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6,(4):15-18
为筛选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西瓜砧木资源,以32份南瓜、23份西瓜、20份笋瓜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和同种作物的不同种质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忽略基因型差异,不同作物的平均病级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西瓜、南瓜、笋瓜,通过抗性鉴定,在西瓜野生种得到‘PI 606135’‘PI 482298’‘PI 189225’‘PI 482324’4份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对190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霜霉病及蔓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霜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2份:‘8-175’和‘8-179’;高抗和抗病材料5份:‘8-29’、‘8-119’、‘8-148’、‘8-167’和‘8-169’;蔓枯病抗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13份:‘8-29’、‘8-105’、‘8-119’、‘8-126’、‘8-133’、‘8-135’、‘8-140’、‘8-148’、‘8-150’、‘8-172’、‘8-175’、‘8-179’、‘8-183’;同时抗2种病害的材料5份:‘8-29’、‘8-119’、‘8-148’、‘8-175’、‘8-179’。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宁夏甜瓜白粉病防治与白粉病抗病育种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接种方法、接种后不同保湿时间四因素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甜瓜白粉病室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宁夏地区对23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苗龄为4叶1心,孢子悬浮液浓度105个·mL~(-1),摩擦法接种,接种后保湿36 h的处理组合为最佳的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综合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23份甜瓜种质资源中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有‘抗病F-3800’和‘148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高抗材料有‘新密45号‘’1464‘’绿洲红‘’Sweet’和‘美玉25号’,发病率低且病情指数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4.
以‘山楂海棠’ב三叶海棠’杂交后代枝条为试材,采用离体接种鉴定与田间调查鉴定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苹果腐烂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份材料中评价出高抗资源1份,抗病资源2份,中抗资源1份。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市售的16 份西、甜瓜栽培品种和84 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10 份西瓜栽培品种中新红宝、京欣1 号、双抗大地雷、特大庆红宝、超丰F1、庆发7 号等6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景丰宝和齐红西瓜表现为中感;吉福2 号和庆农1 号表现为感病;6 份甜瓜栽培品种中齐甜1 号、永甜3 号和龙甜3 号3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日本甜宝和龙甜1 号2 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本甜3 号表现为感病;西、甜瓜栽培品种中均未发现高抗及免疫品种。49 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种质资源总数的57.1%,从中筛选出3 份高抗材料分别为X11-3、X11-1 和X11-8;在35 份西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总数的48.6%,从中筛选出2 份高抗材料11W005 和11W003。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兼抗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的黄瓜育种材料,我们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对58份黄瓜材料进行了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通过对该2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棒孢叶斑病高抗材料4份,抗病材料11份;黑斑病高抗材料10份,抗病材料6份。其中兼抗2种病害的材料11份,‘A86-1’、‘G5-4’和‘N103-2’对2种病害均达到高抗级,‘07L35’、‘09L4漆’、‘H31-2选’和‘W43-1-2’对棒孢叶斑病为抗病级,对黑斑病为高抗级,‘G5-2’、‘Q6’、‘XL6-1-2’和‘XL6-3’对2种病害的抗性均为抗病级。获得的抗病资源为黄瓜多抗性育种和骨干亲本自交系的抗性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技术鉴定西瓜甜瓜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  杨坤 《中国瓜菜》2020,(1):13-17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W1806’与甜瓜‘M1805’各3个批次及其亲本间的多态性进行引物筛选和种子的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在28对西瓜的SSR引物中,有5对引物在西瓜‘W1806’的F1代与亲本之间有很好的多态性。其中BVWS00839引物特异性好,条带清晰,父母本条带间隔明显,即作为3个批次的西瓜纯度鉴定的引物,其鉴定纯度分别为99.47%、98.96%和97.92%;在18对甜瓜的SSR引物中,只有1对CMBR052引物在F1代扩出的条带为典型的双亲互补型条带,故用该引物对甜瓜进行纯度鉴定,其纯度分别为97.90%、96.80%和97.40%。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率都在98%以上。这2个材料的吻合率说明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和甜瓜纯度鉴定结果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以23组同源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为试验材料,在幼苗1叶1心时期用伤根法接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比较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苗期枯萎病抗性差异。鉴定结果显示,除了‘浙2选’四倍体西瓜发病指数为72,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表现为轻抗外,其余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合均为感病类型。与二倍体西瓜相比,四倍体幼苗发病时间明显滞后,发病症状较轻,四倍体比二倍体抗枯萎病,在‘Yu15’‘黄枚’‘郑州3号’‘返祖1号’‘89选9’‘小红玉’等不同倍性组合间的枯萎病抗性差异尤为明显。这些苗期鉴定结果可以为多倍体西瓜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河南、甘肃和新疆等3个地区采集表现疑似病毒病症状的西瓜和甜瓜叶片样品共132份,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法和反转录PCR(RT-PCR)对其进行病毒检测,以期了解这3个地区的西瓜甜瓜病毒种类及分布,旨在为当地西瓜和甜瓜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瓜类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的检出率最高,为57.1%,其次为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5.6%、38.9%,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MABYV)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20.0%、17.5%,而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apaya ring spot virus-watermelon strain,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 MV)未检出,河南和新疆发现MABYV尚属首次。本试验发现在河南通许危害西瓜甜瓜的病毒有ZYMV、WMV、CABYV、MABYV,在甘肃瓜州为ZYMV、CMV、CABYV,在新疆鄯善为ZYMV、WMV、CMV、CABYV、MABYV。其中21.2%的样品受到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另外,3个地区的病毒优势种各不相同,鄯善县的优势种为CABYV,通许县的优势种是WMV,瓜州县的优势种是CMV。  相似文献   

