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兔舍应建在通风、干燥处,所用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兔舍前搭建凉棚,或在向阳处种植大叶树遮荫,防止阳光直射兔舍。兔舍周围地面尽量种植草坪,不使地面裸露。兔舍顶部、四壁应涂成白色,减少对热量的吸收。夏季来临前,长毛兔应将毛剪短,兔舍不能太挤。炎热夏季,要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当舍温超过32℃时,要向兔舍顶部或地面洒水降温,同时要打开全部窗口,安装换气扇等通风装备,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2.
1 防 暑 降 温 兔 舍 应 建 在 通 风 、干 燥 处 ,所 有材 料 要 具 有 良 好 的 隔 热 性 能 。 在 兔 舍 前 搭 建 凉 棚 ,或 在 向 阳 处 种 植 大 叶 树 遮 阴 , 防 止 阳 光 直 射 兔 舍 。在 兔 舍 周 围 地 面 尽 量 种 草 坪 ,不 使 地 面 裸 露 。 兔 舍顶部 、四 壁  相似文献   

3.
兔是恒温动物,全身被毛稠密,汉腺不发达,天热时兔忧地散热,或靠增加呼吸次数散热。据资料介绍,当家兔长期处在35℃以上的高温下,常可发生死亡。因此使家兔安全过夏,提高养兔效益,必须抓好6个环节。1、搭棚遮荫,防暑降温在兔舍前搭一临时凉棚遮荫,打开门窗,保持通风良好,舍外栽植佛手瓜等藤蔓类植物遮荫。兔舍内外墙壁抹一层石灰浆,不让阳光直接照在免箱上。长毛兔应将全身毛剪短,兔笼不能太挤。当室温超过32℃时,要向兔舍地面洒水降温或增加通风、降温设备等。2、精。C饲养,加喂夜食夏季白天气温高,夜间空气凉爽,家兔由…  相似文献   

4.
夏季家兔的饲养管理江苏滨海县振东乡吉林(一)降温防暑。夏季兔舍要求遮光通风,防日光直射。室内兔舍通风良好。温度超过30℃时,可采用地面泼水降温;露天兔舍应搭设凉棚,种植瓜类棵本等,以遮荫防暑。平养兔舍,地面可经常铺垫干沙等;也可放一张距地面8至10厘...  相似文献   

5.
夏季气温较高,家兔汗腺不发达,常因炎热而食欲降低,体质较弱。如果按常规方法饲养,不仅效果不明显,还易引发疾病。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1 注意防暑降温 夏季要求兔舍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当舍温接近30℃时,可在地面泼洒凉水降温。露天兔舍应搭设凉棚,以遮荫避光。如果是平养兔舍,也可在地面铺上木板条床,让兔在上面休息,这样可避免受潮而引发疾病。一旦兔发生中暑,应及时移至阴凉通风处,灌服十滴水2~3滴或人丹2~3粒,也可饮或灌服绿豆汤,每天3次,每次1匙。2 注意饲喂方法 夏季炎热,兔食欲较差,因此,要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增加适…  相似文献   

6.
<正> 一、通风降温兔舍要荫凉通风,防止阳光直射兔笼。笼子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最好垫高30~40厘米,以加强通风效果,便于炎热天气泼水降温。同时,要注意减少兔舍的笼数和笼中的兔数,以强化散热效率。有条件的兔舍可安装吊扇或通风装置来保证通风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家兔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季节,要养好家兔,除做好一般的饲养管理外,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防暑降温.家兔怕热,炎热的夏季要注意兔舍通风降温,不让阳光直射兔笼.兔舍周围应植树或搭葡萄架;在树小或没有树的情况下,可搭架种丝瓜或南瓜等攀爬性植物,进行遮阳.  相似文献   

8.
一、降温防暑 (一)荫凉通风 兔舍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到兔笼上,需搭凉棚,兔舍门窗应宽敞,并设天窗、通风窗或换气扇,使兔舍内空气流通。要注意采光、通风、防潮。 (二)降低饲养密度 疏散饲养可以减少单位空间的热源。多层兔笼,高层与低层温差甚大,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因  相似文献   

9.
(一)改善兔舍环境 主要从兔舍的设计及其配套措施方面考虑,对热应激采取长期防范措施。(1)兔舍建成东西走向;(2)兔舍顶部应涂成白色或浅色,以防止太阳辐射;(3)植树绿化;(4)加强通风换气;(5)喷淋降温。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兔的汗腺退化,对热的调节机能低下,具有耐寒怕热的生物学特性。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耳色发红,食量下降;超过35℃时,极易引起死亡。所以,夏季炎热天气,要加强对兔的饲养管理。1改善兔舍环境,加强兔舍的通风降温1.1兔舍应建在通风口处,早晚打开门窗,利用自然风实现对流降温,中午室外温度高时,要关闭门窗,阻止舍外的热浪进入到舍内。1.2在舍外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或种植梧桐树、白杨树等大冠叶树木,使植物茎叶遮盖屋顶,减少太阳辐射热,但要避免种植太密,影响兔舍通风;…  相似文献   

11.
1.症状:体温升高,口腔、鼻腔、眼结膜充血、潮红,全身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行走不稳,头向后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眼球突出,常四肢痉挛或抽搐,很快死亡;有的虚脱,昏迷死亡;有的尖叫,突然倒下死亡。 2.防治:(1)夏季应注意降温防暑,兔舍要通风,兔舍周围种植树木遮荫,中午地面泼凉水降温;(2)长毛兔夏季到来时剪一次毛;(3)供给家兔充足饮水,饮水  相似文献   

