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配合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9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9号为材料,设计了4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的栽培试验,于2011至2012年在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进行,大麦生育过程中定点调查越冬苗、返青苗、高峰苗、穗数等茎蘖动态,成熟后调查产量要素及产量,分析密度和施氮量对扬农啤9号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施氮15.0kg/667m2,基蘖肥:拔节孕穗肥比为6:4,16万/667m2基本苗,扬农啤9号的有效穗55万/667m2左右,每穗实粒22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产量可达420kg/667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垦啤麦7号的不同施肥水平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对这两个大麦品种产量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啤酒大麦的最佳施肥量,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旱作区大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表明:在本次肥料试验中,蒙啤麦1号的生产潜力高于垦啤麦7号;蒙啤麦1号的最高产量为405.39 kg/667 m2,垦啤麦7号的最高产量为349.8 kg/667 m2;蒙啤麦1号施肥量在10.0~20.0 kg/667 m2范围内,其产量变幅为372.28~405.3 kg/667 m2,千粒重变幅为50.8~51.6 g;垦啤麦7号施肥量在10.0-20.0 kg/667 m2范围内,其产量变幅为320.9~349.8 kg/667 m2,千粒重变幅为43.2~44.8 g.  相似文献   

3.
两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SE21S与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组合。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3.8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个点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耐,平均实割产量570.1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0.0%,垩白度15.6%,直链淀粉含量18.3%,  相似文献   

4.
通过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明确了大麦品种蒙啤麦1号在兴安盟井灌区的肥料配比与播期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密度35万株/667 m2条件下,施纯氮9.0 kg/667 m2,纯磷9.0 kg/667 m2,纯钾5.0 kg/667 m2,播期4月21日时,将获得最高理论产量478.4 kg/667 m2,籽粒蛋白质含量达11.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麦新品种"蒙啤麦3号"在旱作条件下设置播期与密度效应试验,探索其对"蒙啤麦3号"产量的影响,确定该品种在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的适宜播种期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多棱啤酒大麦"蒙啤麦3号"在东部旱作区播期弹性较大,从5月5日~5月30日均可;密度31万~37万株/667 m2为宜;产量280.76kg/667 m2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0.87%。  相似文献   

6.
皖饲啤14008(原名皖9503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2342为母本、(法国Mola/法国SHYRT)F_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4—2015年安徽省联合鉴定,平均产量571.5 kg/667m~2,较对照西引2号增产11.1%。2015—2017年国家南方片区试,2年平均产量359.0 kg/667 m~2,比对照苏啤3号增产7.4%,比参试品种均值增产2.4%,居参试品种第1位。乳熟期植株生物产量(鲜质量)达3 5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饲用品质好,抗倒力强,2016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适宜黄淮中南部晚茬田、江淮及沿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春小麦巴07—6767为试验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肥料与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0511.5kg/667m2,K208.33kg/667m2的基础上,试验处理A1B3C3D3(以底施氮肥4.5kg/667m2,分蘖期氮肥追施量6kg/667m2和拔节期氮肥追施量9kg/667m2,密度为60万/667m2)小麦产量最高,为533.4kg/666.7m2,经济效益最好,为1493.5元/666.7m2,投入与产出比为I:1.9。  相似文献   

8.
2008年通过对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垦啤麦7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探索确定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啤酒大麦最佳栽培密度.试验表明:在同一栽培密度水平下,蒙啤麦1号的生产潜力高于垦啤麦7号;蒙啤麦1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83.90 kg/667 m2,垦啤麦7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64.63 kg/667 m2;蒙啤麦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30万~50万株/667 m2,其单位产量变幅为372.78~383.90 kg/667 m2,考虑到啤酒大麦千粒重在43~48 g适宜的质量标准,蒙啤麦1号旱作最佳栽培密度以45万~50万株/667 m2为宜.垦啤麦7号最佳栽培密度以30万~50万株/667 m2为宜,其单产变幅为355.70~364.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是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优异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70~85 cm,穗长7.7 cm左右;穗粒数22粒左右,绝干千粒重43~45 g,绝干蛋白质9.7%~11.0%,2.5 mm筛选率在91%以上,浸出物(以干基计)达到81.8%、α-氨基氮为160 mg/100 g、糖化力为355.5WK,库尔巴哈值为42.4%,在两年甘肃省多点试验中,陇啤1号平均产量577.6 kg/667 m2,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甘啤5号产量522.54 kg/667 m2,增产55.06 kg,增幅达10.54%,居参试品种第1位。与甘啤5号、甘啤4号相比较,具有丰产、抗逆、优质和广适等特点,不仅适宜甘肃省河西、"沿黄"、"引大"灌区和中南部雨养旱作区种植,也适宜于北方同类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省8个新育成的大麦新品种(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鉴定新育成的大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商品性。结果显示:8个品种的产量变幅384.17~547.00kg,CK单二位居第8位。比单二增产的品种有7个,扬农啤5号、扬农啤7号、扬农啤8号、盐99085、盐99175比单二增产极显著,扬农啤9号、盐01215比单二增产不显著。港啤一号比单二产量低,减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1999年审定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德信 《中国稻米》1999,5(4):36-37
(1)嘉早935(原名Z95-35)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早籼品种,其杂交组合为Z91-105///优905/嘉育293//Z91-43。1997年、1998年省早稻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为482.4kg和459.6kg,比对照嘉育293分别增产9.7%和2.0%。199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34.1kg,比对照减产0.4%。全生育期109天。分美中等,耐肥抗倒,米质测定,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3项指标达部颁一级食用位质米标准;糙米率、粒形、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达二级米标准。中抗稻瘟病。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注意防治猪瘟病。(2)绍他1号(原名绍93-9)绍…  相似文献   

