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取大棚蔬菜种植园为实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大棚分布以及蔬菜种植结构,详细计算并校核了滴灌系统的总体分布、灌溉均匀度、允许灌溉强度、设计湿润比、灌水器选择、毛管极限长度等设计标准参数。通过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各级管道管径、水头损失,选择过滤器,确定水泵型号,完成了滴灌系统的整体设计。该滴灌设计案例分析过程详细,结果合理,可作为相关滴灌工程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棚滴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及配套管件、灌水器等。滴灌不仅具有节水、节能、降湿、增产、高效等优点,同时,还可调节小气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结合灌溉进行田间追肥、施药等。灌溉增产效益显著,是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一、大棚滴灌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参数不仅影响滴灌工程的投资、运行的可靠性和灌水质量,最终影响滴灌工程效益,因此设计参数的选择一定要合理。1.基本参数的确定蔬菜日耗水强度Ea,利用修正彭曼公式得Ea=6.85mm/d(考虑夏天不覆棚的情况;灌溉土壤湿润比P取…  相似文献   

3.
朱雅红 《农业展望》2009,5(9):39-42
论述了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滴灌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以甘肃勤峰农场滴灌工程实施为例,详细论述了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技术,包括: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滴灌技术形式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水小区和各级管道布局规划;进行轮灌区划分,系统水力计算,给出流量、压力需求;滴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等过程的详细介绍.最后论述了滴灌工程实施的效果。为大型农场实施滴灌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砾土质戈壁进行滴灌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时间和滴头流量对土壤湿润体特征的影响,为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水分精确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砾土戈壁土质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灌溉时间(4、6和8 h)与不同滴头流量(4.0、6.0和8.0 L/h)的双因素试验,观测土壤湿润体水平扩散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结果]砾土戈壁滴灌湿润体近似旋转抛物体,随着灌溉时间和滴头流量的增加,土壤湿润体水平扩散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得出湿润模型的非线性回归方程D=( 17.353+0.788q)Q0.512 (R =0.954,P<0.001)和H=(56.887+1.541q)Q0.271(R=0.966,P<0.001),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滴头流量为5.0 L/h为宜,灌水时间以6~8h为宜,不宜超过8h,滴头间距为100 cm左右.[结论]初步探索出砾土质戈壁滴灌湿润模型,为滴灌设计参数和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含沙量大,淤积问题难以解决,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困难.本文通过在宁夏盐环定扬水灌区应用低压管灌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用设计管道不淤流速克服泥沙淤积问题,并且利用泵站压力主管道中的压力水头为管灌系统供水,节省了修建泵站的工程投资,减少运行费用,且运行安全可靠.本文对该管灌系统的设计做一介绍,为黄河高含沙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冀西北高原水资源较为匮乏,但浪费严重。6月中旬为该区气候稳定干旱期,7月上旬~8月下旬为稳定湿润期。春小麦生育耗水与自然降雨供水错位,拔节~抽穗期为需水临界期,亦为补水关键期。根据春小麦耗水量与水分供需平衡分析拟定了春小麦节水高产灌溉制度:一般年补水120mm;干旱年补水150mm;丰水年补水90mm;特旱年补水180mm。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含沙量大,淤积问题难以解决,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困难。本文通过在宁夏盐环定扬水灌区应用低压管灌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用设计管道不淤流速克服泥沙淤积问题,并且利用泵站压力主管道中的压力水头为管灌系统供水,节省了修建泵站的工程投资,减少运行费用,且运行安全可靠。本文对该管灌系统的设计做一介绍,为黄河高含沙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滴灌条件下库尔勒香梨耗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库尔勒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新疆干旱少雨、蒸散量大,研究滴灌条件下库尔勒香梨耗水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库尔勒香梨滴灌灌溉制度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测量滴灌条件下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含水量,分析不同水分处理的耗水强度、植株蒸腾强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滴灌条件下库尔勒香梨的耗水特征.[结果]滴灌条件下萌芽期的库尔勒香梨耗水强度为0.12 ~ 1.30 mm/d,花期、展叶期耗水强度在0.12 ~ 1.32 mm/d,坐果期为4.37 ~9.78 mm/d,果实膨大期为2.8~10.3 mm/d,收获期为3.29~6.11 mm/d.库尔勒香梨耗水模数在坐果期达到最大,占整个生育期的37;~40;,果实膨大期为28;~39;,在萌芽期和花期仅为0.3; ~1.7;.[结论]在整个库尔勒香梨生育期中,由于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其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83; ~91;,为库尔勒香梨需水的关键时期,采用滴灌条件能更好的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及时精确灌溉,为库尔勒香梨节水增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区果树滴灌的投资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是全国严重缺水省份,推行果树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基于山西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滴灌成为果树节水灌溉的主要模式。针对滴灌工程中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投资加大、节水效益不理想等问题,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工程设计,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并为黄土高原区果树滴灌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滴灌条件下设施草莓的科学灌溉和合理施肥,本试验运用FDR土壤水盐传感器对草莓生育期内不同时期的土壤水分和盐分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设施草莓全生育期灌溉量为1 091.84 mm,其中有效灌溉量为584.95 mm;全生育期耗水量为610.75 mm,日均耗水强度为3.58 mm·d~(-1);全生育期耗水过程可划分为4个耗水阶段:花芽生长期、越冬膨果期、盛果期、盛果后期,且耗水强度变化整体呈现"高-低-高-低"的波动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盛果期(4.74 mm·d~(-1)),最小值出现在盛果后期(2.79 mm·d~(-1));土壤盐分经过长时间的横向和纵向运移,主要在30 cm以内湿润锋边缘形成了积盐效果,仅盛果期4月23日、5月19日、5月26日积盐效果出现在40 cm以内。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出的草莓日耗水量、有效灌溉量等重要指标,可用于修正该地区草莓灌溉施肥制度,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