12.
1存在的问题 兔舍选址、兔舍建筑不合理。兔场的选址处于低洼潮湿处,冬春阴冷潮湿,夏天闷热。兔舍建造低矮、门窗大小不合理、舍顶过薄、雨天漏雨,造成舍内潮湿,通风不良,夏季舍内温度过高,冬季寒冷,导致兔生长速度减慢,繁殖率降低,易患病。  相似文献   

13.
正1防暑降温夏季兔舍应保持阴凉、干燥且通风。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晒,露天养殖的要搭建凉棚;室内笼养的要利于通风,让空气形成对流。舍内温度超过35℃时,可向地面泼洒冷水或喷雾降温,此方法需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最好用吹风机或电风扇降温。否则,舍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兔的危害更大。在伏天到来之前,笼养兔可转移到阴凉的树下或瓜架下饲养。2科学配料、精心管理夏季炎热易导致兔食欲不振,建议早晨提前饲喂,推迟晚上的饲喂时间,夜间多喂。兔食欲下降后,应饲喂适口性好,营养性高,水份含量低的饲料,可饲喂清热解毒的饲草,  相似文献   

14.
<正>1防暑降温关兔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当外界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要加强兔舍通风换气。钢架温棚兔舍、日光温室改造兔舍可将卷帘放下离地面1 m高左右,下部用遮阳网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全封闭兔舍打开两侧窗户,有条件的可在兔舍山墙上安装换气风扇或在舍顶安装吊扇以加强通风,要求风扇转速不能过高,风力柔和,且不能对兔子直接吹;在早晚温度较低时可在兔舍地面上洒水,但不能洒水过多,兔舍相对湿度保持60%~65%左右,如果相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兔群健康生长,减少损失,除做好疫苗注射外,还应把好饲料关、饮水关、兔舍环境关。一、饲料关1.防止饲料被病原微生物及病菌污染。存放饲料的库房、地面、门窗要严密,要防止鼠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同时应防止人为污染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2.防止饲料发霉变质。饲料要存放于通风干燥凉爽处,要防雨防潮。颗粒料应摊开晾晒或风吹,不要堆积很厚,以防发霉变质。另外应注意发霉腐败的青饲料和堆积发热变质的饲料不宜喂兔。带泥的青草应洗净后再喂,有露水的草要晒干后再喂。3.防止有毒有害青草喂兔引起中毒。这就要求饲养人员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①防暑降温。兔舍前空地栽种树木和牧草,或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如葡萄、南瓜、丝瓜、葫芦等,既能遮阳降温,又能绿化环境,还有经济收入。搭盖3~4 m高的凉棚,以遮阳避暑。兔舍地面要经常洒水降温,但要注意通风。②搭配饲料。湿拌粉料要现拌现喂,不能放置时间过长。下雨后割的青草及带有露水的草料,应晾  相似文献   

17.
<正>(一)防兔舍潮湿不卫生獭兔爱干燥,喜清洁,若兔舍湿度过大会使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增加染病机会,因此要搞好兔舍卫生,兔舍最好坐北朝南、通风干燥,每天要彻底打扫兔舍、兔笼,清理粪便,清洗饲喂用具。每7天用少量石灰粉进行栏舍地面消毒,也可选用1%~2%的热烧碱水或5%~10%的石灰乳喷洒。同时严禁闲杂人员随意出入。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温高,雨水集中,湿度也高,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较为活跃的季节,极易造成家兔感染。再加上家兔汗腺不发达,全身又被毛覆盖,排汗散热能力差,容易中暑。俗话说"寒冬易过,酷暑难熬",夏季家兔饲养管理难度特别大。要想在夏季养好家兔,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调控兔舍环境兔舍应遮阳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当温度超过  相似文献   

19.
夏季高温高湿,对兔的影响大,如生长减慢,繁殖力低,泌乳力差,毛皮品质降低等,经济效益差。为此,应作好以下几点,确保夏季养兔增收:1 大气候不好,小气候调节:及时搭凉棚、种瓜豆遮荫,避免阳光直晒兔体,保持兔舍通风,同时用30%石灰乳将兔舍墙体一律刷白,以反射太阳光,减少热蓄积;外界温度超过30℃时,在兔体表喷雾状冷水降温。2 加强环境卫生,室内兔舍天天清扫,清除粪尿、污秽,室外兔舍通风好,3~6d一清扫,并冲净尿沟,减低有害气体,避免呼吸炎症。对饮水、食具设施应每周一洗,半月洗刷一次笼底、产箱,风干或晒干后…  相似文献   

20.
一、鸭舍选址与建造 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爽,地面平坦而坚实,阳光充足,距街市、住宅区较远,无污染,无噪音且靠近河、湖滨或较大池塘的地方建造。鸭舍要坐北朝南,按每平方米饲养6~8只,每间鸭舍饲养300只来确定鸭舍的大小,建成长45米、宽8米、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顶高4~5米的鸭舍。鸭舍顶部后坡长,顶设通气窗,留足窗户,保证冬季易保温,夏季能防暑。鸭舍前建一个运动场,其地面要平坦而坚实,地势向水面一方倾斜,坡度以20°~30°为宜,运动场应是鸭舍的15~2倍。运动场内按每100只鸭设置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运动场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