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涉  李永义  薛增迪  高睿 《畜禽业》2006,(14):26-27
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修蹄则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1修蹄的作用通过修蹄,能矫正指(趾)的长度、角度,消除由于指(趾)过度生长、角度不正、负重不平衡而造成的机械性损害;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蹄病;保证奶牛的身体平衡和指(趾)间的均匀负重,使奶牛有一个形状良好、底部平整、功能正常的蹄,以发挥奶牛最大的生产潜能。1.1修蹄能有效地矫正蹄形。在现代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养殖场的载畜量很大,奶牛活动范围小,运…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10)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介绍了奶牛肢蹄病常见的种类及症状,并对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奶牛肢蹄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预防控制奶牛肢蹄病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秀萍 《畜禽业》2008,(6):85-86
<正>奶牛肢蹄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奶牛四肢和蹄部发生病变的总称。患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有的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患肢蹄病的奶牛采食量下降、体况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度降低。笔者近期对眉山地区部分奶牛场进行疫病调查表明,奶牛肢蹄病发病率较高(7.23%)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生产仅次于乳房炎(9.41%)的第二大疾病。为了降低  相似文献   

4.
温海燕 《畜禽业》2012,(6):79-80
<正>蹄病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目前已经成为现代集约化奶牛场淘汰奶牛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数字表明,蹄病引起牛跛行占到70%~90%,每年因蹄病而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给奶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病及其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方调查,结合奶牛基地积累的成功经验,从营养、环境、遗传、疾病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明确指出,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并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猪肢蹄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成 《畜禽业》2008,(7):73-74
<正>猪肢蹄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肢蹄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姿势上形成某种缺陷,通常造成跛行的疾病。1猪肢蹄病的类型1.1遗传性肢蹄病  相似文献   

7.
李安 《畜禽业》2012,(10):44-45
<正>近几年,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改善,我国奶牛的单产逐步提高,全国每年平均奶牛单产在6.5t以上,但奶牛的繁殖率却有下降的趋势。不孕症仍是当前影响奶牛健康发展的四大疾病(乳房炎、不孕症、蹄病、代谢病)之一,不但影响到奶牛数量增加,而且使产奶量大幅下降,给奶牛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无论是散养户还是大型奶牛场,都不可避免地遇  相似文献   

8.
猪肢蹄病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四肢和蹄病变的总称,其中蹄病占90%以上,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蹄皮炎、蹄底脓肿和蹄底创伤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跛行、蹄肿胀等症状,母猪患肢蹄病后,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影响猪场生产效益。主要分析了母猪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为猪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蹄部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奶牛蹄部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肢势,而且是能否发挥高产等生产性能的保证,因此保护奶牛的蹄,也成了当今养牛业不可忽视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0.
付春江  李岩  刘波 《畜禽业》2008,(2):92-93
<正>2004年至今,我县先后有138头高产奶牛患腐蹄病,经我们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后,全部痊愈。现全县奶牛场无本病发生。下面将该病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加以介绍,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发觉,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奶牛站立时以蹄尖着地,并频频换蹄,行走时稍有跛行。随着病  相似文献   

11.
近期,对南阳市郊区3家奶牛场进行调查,发现奶牛患腐蹄病较多,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据经验,我们对病牛实用腐蹄散,腐蹄膏进行治疗。实践证明,用腐蹄散、腐蹄膏治疗腐蹄病,疗效确切,经济简便,安全可靠,对奶牛和牛奶品质无残留、无公害、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腐蹄病,又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是奶牛夏、秋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部疏松,加上厩舍及运动场在多雨潮湿季节泥泞,导致趾间皮肤长期受粪尿和污水浸渍,导致蹄部弹性降低,引起龟裂、发炎;或被石子、铁屑、坚硬的草木、玻璃碴等刺伤软组织而引起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引起的化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一种营养代谢病,其发病后会造成奶牛的消化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奶牛出现瘫痪甚至死亡。对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剖析,可以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是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溶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常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坏死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约占40%~60%;其次是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杆菌、梭菌、牛足腐蚀螺旋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种常见病的一种,又称"胎盘保留"或"胎盘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奶牛下一次交配和受孕率,还会导致产奶减少、繁殖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不孕,并会导致多种继发疾病,如子宫感染等。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d内。  相似文献   

17.
<正>蹄裂病是种公猪肢蹄病的一种以蹄壳干裂为特征的外科病。轻度裂隙长度2cm、宽1mm以下,重度裂隙长3cm、宽度2mm,裸露出鲜红的蹄球。猪只卧地少动,行动困难,局部疼痛,严重的影响种公猪的食欲和采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多发病。两种疾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临诊时两种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4)
<正>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因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菌引起的,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在影响其运动功能和采食能力的同时,还极易引起生产性能(产奶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了一些诊治经验,现整理如下。1发病原因引起奶牛腐蹄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主要病因是坏死厌气丝杆菌感染,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细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7)
正奶牛酮病是威胁奶牛养殖业的一种常见性疾病,本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液,尿液和乳中的酮体含量升高,血糖浓度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或有神经症状,部分奶牛会呼出芳香的酮味。本病在我国乳牛酮病,酮病的比例占到产后母牛的2%~20%,亚临床型占到产后母牛的10%~30%。亚临床酮病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引起母牛泌乳量的下降,乳汁质量的降低,体重减轻及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增高而造成经济损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