邓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53-13655,13666
针对宁南山区的彭阳县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在彭阳县麦子塬自行设计与建设了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技术工程。建成的灌溉面积66.67 hm2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可对高位水池水位、各支管电磁阀工作状态、节点管网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经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时检测数据自动调整灌溉管网供水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已达到了最佳灌溉效果,实现了灌溉的精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该文从设计理念、原则、方案到设备选型及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一条干旱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建设的新模式,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滴灌模式对苹果光合特性、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明黄土区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的滴灌模式。【方法】 该研究以8年生寒富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试验设3种滴灌方式:分根交替滴灌(ADI)、单管滴灌(UDI)和双管滴灌(BDI),及3个灌水梯度:高水(W1)、中水(W2)和低水(W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研究滴灌方式与灌水处理对苹果冠层、光合、外观品质、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与W1相比,减少灌水量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和丛生指数(P<0.05)。与单管滴灌相比,分根交替处理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P<0.05),显著降低叶倾角与丛生指数(P<0.05)。在果实膨大期(DAF=80 d),ADI-W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苹果叶片11:00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随开花后天数(DAF)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水分处理下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M”型规律,ADI处理净光合速率“午休”现象不明显,各处理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除ADI-W2外)处理峰值均出现在上午10:00,ADI-W2处理推迟了峰值的时间,其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均值为各处理的最大值(3.22 μmol·mmol-1)。ADI与W2组合能够提高产量,在两年内,ADI-W2处理的苹果硬度(9.09 kg·cm-2)、果形指数(0.88)、大果率(63.46%)、单果重(224.12 g)和产量(33 010.15 kg·hm-2)均最大,ADI与W3组合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ADI-W3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36.21 kg·m-3)最高。【结论】 运用综合评分法得到ADI-W2处理为最优组合,因此黄土区苹果节水增产应采用中水量分根交替滴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古浪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水资源比较匮乏,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主。农业滴灌技术的引进发挥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但现有农业滴灌技术存在管孔间距不合理、滴灌管材质量差、滴管接口堵塞等问题,降低了滴灌技术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浪县新建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古浪县农业滴灌技术的改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不同水分处理对耗水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设置5个灌溉定额,对比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产量、各生育期耗水量。【结果】W5处理(灌溉定额910.00 mm)的水稻产量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1.95%~458.43%。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5个水分处理的耗水强度分别为3.75~7.14 mm/d。随着灌水量减少叶面积衰减指数逐渐增大,叶片表现出早衰特征,株高受到灌水量抑制。W5处理与其他处理水分生产率相比分别提高7.61%~193.06%。生育阶段耗水强度变化规律为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分蘖期>成熟期>苗期。【结论】水稻全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910.00 mm,在拔节孕穗期、分蘖期2个关键需水期,满足水稻水分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  相似文献   

16.
棉花地下滴灌灌溉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地下滴灌是极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减少了每年春季铺设连接,秋季回收管道和管件的繁琐工序.更加节水、省工,土地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更高.棉花生育期提前,吐絮集中,通过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的监测分析,地下滴灌比膜下滴灌节水5.17;,增产5.12;;与常规地面灌相比,节水36.6;,增产45.63;,节水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振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20-2724
[目的]研究丘陵沟壑区苹果园的节灌制度。[方法]采用测坑试验和大田试验,对苹果树进行覆膜、覆草和清耕处理,确定西北黄土高原区苹果树的耗水规律、灌水定额、灌水次数、最佳灌水关键期及灌水部位、毛管布设方式。[结果]覆草处理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最小,苹果产量最高,水分生产率最高。3种处理的年耗水量433.5~478.5 mm,在降水保证率50%的平水年,盛果期清耕处理滴灌4次为宜,最佳灌水期为萌芽前、新梢旺长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封冻前,全年灌溉定额1 030 m3/hm2,覆草和覆膜处理的灌溉定额比清耕处理少5%~10%。每个滴头滴水量30 L为次最佳灌水量。毛管布设以果树主干为中心,成"S"形。[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丘陵沟壑区苹果园滴灌条件下的节灌制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人工水车灌溉存在的费用高、影响畅通,以及现有的滴灌技术用于中央绿化带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滴头堵塞问题,提出了利用大孔管自压微灌的中央绿化带灌溉思路;并以云南保腾高速公路某段中央绿化带为例,进行了变孔径大孔管自压微灌系统设计,通过水力学模型及MatLAB软件进行了包括初始水头、孔间距、孔径等计算以确定工程方案;最后应用中央绿化带实体模型,对设计灌溉方案的灌溉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微灌技术要求,为中央绿化带植物生长提供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