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青贮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新疆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不断更新的现状,引入多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种植,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调查,选择出适于新疆地区种植的青贮品种新沃2号和TY30291。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针对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少的现状,对国内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夏季和秋季品比试验。通过对供试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指标、生物学产量、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宜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夏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雅玉青贮8、中原单32和YR5,适宜秋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YR5、YR12和雅玉04889。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辽西地区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青贮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开展了优良青贮玉米品种引种观察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20个优良青贮玉米品种株高、鲜草产量、青穗比和茎基直径等指标进行观测,综合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初步探讨得出适合辽西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品种主要为:豫青贮23、雅玉26、雅玉青贮04889和京科968。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6个品种高、中密度较低密度分别增产8.1%~43.0%和5.0%~19.9%,以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增产幅度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品种青贮玉米收获天数延长,茎粗减小,持绿性降低,其中高密度较低密度收获天数延长3.2%~10.6%,茎粗减小6.0%~22.8%,持绿性降低2.7%~3.9%。各品种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较低密度降低6.8%~13.5%;相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较低密度增加5.0%~8.5%和5.9%~16.2%。综合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等相关性状,在张掖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和北农青贮368,其中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武科青贮107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谢尔塔拉种牛场,在2002年春引进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之间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对比试验。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营养价值、产量、干物质等含量高,能调制出优质青贮。而早熟品种由于产量低,成本高。晚熟品种由于含水量高,含糖量少,调制不出优质青贮。早、晚熟品种不宜大面积单独种植,要与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花  宁凯  徐化凌  毕云霞  陈小芳 《草业科学》2016,33(11):2306-2311
选择不同的饲用型玉米(Zea mays)品种(系),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种植的饲用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除雅玉青贮26外,供试青贮玉米品种(系)鲜草产量都高于对照品种,桂青贮1号鲜草产量较高(69 802.5kg·hm~(-2)),茎秆强韧抗倒,茎叶比较小(1.833),饲用品质好。综合分析认为,桂青贮1号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饲用玉米主栽品种夏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河南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青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张红瑞  郭凯  付彤  刘天学 《草地学报》2019,27(2):510-514
本试验通过对河南省1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青贮质量比较分析来鉴选出适合该省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间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及青贮前后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适宜河南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渝青506、渝青3号和金岭17。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是全株都可以用来作为饲料的玉米品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种植密度大、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优点,目前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其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保持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意义重大。但是,目前青贮玉米普遍存在产量不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种植方法不当及田间管理不科学造成的,因此,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大庆地区青贮玉米品比与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大庆地区种植和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引种品比,研究不同品种鲜重、干重、株高、茎粗、总叶片数、绿叶数、穗位高的指标差异性,并对品种产量与农艺学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和北玉青贮1号2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可达63000kg/hm^2以上,穗位高和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可为大庆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状况,有必要对其品种、产量及与品质有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京津周边地区、内蒙古,宁夏、四川、浙江和福建分布较少;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至少有68种,其干物质产量为16.1~28.5t/hm2,粗蛋白质(CP)含量为7.69%~8.42%,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分别为55.30%~84.99%和30.34%~49.31%。该结果有助于指导我国奶牛养殖户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也可为我国各地区制订青贮玉米种植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中原单32、高油115进行单播(清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同时,分析和比较供试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目的是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龙辐208干物质积累时间最长,产量最高,是较适合种植的青贮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贮玉米种植在我省已有一定的面积。