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森林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从森林货币年平均纯收获量最大出发,提出一个以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成熟龄计算公式.以柳杉人工林为例,对其不同立地的经济成熟龄进行了分析测算,探讨了木材价格、成本、利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对经济成熟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国际上森林碳汇项目中普遍采用的碳计算方法,对河南省南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林碳储量成熟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立地条件对碳储量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条件越好,成熟龄越早,达到成熟龄时的年平均碳储量也越高;碳储量成熟年龄的确定对选择树种和确定有关森林碳储量项目的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中亚热带杉木中心产区为案例,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前人有关模型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采用年均净现值法研究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探讨了立地质量、木材及碳价格、森林经营成本、利率等因素变化对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位指数为16 m、利率为5%、碳价格为42.41元·t-1的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为19 a,年均碳汇木材复合收益最大值max(ANPVw+c)为1 695.5元·hm-2.回归分析发现,碳汇木材收益净现值NPVw+c和ANPVw+c与林龄之间分别呈现出Sigmoid函数、三次函数关系;增加碳汇目标并未对经济成熟龄产生影响,但现值收益max(ANPVw+c)增加幅度为7.34%~9.96%;地位指数从8 m指数级增加到24 m指数级,经济成熟龄由25 a提前至16a,max(ANPVw+c)由225.3元·hm-2增加到5 680.1元·hm-2;木材价格每上涨或降低5%,max(ANPVw+c)上升或下降5.65%~9.97%;营林成本每上涨或降低5%,max(ANPVw+c)下降或上涨2.01%~4.84%;经济成熟龄随利率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前,max(ANPVw+c)则逐渐下降,利率每提高1%,max(ANPVw+c)下降13.66%~20.04%;碳价格从0增加至800元·t-1,经济成熟龄提前1~3 a,max(ANPVw+c)增加2.39~2.94倍,碳价格每提高一个价位,max(ANPVw+c)平均增加11.55%~14.53%.表明增加碳汇经营目标对现值收益有较大影响,木材收益目标和碳汇收益目标可以兼容,为开展人工林碳汇经营、发挥人工林巨大的碳汇潜力以及增加林业经营者的收益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改进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浙江省安吉县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并在不同情景下对项目净现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在30 a周期内净现值为19 567.52万元,年均净现值为652.25万元·a-1,单位面积净现值为13.72万元·hm-2,相比传统竹林经营增加了42.05%;项目累计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49 658 t,年均减排量8 322 t·a-1,单位面积减排量175 t·hm-2,项目减排量累计现值465.40万元,年均现值15.51万元·a-1,单位面积现值0.33万元·hm-2。在相同因素变化率的情景下,项目净现值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竹材价格>贴现率水平>劳动力价格>碳汇价格。根据研究结论,从碳汇价格、农民增收和市场环境等3个方面为更好地持续开展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净现值作为经济成熟的指标,将造林、营林、收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节,探讨落叶松人工林初植密度与收获期。将林分最高密度线法则结合林业净现值公式进行分析,提出初植密度的大小需要适度;收获期与初值密度关系密切,但不呈简单关系,受林木生长特性、最高密度线规律、成本、售价、银行利率共同调节。对方正林业局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净现值公式计算,发现最高净现值出现在较低密度栽值、较晚收获期的林分,落叶松纤维林最佳初植密度约为3300株/hm~2左右,收获期18~20a,净现值1000元/hm~2。如希望提早收益,初植密度可达7000~8000株/hm~2,收获期13a,净现值400~450元/hm~2。  相似文献   

6.
