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牛繁殖力主要体现在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上,原来农村大多采用传统的养牛方法,一般母牛繁殖率和受胎率都很低.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调整,提高母牛繁殖力,以促进养牛生产发展和提高养牛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六五”期间,山东养牛业快步前进,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1985年与1981年对比,牛存栏数由213.7万头增至257.98万头,净增44.2万头;繁殖母牛占牛群的比例由22.4%上升到36.3%;母牛繁殖率由34.5%上升到55.7%,增长21%;繁殖成活的犊牛数由16.5万头增为44.1万头,翻了一番还多;牛的出栏率由7.5%上升为11.8%;菏泽地区、德州地区和不少县牛的存栏数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涌现出一大批户均二、三头牛的养牛专业村和养牛几十头、上百头的养牛大户。在大好形势面前有人提出了问题,即:这种发展势头今后能否持续下去?山东养牛业是否已经饱和了?笔者就上述问  相似文献   

3.
<正> 吉林省磐石县大旺乡腰小旺社,有70个农户,350多人,140多个劳力;耕地面积71公顷,其中水田15公顷;林地面积80多公顷;草山、草坡、沼泽地50多公顷。自然条件较差,耕地中的旱田60%为山岗地,土地贫瘠,肥力不足,粮食单产始终低于全乡平均水平。但由于草山、草坡、沟塘较多,牧草资源比较丰富。为发挥资源优势近些年来,全社农民大力发展黄牛生产,取得显著效益。现在,这个社成为全县闻名的养牛专业屯,养牛头数由1983年的13头,发展到264头,户均养牛3.8头,9年增长19.3倍,母牛由原来的3头增加到171头,增长了33.2倍。近5年全社卖了241头牛,收入20余万元,户均收入2900多元。由  相似文献   

4.
我社集体养蜂事业,今年以来,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1975年只有两个大队养蜂,今年有24个大队养蜂;蜂群从原来的100群发展到现在的1,700群;收入比原来增加了10多倍。峨公五队养蜂,四年为集体积累资金5万多元,1976年养蜂收入就占社员分配总额的33%。养蜂业的发展,为农业筹集了资养,壮大了集体经济,提高了社员生活水平。养蜂事业的大好形势,是贯彻执行伟大  相似文献   

5.
怎样提高规模秸秆养牛的商品率,最近到河北省承德市沈立华等10个规模秸秆养牛专业户进行了调查。情况表明,规模秸秆养牛是发展养牛业的“火车头”。规模秸秆养牛的“五大”特点1.1 投资少 这10户养牛都是从养1-2头牛起步,由小到大,以滚球方式发展起来的。目前,在10户中年饲养2000头牛以上的1户占10%,500头  相似文献   

6.
养牛增重法     
养牛增重法肉牛日粮中添加100g/日·头腐植酸钠,日增重提高36.9%-64%。养牛增重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今年为了发展草食畜禽,大力开发农作物秸秆资源,将秸秆氨化率由现在的1.5%提高到15%,这样可多养牛80万头。  相似文献   

8.
秸秆微贮饲料养牛试验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地农村进行秸秆微贮养牛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结果微贮饲料养牛比氨化饲料养牛和饲草养牛总增重分别提高3.48%和28.7%,经济效益提高61.7%和53.9%,饲养成本显著降低,在全县9个乡244村推广养畜2656头,出栏1450头,出栏率54.5%,总收入达172.2万元,微贮饲料的应用在农村推广有较大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湛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积极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肉牛生产,加快养牛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02年全市牛存栏67.8万头、出栏11万头、牛肉产量1.13万吨,分别比1994年增长17%、115%和113%;牛出栏率从10%提高到20%;每头牛的产肉量从80 kg提高到103kg,养牛业产值2.7亿元,增长29%。饲养杂交牛效益十分明显,南德文杂交牛初生重平均  相似文献   

10.
发展种草养牛,进行肉牛的人工改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从2000年推广开展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工作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养牛大县,肉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了整整四个多年头。从当初自然发情二次输配38.5%的受胎率到去年旧州镇马溪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98.6%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玄武湖乡仙鹤门南五队养奶专业户吴仁生,原来是木匠,全家4口人,家属在生产队劳动,两个孩子读书。他们一家依靠党的政策,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养牛生产,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并且在养牛技术和服务上,帮助周围一些养牛户排忧解难,成为养牛科学示范户。  相似文献   

