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王洪强 《齐鲁渔业》2009,26(4):44-44
近几年,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海参育苗也越来越红火,为了减少冬天保苗能源的消耗,减少保苗成本,越来越多的业主选择冬天到南方越冬,5月份再回到北方养殖,而长途运输的成活率成了困扰养殖户的重要问题,经过多次实践和摸索,现介绍海参苗长途运输的方法,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海参属于多年生动物,当年育的苗很少能长到海区投放规格,因此衍生了海参越冬保苗工作,在冬天给海参提供合适的水温,不让海参冬眠,延长其生长期。以往越冬保苗都是通过海水锅炉加热海水进行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在煤炭价格、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等因素影响下,煤炭锅炉逐步淘汰,因此保苗越冬的水温就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由于水温较低,各种益生菌  相似文献   

3.
池塘网箱保苗是通过网箱在海参养殖池塘上部水体进行保苗的一种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池塘架设网箱,6-7月份投放10 000~20 000头/kg的小白点进行保苗,养殖成商品苗。  相似文献   

4.
王亮 《齐鲁渔业》2014,(12):20-21
海参室内保苗成本高,苗体本身抗病能力差,放养后成活率很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室外闲置储水池进行改造,并总结其他比较成熟的海参网箱保苗经验,开展了海参池塘保苗技术探索,实践证明,海参池塘保苗具有成本低、病害少、放养成活率高等优点,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海参圈内保苗技术的优缺点。论述了海参池塘保苗的技术操作要点及日常管理技术,包括储水圈的改造、苗种投放、饵料投放、水质与病虫害的防治、网箱检查与处理等。为海参圈内保苗的推广、提高海参成活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海参越冬保苗存在越冬期长,水温低,换水量小,生态环境恶化,海参发病率高,产量不稳定等问题。2008年笔者在营口市三联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海参越冬保苗工作,对如何减少疾病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海参苗种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海参越冬保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魁蚶保苗和中间培育方法魁蚶保苗是指把壳长500微米以上附着的稚贝,装袋出池下海,培养到0.5厘米商品苗的过程,即为保苗。而苗种的中间育成是指将壳长0.5厘米商品苗培养成壳长1~2厘米幼贝的过程,是保苗过程的延续,主要用于增养殖放流。  相似文献   

8.
随着刺参保苗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及参苗人工配合饲料价格逐年攀升,刺参保苗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压缩刺参保苗成本并提高参苗产量是刺参保苗从业者生存及发展之道。面对人工配合饲料价格逐年攀升,已有部分养殖户根据参苗的生理及摄食特征,自己配制参苗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但多数因为费时费工,饲料整体成本不降反升。我们亦是在经历类似的失败后才开始将硅藻泥应用于幼参培育的试验,现汇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海珍品健康循环养殖技术,在实验室设计了"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对比考察了对照组和循环养殖系统中仿刺参苗生长、海水水质、海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在30d试验期间,循环养殖系统海参苗桶中海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对照组非常相近。在投加饵料相同条件下,海参苗质量由试验初始时50.0g增至试验结束时75.5g(对照组)和84.6g(循环养殖系统)。同时,对照组与循环养殖系统分别排放了2.23m3和0.60m3废水;循环养殖系统排放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5%、24%、23%和59%。试验结果显示,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为海珍品的保苗和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环境友好型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付兆堂 《齐鲁渔业》2004,21(3):48-48
目前,长岛县已建海参育保苗大棚500余个,每个大棚以投资30万元计算,年最低毛收入可达65万元,纯利达30余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本文简单介绍海参育保苗大棚的设计、施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海参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当前海参产业受到苗种质量不健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海参人工育苗病害频发,育、保苗产量不稳定,幼苗阶段发生烂胃、烂边,中间培育保苗阶段则出现化板、脱落、红斑、僵硬、化皮等病害,病害严重时可导致100%死亡。从实践中分析,病害发生的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海参增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车间保苗存在着成本高、病害频发,海参长不大,进入池塘成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试验证明,利用养殖池塘保苗可营造适合海参生长的外部环境因素,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海参养殖的效益。1清淤与消毒清塘时尽量把池水排干,用推土机将表层10~20 cm的底泥清除,然后撒上生石灰,采取翻耕曝晒,直至把池底晒成龟裂状为止,为确保塘内不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2年开始,辽宁省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地区实施。项目中推广了网箱保苗技术、参礁改造技术、虾、参混养技术等技术措施。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每年完成面积66.7hm~2,对虾产值1 000多万元,增加效益100多万元。1对虾的养殖1.1虾苗选择虾苗选择黄海1号、2号抗病毒虾苗。1.2放苗时间和密度规格1cm,投放密度7.5万~15万尾/hm~2。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参增养殖业的发展,对海参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海参养殖的苗种来源是通过工厂化育苗来提供,而工厂化育苗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同时也就保护了弱势群体,人为地减少了海参苗的自然淘汰,在这种条件下繁育的海参苗,成活率比较高,但是,把在这种条件下繁育的海参苗投放到自然环境中养殖,成活率偏低,只有5%~15%。  相似文献   

15.
<正>工厂化保苗是目前刺参保苗的主要方式,面临着投入大、成本高、池塘放苗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参苗的价格持续走低,已接近或跌破工厂化保苗的成本,研究开发新的刺参保苗方法已成当务之急。为推动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刺参苗种,我们自2012年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刺参保苗方式—池塘网箱生态保苗。我们首先到山东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进行了刺参网箱生  相似文献   

16.
(3)加强管理,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每天注意观察参苗活动摄食情况,注意关注、检测水质情况,出现病害迹象不宜盲目使用杀菌剂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要弄清情况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使用药物后要及时使用氨基酸活性肽、护水解毒宝、高稳易还原VC+VE、甘露寡糖肽、参维宝,减轻药物对海参的刺激,加快解毒,促进海参体质恢复。二、海参冬季保苗注意问题11月至翌年三四月份为冬季保苗期,此期间温差大,易造成应激反应;换水量受到限制,水质差,易引起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肿嘴、吐肠、化皮等病害。冬季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在北方沿海各地得到了极大推广。但这种养殖模式也导致地下井盐水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地下井盐水成为摆在科研、推广单位和广大养殖户面前的难题。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山东科合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探索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及海参育保苗的地下水再利用养殖海参的新模式,即将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海参育保苗的污水经过排水系统排入沉淀池,污水经充分沉淀后,再循环利用,排入室外海参养殖池。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长岛、胶南、蓬莱等地刺参保苗过程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疾病,很多保苗厂家在几天之间痛失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苗种。下面结合本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实际调查,谈几点影响海参保苗率的因素及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对大规格参苗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年繁育的海参苗卖不完,参苗越冬技术得到了发展,利用地下海水培育海参苗越冬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2002年冬季,从养殖牙鲆鱼的车间调出两个池子,共200米  相似文献   

20.
<正>壹桥苗业再次收购海域扩大养殖面积。公司5月27日晚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收购杨守军拥有的位于瓦房店市谢屯镇的2385.95亩围堰海参养殖圈及相应的海域使用权。据公司介绍,本次拟收购的海域使用权主要用于围海养殖、港养海参。本次拟收购的资产已完成围堰造礁工程,尚未进行海参苗的投放,对公司2014年业绩无影响。海参养殖周期约为2年,预计投苗两年后产生效益。根据周边围堰海参养殖情况以及2014年海参市场价格预测,此次收购238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