12.
大麦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分析了大麦甘啤3号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并找出最佳栽培措施技术,试验表明:本地区确定甘啤3号的较合理种植密度(播种量)在16.32kg/667m^2左右,较合理的氮肥用量在15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甬优6号烟后单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6号作烟后栽培产量高,3a示范平均产量达665kg/667m^2,最高产量754.9kg/667m^2。其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早播,稀播育壮秧,增施肥料,搞好水浆管理,利用“九二0”(赤霉素)控制无效分蘖,严防病虫危害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苦荞品种在辽宁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九江苦荞、黔威3号、西农9909、六苦2号这4个品种都适宜在辽宁地区种植。产量最高的是黔威3号,103.0kg/667m^2;其次是西农9909,91.1kg/667m^2;第三的是九江苦荞。85.2kg/667m^2;最低的是六苦2号,78.5kg/667m^2。从产量上进行选择,应首选黔威3号,其次是西农9909。  相似文献   

15.
以象州蔗区新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作对照,粤糖93/159、新台糖25号、桂糖17号等三个新引进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蔗茎产量最高的是桂糖17号达7139.9kg/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7.3%,达显著标准;新台糖25号平均产量为5960.1k/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减产4.8%,差异不显著;粤糖93/159平均产量为5452.21kg/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减产12.1%,差异不显著。四个参试品种两年平均蔗糖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粤糖93/159、新台糖25号、新台糖16号、桂糖17号。单位面积含糖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糖17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5号、粤糖93/159,各品种间单位面积含糖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扬啤3号(原名扬辐211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核辐射(扬辐一9554突变体/扬啤l号)F1诱发突变,并经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可达500 kg/667 m2以上,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新品种初步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湘苎二号”苎麻良种在我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性状表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多年跟踪观测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随海拔升高,头季麻出苗期推迟,末季麻生长终止期提早,季生育期延长,年生育期缩短,收麻次数减少。海拔300米区域可收四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达252天;海拔600-800米区域只能收三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为225和207天;作为丘陵山区高产苎麻产量均比一般投产麻大为提高,提高的幅度以头麻小,二、三麻大,而季产量则以头麻〉二麻〉三麻。并以黑杆1/2-2/3收获,其产量质量均达最佳指标。试验观测还表明,该品种在我区表现出适生性强,产量高(低海拔区平均达256.3kg/667m^2,高海拔区平均达191.0kg/667m^2,),品质优(平均纤维细度达1970Nm,最高达2304Nm)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系),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生产试种试验。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鲜薯产量以龙薯9号产量最高,达3787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1.4%。其次为宁薯303,鲜薯产量31249.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8%,增产显著。薯干产量以金山291最高,达8200.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4.7%,其次是龙薯9号,薯干产量为7875.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8%,达显著水平。金山291淀粉率最高,达18.7%,晒干率最高,达30.8%,食味最好。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U-32A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7)。2006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平均达1292.94kg/667m^2;2007年在尤溪县进行了百亩、千亩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年产量分别达1393.20kg/667m^2、1209.80kg/667m^2。现将其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两优多系1号是三明市种子站、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用SE21S与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晚稻新组合。具有大穗、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大田县种子站引进两优多系1号新组合在全县作晚稻种植33·33 hm2,经田间现场验收,平均干谷569·3 kg/667m2。现将两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两优多系1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组区试,平均产量473·0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71·7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