在对区域性森林碳汇效益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以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为例,采用森林碳密度法,并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有关统计结果,对该地区森林碳储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按GDP总量配比方法,确定了森林碳汇效益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截止到2007年,黑河林区森林总碳储量为3.50×106t,碳密度为178.97 t/km2,区域森林碳汇效果显著;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基准价(以万元GDP计)164.45元,截止2007年,全区应缴纳补偿费共计4.36×107元;黑河地区5×106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截止2007年平均缴纳森林碳汇补偿费约4.356×105万元,其年度应缴纳费用仅为4 356元/a,征收森林碳汇补偿费对相关企业无显著影响,表明征收区域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大青山乔木林碳汇效益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森林的碳汇作用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森林可以固定大气中的CO2同时释放出O2,碳汇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本文依据不同乔木的密度系数不同,把大青山乔木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并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乔木林的碳汇效益进行了计量,计算出了不同乔木树种各龄级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物量,主要乔木树种碳汇总量为1235498.00 t,释氧总量为909569.08 t;大青山主要乔木树种总的碳汇价值为1.5×109元,总的释氧价值为9.1×108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Hartman模型构建茶园价值评价模型,并对福建省安溪县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动态分析茶龄、毛茶价格、劳动力价格、贴现率、病虫受害率等因素对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园的生态经济价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毛茶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正相关;劳动力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线性负相关;贴现率越高,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越低,并缩短茶园经济有效寿命;随着病虫受害率的上升,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不断下降,当病虫受害率从0增加到25%时,茶园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从43 979.27元/hm~2下降到15 649.32元/hm~2,下降率近65%。以期为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货币时间价值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已广泛应用于资本预算分析。本文探讨了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在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经济含义及在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成熟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经济成熟龄的主要经济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地期望价、效益成本比)和调查收集的杨树生长预测表的数据.对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成熟龄与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经营条件下,由经济效益主成分分析得到,密度为330株/hm2欧美类杨经济效益最优;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利率5.22%,根据以上经济指标的计算结果得到,密度是495株/hm2的欧美类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成熟龄定为9 a;随着利率的增大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成熟龄阶段性提前,而经济效益逐渐减小;木材价格对经济成熟起反向作用,木材价格上升时经济成熟龄延后,且经济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时经济成熟龄提前,且经济收益减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竹林碳汇研究已经逐渐演化为碳汇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研究竹林碳汇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果表明:①竹林碳汇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该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②发文作者之间合作紧密,核心作者发文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核心发文机构地域集聚性明显,对该领域贡献巨大;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竹林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经营模式、竹制品碳储量、竹林增汇和增收效应等方面,主要观点包括竹林有着较高的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树林、经营模式对竹林固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竹制品具有较大的替代减排潜力、竹林具备增加森林碳汇和增加农户收益的双重功效等;④关键词的变迁与通过竹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密切关联。未来应该扩大竹林碳汇领域的影响力,加强现实问题的对策类研究,以挖掘竹林碳汇减排和增收的双重效应。图2表2参39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时空变化,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金沟岭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997年的7 621.842 2 t 增加到2007年的8 018.125 9 t,净增加了466.283 7 t。碳储量分布以中龄林与近熟林为主,1997年与2007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与79%,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库;2)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随着龄级结构的增长而增加,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47.541 7 mg·hm-2与50.186 6 mg·hm-2,高于全国2008年森林平均植被碳密度42.82 mg·hm-2,但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86.00 mg·hm-2;3)利用1997年与2007年两期数据分析了该林场森林植被的年固碳增量为39.63 t·hm-2·a-1,平均年增长率0.51%,低于我国森林的平均年增长率1.6%,该林场森林植被仍具有潜在的固碳空间;4)对森林植被的碳汇效益进行了计量, 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2 728.130 8万元与2 744.954 8万元,净增长了16.824 0万元。应加强对现有森林经营,尤其是中幼龄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从而增加现存森林的碳密度,以此来提高森林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14.