12.
欧盟统计局日前发表统计数字显示,欧盟15国2002年的养牛存栏数为7830万头,同比减少了2.5%,2003年将继续减少。欧盟2002年底牛的存栏总数占世界养牛存栏总数的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统计数字,2002年世界养牛存栏总数为13.6亿头。欧盟2003年预计养殖肉牛近2700万头,同比减少了1.8%。在欧盟成员国中,除了希腊、英国和西班牙的养牛数量有所增加外,其它国家都有所减少,其中意大利下降幅度最大,为9.5%。欧盟养牛业近几年来受到疯牛病的沉重打击,1998年欧盟养牛存栏总数为8277万头,逐年下降到目前的7830万头。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人民公社先鋒生产大队,十年来,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大抓养蜂。十年前,全大队只有蜜蜂60群,現在已經发展到880群,除支援兄弟队280群蜂外,目前全大队实有高加索蜂600群。养蜂生产由原来一个生产小队,发展到全大队,养蜂員由原来两人发展到14人(其中有6个技术員,4个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长治县高河公社小宋大队,地处上党盆地,一无牧坡,二无草滩,但由于他们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的优势,大搞青贮,解决了饲料问题,养牛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地发展起来。到去年为止,牛的饲养量达到750头,除出卖耕牛、菜牛516头外,存栏256头,平均每户0.7头。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给小宋大队带来了不少好处:一是增加了有机肥料,促进了粮食增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西德的畜牧业与人的食物构成西德的畜牧业很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1981年养牛1,500万头,猪2,200万头,奶牛540万头,蛋鸡4,300万只。发达的畜牧业为西德人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食品。自1960年至1980年间,西德人的食物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1)。由表1可见,20年间,西德人的谷物消费量从年均79.8公斤降到67.8公斤,下降了15%;马铃薯从132公斤,下降到80.5公斤,下降了39%;而肉类则从59.7公斤增加到90.6公斤,提高了51%;蛋品从229公斤增加到283公斤,提高了23.5%。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万荣近年在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中,由于认真贯彻了大抓饲草基地建设和秸秆氮化养牛;提高冷配技术,搞好畜种改良;调整牛群结构,提高商品牛的出栏率;实行科学饲养,提高经济效益;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加促养,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等六项措施,从而到1992年,全县黄牛发展到8.9万头,户均1.2头,比1986年增长15.7%;6年间共出售商品牛12.3万头,年均出栏率24.6%。出集商品牛  相似文献   

17.
<正> 传统粗放的“豆饼干草加凉水”和靠天养畜有啥喂啥的饲养习惯,不但阻碍了奶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了群众养牛的经济效益,而且传统的放牧方式,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同时,奶牛游走活动每天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降低了产奶量。如1头体重550公斤的成母牛,水平行走10公里,就要消耗26734千焦耳的能量,折合鲜奶8.4公斤,减少收入5.80元,所以,把现代的养牛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不仅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两个转变”,即由粗放的饲养方式向科学饲养方式转变,由靠天半舍饲养牛向常年全舍饲方向转变,实现科学养牛。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是徐州地区重点蚕区之一,1976年起,蚕桑生产进入了巩固发展阶段,桑田面积从了5年的2179亩,到81年增加到3702亩,其中河堤桑占925亩。蚕茧总产量由1978年的2105担,1981年达3207担。目前全县26个公社,380个大队,2891个生产队中,有蚕桑生产的公社16个,大队77个,生产队178个,占公社数的61%,大队数的20.2%,生产队数的6.1%。蚕桑生产的发展,对改变农村  相似文献   

19.
<正> 山东招远县界河公社高家庄子大队奶牛场,认真落实责任制(定草料、养牛定额、定产奶量、定报酬、定奖罚,超产、节料折款奖30%,减产、超用料折款罚15%),科学饲养,做玉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牛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但要发展牛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迫切而且必须提高牛的质量,增加牛肉和牛奶的产量。要达到这一生产目的,当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开展牛的人工授精,特别是应用冷冻精液的先进技术。我县从1974年,在边昭公社开展试点以来,应用冷冻精液改良配种,发展很快,1980年已普及到十三个公社、两个国营牧场、102个大队、731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