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正比例的。提高接种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点:密—密接种,增加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大,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侵透段木。段木栽培香菇,菇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段木吸收水份、蒸发水份,干湿交替的水份运动来实现的。接种眼增多,既便段木吸水速…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长期的段木香菇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用改变菇木堆码方式来调节菌丝生长,使菇木迅速菌丝化,有效地控制杂菌生长,提高点种成活率,提前一年进入出菇期,现将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段木栽培的香菇发展很快,但杂菌危害也日趋严重。造成香菇减产20%,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四年来,我室对几种常见杂菌的发生环境,危害状况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归纳如下。常见杂菌种类 1.环纹炭团菌(Hypoxylon annulatum)俗名黑疔。接种当年菇木过湿,如遇高温高湿,该菌在树皮及断面上产生黄绿色分生孢子堆,繁殖很快,形成颗粒状、瘤状、极坚  相似文献   

4.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是在传统段木栽培木耳技术的基础上,对木段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工艺是:将准备好的段木截成12cm长短木段,套聚丙烯塑料筒,蒸汽灭菌,接种,室内菌丝培养,室外脱袋出耳,采收。与传统段木栽培法相比,增加了截断、套袋、灭菌、脱袋四道工序,但少了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三个劳动强度大的工序。 实践表明,一根直径1Ocm、长12cm的短木段,熟料栽培可产干耳50g,而一根直径1Ocm、长2m的段木,传统栽培最高产干耳380g,平均12cm长木段产干耳仅22.8g,产量明显低于短木段熟料栽培法。分析其高产原因:①木段经高温灭菌,杂菌被杀死,减少了木段营养的损失;②木段经高温熟化,营养物质外溢,等于增加了木耳利用率最高的边材营养,③室内培养,温度、湿度、光线可控制在菌丝生长最适范围,菌丝生长健壮,增强了抗性。该技术在白石山林业局琵河林场应用三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为森  相似文献   

5.
仿段木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邦仁 《食用菌》2006,28(1):32-32
仿段木黑木耳栽培就是用杂木屑与谷壳、米糠、麸皮、棉子壳等农副产品制成人造耳木,经过灭菌、接种、发菌等工序后,采用密集刺孔出耳法,仿照段木出耳管理,生产出黑木耳品质与段木栽培相差无几。2004年我县发展秋种仿段木黑木耳300多万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干品计生物转化率在10%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段木栽培香菇,传统的菇木浸水催菇,是在接种后菌丝经过春夏两季生长,气温适宜出菇时进行。根据我们的实践,最佳的浸水时机应视菇木直径大小而定。直径10~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菌丝生长期,待菌丝已深入到菇木的各个部位(除芯材外)才可进行浸水;直径大于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过三年的菌丝生长期才可浸水。  相似文献   

7.
段木栽培毛木耳,管理得当,百公斤段木当年就可收干耳3~5公斤。本文主要谈谈头年采耳后到第二年采耳期间的管理技术。 (一)越冬期管理:当年10月采耳结束,随即清除耳木上的小耳、耳脚和杂菌,用0.2%托布津  相似文献   

8.
永薪菇菌丝抗杂菌能力弱,生长速度慢,制约了茶薪菇栽培发展。笔者通过对茶薪菇制袋季节合理安排,提高制袋成品率,打洞养菌、刺袋促菌及搔菌出菇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达到茶薪菇速生高产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香菇菌种制作和生产栽培过程中,由于绿色木霉、毛霉和链孢霉等杂菌的危害,导致成活率下降,甚三菌种成批报废,栽培袋无法出菇。近两年,杂菌的污染更为严重,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了解杂菌的防治方法,对食用菌的兴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年的试验,我们总结出了杂菌综合防治的几项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 杂菌容易在高温(25~30℃)、高湿(80%~90%)的环境下发生,在栽培中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应安排在春、秋两季晴天的上午进行接种较为保险。 (二)选择优良菌种和培养料 根据气候条件选用适温的品种。菌龄以菌丝长满瓶底5天左右最适宜,菌丝生长均匀、粗壮、绒毛多、色泽洁白、未扭结成原基有鲜菇香味,杜绝使用带杂的菌种。木屑、棉子壳、麦麸等原料要新鲜、优质、无霉变,培养料,配方适宜,含水量适当(50%~55%)。  相似文献   

10.
历来,香菇段木接种至菌丝成活期间,要把段木堆集起来,上下铺一层树叶和稿秆等,再覆盖茭白叶、草席、薄膜等,以保温保湿,提高菌丝的成活率。但这些覆盖物,容易引起葡萄状球菌等杂菌,香菇成活率不高。鉴于这种发菌法有缺点,作者土谷英夫进行了研究。用空隙率80~95%的泡沫塑料布或合成纤维加工的通气塑料布浸湿后,覆盖在接种的段木  相似文献   

