成虫树皮表面Crossotarsus wallaeei Thomson…  相似文献   

3.
钱庭玉 《植物检疫》1989,3(1):71-75
近数年来,广州、海口、汕头动植物检疫所以及深圳动植物检疫所文锦渡分所在进口木材中截获不少天牛类害虫,包括成虫、幼虫、蛹等虫期,有的种类是国内没有分布的;其中1985年2月海口动植物检疫所在从马来西亚进口的娑罗双树(商品名称“柳安”,属于龙脑香科)梢木中截获的就有刺角沟额天牛、切缘离眼天牛和坡垒山天牛等3种国内没有发现的种类,我们调查该批木材160段,带幼虫率达  相似文献   

4.
天牛幼虫是林木的重要害虫。本文描述了1987年12月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中截获到的印度叶胸天牛 Hypoeschus indicusGahan 幼虫的形态特征,供鉴定天牛幼虫时参考。印度叶胸天牛在我国没有分布和记载,此次随原木传入,且数量不少,应当  相似文献   

5.
安榆林  邰明 《植物检疫》1993,7(3):203-203
我们在南京紫金山采集到一种为害柘树的天牛幼虫,经实验室饲养,羽化出成虫,经鉴定为黄星桑天牛 Psacothea hilaris(Pascoe)。该天牛幼虫首先在柘树皮下穿食,形成不规则坑道,然后深入木质部做蛹室化蛹羽化,由于枝干韧皮部被取食,致使被害枝干枯死。据报道,该虫在江苏需3年完成1代(实验室观察,6月化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黄埔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马来西亚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1种天牛成虫,经鉴定为木棉闪光天牛Aeolesthes aurifaber(White).据文献记载该种天牛在国内无分布,目前尚未见有口岸截获记录;该虫主要寄主为木棉,而华南地区又是我国木棉的主要栽种地区,故防止该种天牛的传入具有较为重要的检疫意义.本文对木棉闪光天牛的有关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7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畹町市城关蔬菜社采到了为害辣椒烂果的实蝇幼虫,在室内饲养出多头成虫,鉴定为宽额寡鬃实蝇Dacus(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宽额寡鬃实蝇隶双翅目、实蝇科(Tephritidae)、寡鬃实蝇属(Dacus)。模式标本发现于台湾(Hendel,1915),国外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新加坡,北加里曼丹,印度(西孟加拉),斯里兰卡。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已有记录。在云南过去未见有关该虫的寄主和为害情况等报道。观察这次采到的多头雌、雄虫标本,该虫除  相似文献   

8.
林明光 《植物检疫》1992,6(6):437-438
切缘裂眼天牛Dialeges pauper Pascoe是在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梢原木上经常截获的一种我国尚未分布、经济意义较为重要的林木害虫。现将该天牛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分布、寄主植物、为害与生活习性等情况记述如下,供同行们在鉴定时参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初 ,汕头局植检处从来自马来西亚的原木上截获叉脊虎天牛Xylotrechusbu queti(CastelnauetGory) ,据文献记载该虫目前只在我国个别地方有分布 ,鉴于天牛对林木的危害性极大 ,具有较重要的检疫意义 ,在此对该虫作简单介绍以供参考。叉  相似文献   

10.
郑建中  钱天荣 《植物检疫》1996,10(3):166-167
从马来西亚原木上截获的三种白蚁①郑建中钱天荣张新荣叶军(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近年来,我局在检疫进口的马来西亚原木时多次截获白蚁。其中有塞庞乳白蚁CopotermessepangensisKrishna(鼻白蚁科,乳白蚁属)、沙捞越长鼻白蚁S...  相似文献   

11.
陈孟裕 《植物检疫》1994,8(6):363-364
对马亚西亚原木携带白蚁检疫处理标准的探讨陈孟裕(宁波动植物检疫局315020)近年来,从马来西亚原木上截获到较多种类的白蚁,有的危害极大,如大家白蚁CoptotermescurvignathusHolmgren、菲岛家白蚁C.vastatorLigh...  相似文献   

