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奶水牛养殖业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瓶颈发展期。为助力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技术、市场五个维度,对广西奶水牛产业进行了深刻地研究和分析,阐述"地中海水牛全产业链"新型发展模式,并提出政府支持、种源更新、单产提升、模式创新、大数据支撑、产业联盟六大措施是突破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瓶颈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2012年12月28日,由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主办,广西柑桔创新团队首席办、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柑桔创新团队桂南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来自柑桔创新团队的各功能研究室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等4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乳业》2012,(2):13
【本刊辑】水牛众多,但奶水牛稀少,一直是制约广西水牛奶产业发展的瓶颈。近日,由广西水牛研究所主持的"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获得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验收,通过奶水牛体外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农业信息网黄晓雁消息,12月1日,由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广西柑桔创新团队主办的2012年现场观摩及学术交流会在桂林市广西柑桔研究所举行。会议团队首席专家、各功能专家、6个综合试验站站长及技术骨干,沙田柚主产区的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广西柑桔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何新华教授传达了第12届国际柑桔会议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韦超文 《当代畜牧》2013,(24):74-75
广西田林县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奶水牛产业。但也存在土地、资金、经验、技术等诸多难题。如何打开田林县奶水牛产业新局面,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服务     
广西灵山县奶水牛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在文利镇举行2007年6月15日在广西灵山县文利镇举行了科技入户启动仪式。出席此次仪式的有广西水产畜牧局、广西畜牧总站及县政府有关领导和代表,还有科技入户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以牛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奶水牛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在实践中走出了适合广西乃至南方地区农村现实生产条件的奶水牛产奶业发展之路。本文就北流市奶水牛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供奶水牛户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川农业[2009]75号)和《关于征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的通知》(川农业函[2018]189号)文件要求,四川省农业厅遴选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首批9名专家入选。  相似文献   

9.
正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产业的影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生态养殖功能岗位专家吴柱月团队,联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南宁实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崇左实验站以及桂林市畜牧站、来宾市  相似文献   

10.
养蜂业是昭平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从2000年以来,蜂群数保持在3万群以上,是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之一。2008年10月,农业部正式启动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11广西加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后,中蜂养殖示范场是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载体,现将我县在示范场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一、中蜂养殖示范场基本情况何世瑞蜂场2011年被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13,(15):31
为促进全省养牛业健康稳步发展,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定于8月19-20日联合举办河北省牛业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河北省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是水牛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大利水牛SNP90K芯片技术和评估、沼泽型水牛高通量测序、中国奶水牛SNP200K芯片研发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系列研究,经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研发了一款高密度的通用型奶水牛  相似文献   

13.
过去,在我国南方地区水牛是重要的役用家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现在的水牛已经变成了乳、肉、役兼用型家畜。而奶水牛是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广西的水牛奶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广西的奶水牛存栏数量稳居全国之首,达到5.35万头,产奶量2.65万吨。2018年广西为贯彻落实国家奶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奶水牛产业发展力度,在稳固发展摩拉、尼里/拉菲水牛外,大力推广地中海水牛,进一步推进奶水牛规模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品牌,推动广西奶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但是,广西的奶水牛产业仍然偏小偏弱,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水牛繁殖率低、品种资源匮乏、冷冻精液精子活力差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广西从2007年开始首次从国外引进少量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本地水牛、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杂交试验。2011年再次从国外引进3万支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改良推广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地中海水牛杂交改良效果良好,产奶量明显提高。2014年广西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活体原种地中海水牛59头,截至2019年12月底,地中海水牛纯种扩繁至300多头,其中核心能繁母牛200头,种公牛50头(采精公牛14头)。现将2019年牛场执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高地中海水牛冷冻精液质量与数量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方合作+政策性保险"可谓"多方合作,多方共赢"。随着人们对水牛及奶水牛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奶水牛业开发所体现出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奶水牛业正成为世界畜牧业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奶水牛业开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国划分为五大奶业产区,其中把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云南、四川、江苏等七省区作为南方奶水牛产区,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水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广西是全国水牛存栏量最  相似文献   

15.
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我们组织专家考察团一行8人赴广西考察奶水牛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座谈、现场询问、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调研广西奶水牛的育种、饲养管理、奶制品加工、销售等产业环节的基本情况、成功经验以及运作模式.通过考察,我们既开阔了眼界,又启迪了思路,更增强了我们对奶水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日前,“中国奶水牛业发展高端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加快我国奶水牛业发展政策措施和宏观战略以及奶水牛繁育与水牛奶加工战略、奶水牛业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出席开幕式并就加快我国奶业和奶水牛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尹成杰指出,奶水牛业是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奶水牛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奶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奶农增收的主要途径。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加快南方奶水牛产业带的建设。尹成杰说,加快奶水牛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农业部启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北京市、山东省、湖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等近10个地方省(市)在各地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生猪产业创新团队。为研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与地方省(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建设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奶水牛)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8月6—8日,德宏州畜牧站组织人员对芒市奶水牛生产现状展开调查。芒市目前有奶水牛养殖户148户;饲养奶水牛854头,其中能繁奶水牛487头(挤奶水牛174头,占能繁奶水牛总数的35.79/6)、后备奶水牛184头、犊牛175头、种公牛8头;挤奶水牛月均产奶30.60t,日均产奶1.02t,头日均产奶5.86kg。通过入户调查,进一步摸清了芒市奶水牛生产现状,剖析了目前奶水牛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1,28(12):68-68
自2007年农业部启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北京市、山东省、湖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等近10个地方省(市)在各地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生猪产业创新团队。为研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与地方省(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流市自2005-2009年连续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奶水牛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县(市)。该项目实施以来,在农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业务部门支持和帮助下,初步构建了“专家组二技术指导员一科技示示范户一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科技人户示范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辐射带动了全市奶水牛产业的全面发展,全市奶水牛存栏由2004年的456头发展到2009年的3968头,农民饲养1头奶水牛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科技入户项目示范工程为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