毛竹碳汇造林初期净碳汇量监测与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分布广泛的森林资源类型。由于其优良的固碳功能,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积累碳汇和实现碳汇交易为目的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营造活动日益增多。跟踪调查整个毛竹造林过程,连年监测毛竹碳储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结合基线碳储量和造林活动过程排放泄漏估测,探究净碳汇量变化积累特征。结果表明:①项目区毛竹碳汇造林初期(1~5 a)净碳汇量二氧化碳当量(CO2-e)为443.77 t,累计净碳汇量二氧化碳当量为9.30 t·hm-2;②项目区在组成净碳汇量的多个分量中,只有毛竹碳储量变化起正面影响,而土壤有机碳变化、施肥排放和运输泄漏均对净碳汇量积累造成负面影响,5 a二氧化碳当量分别为-292.90,-18.99和-8.27 t;③毛竹造林初期(1~5 a),毛竹碳储量(地上、地下)变化和净碳汇量变化速率并不均匀;④毛竹造林过程中的土壤扰动,对净碳汇量会带来显著影响,造林初期甚至会出现净排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伐是影响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最主要的森林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对异龄复层混交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增量对采伐干扰的响应规律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强度采伐下阔叶红松林乔木地上碳储量和碳增量的动态变化,为合理选择采伐强度,促进阔叶红松林“固碳增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平均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乔木进行连续监测,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保留木、进界木、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以及采伐对不同径级树木碳增量的影响,探究采伐干扰后林分碳储量恢复的一般规律和限制因素。  结果  采伐10年后,轻度采伐样地内的乔木地上碳储量已经恢复到伐前水平并超过对照样地,而中度和重度采伐造成的碳储量损失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分别需要约22年和44年才能恢复到伐前水平。乔木地上碳增量在4个采伐强度中有显著差异。轻度采伐使得林分碳年增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重度采伐却明显降低了碳增量的增速。这是因为尽管采伐显著提高了林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量,但高强度采伐造成的林内环境变化、树木受伤等增加了样地内树木的死亡率,使得净碳增量较低。采伐对小径级树木(胸径小于20 cm)的生长(碳增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大径级树木(胸径大于30 cm)的碳增量在不同采伐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影响。将采伐强度与碳增量进行拟合,得到采伐强度为28.4%时碳储量年增量达到最大值。  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阔叶红松林的采伐强度在15% ~ 30%是较为合理的。轻度到中度的采伐尽管在短期内会引起植被碳储量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通过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加速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使得碳增量较快。同时,胸径在20 ~ 30 cm的树木对整个林分的碳增量贡献最大,生长潜力也较大,意味着森林经营时应特别考虑保留这一径级的树木。总之,采伐强度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木材生产、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碳汇功能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蒋林  林宁  莫德祥  卓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28-9730,9861
[目的]对南亚热带低山区柳杉人工林碳汇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广西国营六万林场低山区的31年生柳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结果](1)柳杉人工林不同器官平均碳素含量变化在498.5~530.3 g/kg,其含量排列为:叶子枯枝树干根蔸枝条细根干皮中根粗根;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2)低山区柳杉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93.651 t/hm2,其中植被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9.22%,而0~100 cm土壤层占70.78%。31年生柳杉人工林年净固碳量估算为3.709 t/(hm2.a),其中乔木层的年净固碳量为3.537 t/(hm2.a)。(3)0~20 cm土壤表层碳储量为132.418 t/hm2,比植被层的碳储量还高。[结论]加强低山区的植被保护,减少表层土壤的水土流失,可有效保持南亚热带低山区土壤对碳的长期吸存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揭示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长期碳汇的影响规律,为恢复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测定法,同步测定小兴安岭不同透光抚育强度(对照(未采伐未栽针)、轻度透光抚育(伐除上层蓄积1/7)、中度透光抚育(伐除上层蓄积1/5)、强度透光抚育(伐除上层蓄积1/4))下的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杨桦次生林冠下栽植红松35年,透光抚育30年)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透光抚育强度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长期碳汇作用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结果  (1)透光抚育30年后,各透光抚育强度使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植被碳储量((81.15 ± 3.63) ~ (100.24 ± 1.10) t/hm2)显著降低了14.7% ~ 19.0%(P < 0.05),但各透光抚育强度之间却无显著差异性(源于上层阔叶树碳储量随透光抚育强度呈递减趋势(21.1% ~ 31.2%),冠下红松却呈递增趋势(39.0% ~ 107.4%))。(2)各透光抚育强度均使其土壤碳储量((108.32 ± 6.27) ~ (121.42 ± 11.75) t/hm2)与对照相近(?8.4% ~ 2.7%,P > 0.05),但轻度、中度和强度透光抚育却改变了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水平分布上土壤表层碳储量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而递减;垂直分布上轻度和中度透光抚育使其由对照的上 > 中 ≈ 下转化为上 > 中 > 下或上 ≈ 中 > 下)。(3)轻度透光抚育使其生态系统碳储量((189.47 ± 5.16) ~ (218.44 ± 10.65) t/hm2)已得到恢复(?5.3%,P > 0.05),但中度和强度透光抚育仍使其较对照显著降低9.3%和13.3%(P < 0.05),且3者均使其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比例略有改变(植被碳储量占比降低3.06% ~ 4.57%)。(4)轻度透光抚育使其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NPP((8.02 ± 0.79) ~ (9.51 ± 0.79) t/hm2)和年净固碳量VNCS((3.72 ± 0.37) ~ (4.42 ± 0.37) t/hm2)已得到恢复(?11.5%和?9.7%,P > 0.05),而中度和强度透光抚育却使其仍显著低于对照15.4% ~ 15.7%和14.0% ~ 15.8%(P < 0.05),但各透光抚育强度之间也无显著差异性(源于上层阔叶树种年净初级生产力和年净固碳量随透光抚育强度呈递减趋势(20.8% ~ 25.6%和19.3% ~ 24.5%),冠下红松年净初级生产力和年净固碳量却呈递增趋势(0.90 ~ 1.12 t/hm2和0.43 ~ 0.52 t/hm2))。  结论  轻度透光抚育30年后小兴安岭“栽针保阔”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年净固碳量已得到恢复,而中、强度透光抚育使两者显著降低9.1% ~ 14.3%和14.3% ~ 16.7%,故从维持森林碳汇角度考虑在次生林恢复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经营实践中采取低强度透光抚育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