11.
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发菌:为使菌种很好地在段木上成活、蔓延,接种后的段木应堆叠在一起。堆高100cm左右,堆外用草帘和塑料布包裹,使堆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如天气干旱,在草帘上还需经常淋水保湿,这样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菌丝在段木中自会充分蔓延。两片叠合的段木间,由于菌丝生长已粘连在一起,这时即可拆堆,把段木排入菇场中。 6.发生:栽培平菇的菇场应选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做菇场时先将场地挖成一土坑,坑深8-12cm,然后用斧头把粘结在一起的段木分开。长满菌丝的段木又称菇木,把此菇木排放在坑内,它的接种面要  相似文献   

12.
福建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香菇、黑木耳生产。但是由于高温多湿,杂菌非常活跃,对新接种的菇木、耳木危害极大。为控制杂菌孳生,力争菇、耳丰产,除加强管理,做好清洁、通风和控湿等工作外,在菇木上涂石灰水,也有一定效果。我们在沙县高桥公社官庄菇场进行了试验,经过石灰防治的菇木情况良好,而未经处理的霉菌污染率达5~10%。用石灰防治菇木杂菌,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先在木桶中溶好15~20%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13.
生料栽培平菇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接种后7~15天内有效地防止霉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经常污染菌块的霉菌是木霉、青霉、黑曲霉、链孢霉和毛霉等,这些霉菌在雨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易污染菇床,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块表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抑制其生长。有时整个料块、整个菇床、甚至整批栽培料,都会由于严重污染杂菌而报废。因此,防止霉菌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15.
一、栽培要点 (一)砍树 一般都选择直径8~15cm的枫香木为好。于农历10~12月砍伐,因此时树木营养丰富,树皮不易脱落。砍倒后留枝抽水10天左右,待菇木含水量为60%~70%时锯断成段,搬运回家或在山上接种。一般枫香木两头的锯口易染杂菌,所以要用浓石灰水涂刷整根段木,或在浓石灰水中浸1分钟更好。 (二)接种 根据笔者的多年栽培实践,认为L12、L03(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7402、8001(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这四个香菇品种抗性较强,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较适合段木栽培。为了打好来年丰产基础,必须做到提早接种,以选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2~3月接种最好,这时接种的成品率高,发菌快而整齐。 (三)发菌 接种后,搬入室内呈井字形堆放,因室内晒不到太阳菇木湿度易控制,成品率可达98.5%。发菌期的水分管理,应在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半个月翻一次堆。  相似文献   

16.
经生产实践证明,苯菌灵防治绿霉有较好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代料栽培时,用1∶500倍溶液拌料,亦可直接拌入料中,每百公斤干料加苯菌灵100—200克。 (2)栽培料袋或块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用1∶800倍溶液啧洒杂菌处。 (3)菇耳木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直接用苯菌灵300ppm或用1∶800倍浓度喷洒杂菌处。  相似文献   

17.
香菇菌丝在段木中生育,一般要经6~8个月才长出子实体。我厂于80年5月中旬试验同一段木中混种银耳和香菇,于同年9月4日就有二根菇木出菇,至27日止,陆续出菇5个,并有多根菇木出现第三次菌丝。经检查,直径10厘米的2根菇木,菌丝均已深入到心材。这样从接种到出菇仅3个半月左右,说明小径段木种菇可以缩短出菇期。据我们分析,小径段木出菇早的原因有:①采用了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中温型良种7402号菌种,因而日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就能出菇。②所用段木是小径枫树,长1米、直径3~8厘米,边材发达,组织疏松,有利菌丝生长发育。③搭棚遮阴,菇木排成井字形,通风透光好。④同银耳混栽,用薄膜复盖,经常喷水,菌丝生长迅速。⑤混栽菇木采收银耳时,每隔7~8天要翻动一次菇木,可使发菌一致.而翻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关于香菇子实体的研究报告指出,段木要达到适当的腐朽度才能产生香菇。本文研究了菇木中香菇菌丝的含量,及其在产菇时的作用。实验采用鸟取菌蕈研究所的TMI-563号香菇菌种,该菌种在自然条件下春天出菇。三月接种到枹栎段木上(直径6~12厘米,长100厘米),然后排在林地上进行常规栽培。一月把接种后1~6年的菇木锯成二段(长30厘米和70厘米),较长的一段在自来水中浸24小时,刺激它出菇。将菇木置于5~15℃的塑料房中,采收的子实体放在50~60℃的热风干燥箱中完  相似文献   

19.
本厂的“猴头栽培及加工”是大兴安岭地区“星火计划”项目之一。八七年国际农展会上,猴头菌种、干、鲜猴菇及罐头,获优质产品证书。利用大兴安岭的丰富食用菌资源,选育出耐低温、抗杂菌、出菇,出耳整齐,生物率高的猴头、黑木耳等菌种。兴柞黑木耳1菌株朵大肉厚、色黑、开片好,六十天左右出耳,适应南北方段木、代料栽培。兴猴1菌株刺中长、菇形美,白色,适宜室内、外荫棚栽培。  相似文献   

20.
常见杂菌主要症状:木霉又称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大的一种杂菌,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侵染。食用菌受木霉侵染后,先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向四周扩展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深绿色的粉状物。菌丝受害后呈褐色,死亡,子实体受害后先在柄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菌盖呈褐色凹陷,菌盖表面出现绿色霉层,最后整个菇体腐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