10.
籽用西瓜种质的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苗期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对62份来源于籽用西瓜、黏籽西瓜及普通西瓜杂交后代自交纯系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显示出不同自交系之间抗病性的差异,供试材料中鉴定出19份中抗、42份轻抗和1份感病材料,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材料。  相似文献   

11.
西瓜种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8份不同西瓜(Citrullus lanatus)种质为材料,对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皮底色、种皮覆纹特征等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西瓜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宽度、种子长度、种子厚度、种喙宽度的变异系数依次为47.9%、28.0%、26.5%、16.0%、16.0%;种皮底色和种喙颜色分别有12种不同类型,其中黄色种子和黑色种喙的种子最多,分别占27.6%和31.0%。种子覆纹特征和种子表面光滑度分别有4种类型,其中灰褐斑点覆纹占20.7%,种子表面粗糙型占58.6%。种子形状和种子表面形状分别有2种和3种类型,以椭圆形和平面种子较多。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西瓜甜瓜种质中期库(郑州)中抽取192份有代表性的甜瓜种质,于2013、2014和2015年分别测定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采用在甜瓜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104个SSR标记对SSC进行关联作图,发掘显著性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结果表明,192份甜瓜种质果实的SSC变异明显,可划分为2个亚群,即薄皮种质亚群和厚皮种质亚群。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共检测到与SSC相关的16个位点,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其中第9染色体的关联位点数最多。6个位点在2个年份稳定表达,3个位点在3个年份均稳定表达,7个位点与已报道的QTL定位结果一致。共检出8个表型解释率高且稳定表达的SSR位点,其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变幅为–5.87~4.06。等位变异CMATN22-166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平均效应为2.56,典型承载种质为伊丽莎白;CMCTTN166-157的减效作用最明显,平均效应为–5.16,典型承载种质为印度地方种质PI163206。5个优异等位变异是优势等位变异,3个是低频率(0.3)的优异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13.
新疆哈密瓜病毒的DAS-ELISA检测和分子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当前新疆哈密瓜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及其遗传分化,为哈密瓜病毒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吐鲁番、鄯善、昌吉等哈密瓜主产区的病毒病调查、采样,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RT-PCR技术对侵染哈密瓜的7种主要病毒及瓜类重要检疫性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进行检测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21个样品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70.2%;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次之,分别为62.0%和37.2%,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NSV)的检出率仅为2.5%,CGMM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 W,PRSV-W)和烟草坏死病毒(Tobacco necrosis virus,TNV)未检测到。CMV、WMV、ZYMV在田间分布广泛,2种及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发生普遍(60.19%)。对各病毒分离物进行CP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CMV新疆哈密瓜分离物归属于CMV亚组ⅠB。ZYMV、WMV和MNSV与已报道的病毒株系CP基因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存在一定的变异,ZYMV和WMV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型性状的甜瓜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国家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的1 200份甜瓜种质为材料,根据19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构建甜瓜核心种质。【方法】原始种质按照地理来源分为22组,各组种质根据表型数据分别进行聚类,按照不同比例(10%、15%、20%、25%和30%)取样,构建候选核心种质。通过比较候选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等4个检验指标,最终确定甜瓜核心种质,并对其代表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的取样比例,初步获得5个候选样本,其中采用15%的取样比例构建的核心种质包含189份甜瓜种质,其4个检验指标均达到最佳水平,确定为最终的核心种质。此核心种质各性状的特征值和表型频率分布与原始种质基本一致。【结论】研究所构建的甜瓜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可作为原始种质代表性样本。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S-甲基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benzothiodiazole,BTH)诱导西瓜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与甜瓜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抗病效果,分别在接种ZYMV、WMV、CMV前喷施BTH。结果表明:在接种ZYMV、WMV、CMV前3d用25μg/mLBTH处理西、甜瓜,4周后植株的病情指数减少,相对防效分别为55.6%、56.8%、78.2%;进一步研究发现,经BTH处理后,诱导时间的长短对病情指数有一定的影响;BTH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优于病毒A、病毒K、宁南霉素、芸薹素内酯。  相似文献   

16.
平甜6号厚皮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自主培育.平均产量36510 kg/hm2,单瓜质量1.46 kg,果实商品率95.1%,抗逆性5级.2003年育成,2010年通过国家西甜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瓜2010006.  相似文献   

17.
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最严重、最广泛的3种病毒。研究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标检测ZYMV、CMV和WMV侵染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并对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和镁离子浓度4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对多重RT-PCR的灵敏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单重RT-PCR灵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量、dNTPs浓度和Mg2+浓度分别为60.7℃、1.0U、0.8mmol/L和2.5mmol/L。多重RT-PCR各病毒的灵敏度与单重RT-PCR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湖北省厚皮甜瓜品种,解决品种单一老化的问题,引进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各育种专家选育的21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田间适应性、商品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筛选出IVF128、F327、F362、8908、KR黄皮红肉、KR白皮红肉、黄龙和皇冠8个适宜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9.
冬瓜人工接种5种病毒后的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在葫芦科作物上常见的病毒病原: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 )、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木 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人工接种子叶 期的冬瓜幼苗,观察分析5种病毒在冬瓜上的症状差异。结果表明:这5种病毒均可侵染冬瓜,且不同病毒在冬瓜 上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显症最早的是SqMV,最迟的是WMV;发病率普遍较低,都在30 %以下 ,ZYMV的发病率仅为4 %。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北京地区南瓜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2016~2017年在北京周边采集疑似感染病毒的南瓜病样84份,并根据南瓜上的6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79份南瓜病样检测显示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38%;其次是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4.01%、14.29%,其他病毒暂未检出。此外,16.67%的样品受2种病毒复合侵染,CMV和ZYMV复合侵染占7.14%,ZYMV和WMV复合侵染占9.52%。北京地区南瓜上优势病毒种类为CMV,且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