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当家品种,全省大部分地区还都在种植白鹤等外省品种,而且产量一直很低,有的基本没有籽实,造成青贮品质差,营养价值低的问题。为解决我省目前的状况,就要培育出产量高,而又能完全成熟的青贮玉米品种。因此我们把本所育成的几个青贮玉米品种做了品种间比较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好的品种进行推广。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喀什地区复播种植新品种"新多"青贮玉米,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茎叶穗、鲜草产量以及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和"新多"青贮玉米与"京早8号"玉米产量比较等3个实验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多"系列青贮玉米在南疆喀什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复播种植后,适应性很强,各种性状与当地主栽品种"京早8号"玉米相比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播种期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生物产量与品种、播种期及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了6个玉米品种和4个播种期来研究不同播种期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选品种中青贮专用型、粮饲兼用型各3个。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在不同品种与播种期之间表现出组内的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内个别播种期或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构成玉米生物产量的组成因子依次为刈割全株重、刈割秸秆重、绿叶数量、穗位、株高和果穗重,而品种与生物产量呈现出显著负相关。鄂西南低山平原适合种植的青贮专用型品种为雅玉青贮8号,适宜在4月下旬播种;蠡玉16在不同播种期下对生物产量的影响较大,播种期提前时生物产量相对较高,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饲草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在陇东旱作区镇原、陇中灌区皋兰和河西灌区黄羊进行,以大豆中黄30 (SSZ组)、陇黄3号(SSL组)、汾豆93(SSF组)和青贮玉米(SMB组)单作为对照,设置中黄30-青贮玉米(IPZ组)、陇黄3号-青贮玉米(IPL组)和汾豆93-青贮玉米(IPF组) 3个带状复合种植系统,研究不同系统鲜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点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单作相比,复合种植系统下各大豆品种开花期延迟6 d左右,导致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饲草刈割时,中黄30处于鼓粒满期至初熟期,陇黄3号处于鼓粒初期至鼓粒满期,汾豆93处于盛荚期至鼓粒初期。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鲜干产草量与玉米单作相近,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在复合种植模式下鲜干草产量具有明显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各生态区点玉米-大豆复合饲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饲草蛋白产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P<0.05)。研究表明,陇黄3号-青贮玉米、汾豆93-青贮玉米复合种植是一种可行的灌区优质饲料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引进5个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1号、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豫玉22号(对照)、先单406,在临夏州旱作区开展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临夏旱作区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两个品种在籽粒高产的同时,草产量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陇青贮2号生育期143d,草产量7270.30/667 m2,武科青贮107生育期151d,草产量6 903.45/667m2。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庄浪县的不同地区,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富农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垦玉90号等9个优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分组比较试验,并连续两年推广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五谷568号和垦玉90号生育期适中,山川适宜种植,综合经济性状好,丰产性强,籽粒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11.59%、22.77%和18.09%、22.36%;两年推广种植期间,籽粒、青贮均产较试验产量稳定率分别达88.97%、90.02%和90.00%、90.80%,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主栽品种适宜于在全县以至类似气候条件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金凯7号抗旱、耐寒,籽粒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了8.11%、13.59%,两年推广种植期间,籽粒、青贮均产较试验稳产率达85.37%、91.82%;山区优势明显,适宜于在干旱、阴寒山区肉牛主养区作为饲草玉米种植。饲宝1号秸秆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9.94%、5.96%,两年推广种植期间,较试验青贮稳产率达92.14%,可作为饲草青贮原料主栽品种,适宜于在全县以至类似气候条件的肉牛饲养区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成熟期青贮玉米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在该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晚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尚未达到适宜收获期就被迫收获,造成籽实成熟度差,营养物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而大多数早熟的玉米品种虽籽实成熟度较好,但生物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品种以混播方式进行种植,晚熟品种可保证较高的生物产量,早熟品种可提高籽实产量,从而改善青贮品质,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以晚熟玉米品种中原单32和4个早熟玉米品种龙单13、龙单8、海育9号及海育8号为材料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单播及混播试验,探讨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P<0.05);应用Milk 2000粗饲料评价指数分析,中原单32与海育9号的混播组合评价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选出适宜山西省北部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6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其全株收割后调制成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大京九26’的株高和穗位均最高,茎粗较细;绿叶数排在前三位的为‘屯玉168’、‘强盛青贮30’和‘京科青贮516’;在产量方面,‘大丰26’的鲜草产量最高;调制成青贮饲料后,除‘登海679’、‘太玉511’,其余品种的pH值均小于4.20,‘先玉1225’的淀粉含量最高;鲜草产量与茎粗、绿叶数、茎重、穗重和叶重成极显著正相关,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与绿叶数成显著正相关。综上,种植青贮玉米时,可选择茎秆粗壮,绿叶数多、穗位低的品种;粮饲兼用品种‘晋单65’、‘屯玉168’,青贮专用品种‘京科青贮516’、‘强盛青贮30’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山西省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