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辽星9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5年选用辽粳294和辽粳454作亲本。经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辽星9号继承了亲本辽粳454(辽宁省主栽品种)的高产优势。发展了亲本辽粳294(辽宁省主栽品种)优质的性状,抗性和适应性增强,实现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统一。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北方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2004年进行了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辽粳93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粳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试种过程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4年3月报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3.
辽粳135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1999年9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辽粳132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粳132米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米质指标综合评价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90.3kg/667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1%。辽粳132抗病性较好,中抗穗颈瘟,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辽粳921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在1991年以旱72为母本,用辽开79-3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已于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王德生 《新农村》2005,(5):11-11
辽粳28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79—277为母本、83—326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统选择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粳型水稻新品种,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3018。  相似文献   

7.
辽粳912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在1991年以早72为母本、辽开79-3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在沈阳地区于4月上旬播种,9月底成熟,生育期155天左右,属中熟品种。苗期叶色浓绿,叶片挺直  相似文献   

8.
辽粳14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年以辽粳294/盐粳218的后代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2010年进行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辽粳34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2006年以辽粳9为母本、辽星1/垦鉴10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11年同时参加辽宁省生产鉴定试验,201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株型株紧凑,分蘖力较强,叶片挺直,半紧穗型,无  相似文献   

10.
一、选育经过辽粳287新品种是我所1980年从东沟抗病鉴定圃筛选出来的,亲本组合为秋岭×(色江克×松前)。1981年入选种圃,198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1983年参加预试圃试验,1984~1985年参加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1986~1987年进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株型好、秆硬、耐肥、抗倒伏、抗稻瘟病、产量高。1986~1987年在省内及北方有关稻区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左右。1988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辽粳287。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5,(11):44-45
富禾6号,原名盘锦96—20.是盘锦水稻研究所以盘锦4号为母本,辽粳5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而成。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及育种目标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3 0 % ,稻米是我国 50 %以上人口的主食。多年来 ,经过育种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不懈努力 ,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经过多年的努力 ,培育出辽粳 3 2 6、辽粳454、辽粳 2 94等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优良水稻品种 ,为我省水稻生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 当前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1 992~ 1 999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送国家指定米质检测中心———中国水稻所谷化室分析检测 6 1个品种 (系 ) ,其中包括 5个审定品种 ,分析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以看出选育的品种 (…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     
<正>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1次会议于2010年1月15日在沈阳召开,会议共审定通过水稻新品种19个,现介绍如下。1.辽星21辽宁省稻作研究所2004年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为  相似文献   

14.
1949~2000年辽宁省水稻育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育种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1974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逐年增多,累计达82个。新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杂交粳稻黎优57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244的培育成功,使区域试验产量出现两次突破,其它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促使水稻新品种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增加了杂交粳稻的理想株型品种的每穗成粒数。  相似文献   

15.
辽粳41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9年以辽星15/盐粳456为母本,以中间材料W205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685.4 kg/667m~2,比对照增产6.3%;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适宜在沈阳及其以南的中晚熟稻区种植。201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辽星8号又叫珍珠2号、辽粳454、珍珠稻、丰锦,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历经12年育成的长粒型优质粳稻新品种,已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5046。  相似文献   

17.
辽粳28水稻新品种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成.从1995年夏在辽粳326生产田中选出大穗变异材料,经1995~2002年8年8个世代的选择、鉴定,完成了各项选育程序.1995年夏从辽粳326中选出变异株;1996年沈阳单本种植株系圃,选出优良单株32株;1997年在沈阳种植株系进行单株选择,筛选出一批整齐株系;1998年夏在沈阳继续种植株系,并对整齐株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1999年继续进行优良品系产量比较试验,编号Lc20品系表现成绩优良;2000年以辽农20名称参加辽宁省水稻品种(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米质分析及抗稻瘟病力鉴定;2001年辽农20继续进行品种(系)区域试验、米质分析和抗稻瘟病力鉴定;2002年辽农20进行生产实验,同时进行米质分析和抗稻瘟病力鉴定;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辽粳28.  相似文献   

18.
对2004年度辽宁省审定的10个水稻品种产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不同年份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年份间、不同地点间的产量差异也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品种与年份间的产量互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地点与年份间的产量互作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产量与对照辽粳294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稳定性分析表明,以辽粳294、辽优3072产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辽粳433是2007年以(辽星1×幸实)为母本,港源8号为父本杂交,经连续系谱选择方法选育而成的晚熟品种。2012~2014年完成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晚熟组试验程序,于2015年5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粳433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优异的食味品质,且田间表现综合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0.
辽粳9号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用辽粳294做母本,以辽粳454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普选择之后,历时9年育成的广适型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同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