12.
亚非扁谷盗     
亚非扁谷盗 Cryptolestes KlapperichiLef-Kovitch 是储藏品,尤其是储藏谷物及其产品的重要害虫。我国未曾记录,现知该虫仅分布于阿富汗、阿拉伯、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因而再次列入《我国尚未发现或分布未广的重要害虫名单》中。目前,尚无该虫生物学方面的报道。本文仅对其一般情况和鉴别特征作以简述:Lefkovitch(1962)首次描述了来自阿富汗的亚非扁谷盗(标本是1953年采到的),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2月17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港口装运进口的马来西亚山地原木中,采到一种白蚂蚁,鉴定为弯颚乳螱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该虫国内尚未发现,仅将该虫兵螱描述如下。弯颚乳螱兵螱个体较大,体长5.4mm。头部黄褐色,椭圆形,头部后方最宽。头长(至上唇)1.9mm,头宽1.45mm。疏生直立长毛。上颚赤褐色,瘦长。长1.15mm。自端部1/4处向内弯曲。上唇宽舌状,长0.425mm,宽0.325mm,具端毛一对,透明区圆柱状。触角16节,黄褐色,第3、4节短  相似文献   

14.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1头叩甲幼虫在130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27头松褐天牛幼虫,之后开始化蛹;另1头叩甲幼虫在138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19头松褐天牛幼虫.叩甲幼虫可在松褐天牛坑道之间转移捕食.  相似文献   

15.
1983年以来,在文锦渡进口水果检疫中,从菲律宾芒果截获30多批桔小实蝇及其近似种 Dacus occipitails,同时多次在马来西亚杨桃和香港番石榴中检出桔小实蝇。在检验中,所发现的虫态均为幼虫,尤其是3龄至老熟幼虫更为常见。由于幼虫各虫龄的特征变化异常,甚至不同种类的特征也极为相似,然而造成鉴定上的困难,故有人认为,截获的幼虫要饲养出成虫后才作鉴定,但本口岸为适应形势要求,实行了“快检快放”所以幼虫的鉴定急待解决,为此,笔者对二虫常出现的虫态进行了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海口所在马来西亚进口的钻石樟(商品名称:坤甸或黑盐)中多次检查发现带有加里曼丹阔胸天牛Eurycleria cardinalis(Thomson)。特别是1986年12月从马来西亚进口的3000 m~3赤盐(后经专家鉴定,此原木实际为钻石樟)受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11日,深圳蛇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美国进境长叶松木进行检疫时发现虫样,经深圳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人员鉴定,确定其为结节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nodosus Fabricius 1775),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有害生物。结节长角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长角天牛  相似文献   

18.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放蜂比例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然后研究了林间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并测定了该肿腿蜂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最佳虫期为栗山天牛1~2龄幼虫期,其寄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栗山天牛为害较重的林区,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虫蜂比为1:3,其寄生率最高,而且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补充营养过程中会直接致死较多幼虫,其产生的子代数量也最多,有利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在栗山天牛为害程度较轻的林区,按虫蜂比1:1释放即可。经测定,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种群的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26.2℃,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在东北林区栗山天牛发生林分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苜蓿多节天牛为害返魂草,并调查了苜蓿多节天牛各虫期形态及在吉林地区的生活史,对蛹和卵的描述亦属首次。该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周期包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阶段。在吉林地区。苜蓿多节天牛1年1代。以幼虫在返魂草根茎内越冬,翌年春化蛹,羽化后成虫在茎秆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蛀食茎髓,致返魂草植株枯萎。苜蓿多节天牛对温度比较敏感,具有喜高温的习性,在防治上可参考菊天牛。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3月 ,一种在欧洲广泛分布的重要林木害虫———暗褐断眼天牛Tetropiumfascum(Fabricius)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的一个公园内首次发现。 2 0 0 0年春 ,北京机场检验检疫局也从来自法国的针叶木质包装内截获到该虫。另外据报道该虫也已传播到日本和土耳其。哈利法克斯市地处北纬 44°3 9′,与我国吉林省纬度相近。从以上情况分析 ,我国极有可能也是该虫的适生区。本文对光胸断眼天牛Tetropiumcastaneum(L .)和暗褐断眼天牛这两个近缘种的成虫、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寄生、分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