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化工流程泵已被广泛应用在石化装置上。ZA型、ZE型化工流程泵是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应用最多最广的单级单吸悬臂式流程泵。依据API 610第7版标准,综合介绍了ZA型、ZE型化工流程泵的性能和使用范围;阐述了其系列规格、结构和特点以及水力特性;详细介绍了常用的适用于介质端密封、串联密封和双端面密封结构型式的4种机械密封辅助系统。为适应石化行业的巨大需求,提出化工流程泵的研发、设计和选型应符合API 610的最新标准,我国工程师们必须自主研发各种系列规格的化工流程泵,以推动我国化工流程泵的完全国产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植保机械──隔膜泵长期以来.我国生产使用的三缸泵,因泵体运动部件与药液直接接触.活塞和缸筒之间靠药液润滑.所以机器的主要运动零部件腐蚀严重,磨损快,泄漏多,使用寿命短。且泵的排量和压力随着机件的磨损而降低。同时在作业中出现故障或药液喷完后,药泵空...  相似文献   

3.
《排灌机械》2005,23(6):F0003-F0003
【泵技术】基于样条曲线的水泵叶片流线控制方法%%%%%张人会,等(1-7)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设计%%%%%%%%%%%%谢伟东,等(1-10)水泵单泵运行流量检测系统的研制%%%%%%%%王龙,等(1-13)新型油浆泵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雷细根,等(2-1)利用小波分析诊断水泵初始阶段的汽蚀故障%%%黄忠富,等(2-4)离心泵叶轮内部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龙志军,等(2-8)圆柱形叶片动量损失厚度求解%%%%%%%%%%马雷,等(3-6)基于边界层理论的叶轮的仿真%%%%%%%%%马胜利,等(3-11)扭曲叶片离心泵叶轮内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付强,等(3-1 4)提高螺杆泵定子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种类型的油浆泵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全衬里部分流型油浆泵的技术优势。由于叶轮采用全开式部分流设计,从水力上降低了舍催化颗粒介质对叶片的磨损,可以满足高温、重载、抗磨蚀及冲刷工艺流程要求。适用于涉及到工厂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重要场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射流泵装置在含沙水流中运行时射流泵遭到的磨损破坏,对射流泵的抗磨损性能进行优化.首先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材料表面磨损情况预测方法,再利用该方法得到抗磨损性能最佳的参数组合.结合粒子垂直撞击平板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在特定材料(316L不锈钢)下的磨损等高线图,并通过不同喷嘴出口速度的垂直撞击平板试验对磨损等高线图的通用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证实该方法可用于预测.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到显著影响材料磨损情况的射流泵参数,利用D-optimal试验设计得到性能最佳的射流泵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射流泵的参数组合为喷嘴角度39.85°、面积比5.84、喷嘴直径18 mm时,射流泵的抗磨损性能和水力性能都达到最佳,即最大磨损深度8.6 μm、效率16.8%.根据最佳参数组合加工射流泵样机,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喷嘴处的磨损疤痕进行观察,结论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两相流的理论设计方法对火电机组所用脱硫泵的叶轮直径、叶轮出口宽度、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和压水室等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适当增大叶片出口宽度和涡室排出口直径、并减小叶片出口安放角以减小磨损,提高泵的效率和水力性能.基于Pro/E软件建立泵的三维全流场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 6.3,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泵内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两相流场的磨损机理进行了阐述,根据泵的设计工况对流道内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同时对过流部件的基本磨损情况和主要磨损部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叶轮的主要磨损部位在叶轮进出口处、叶片工作面、叶片前流线和前盖板处;设计的压水室耐磨衬板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可更换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泵的高效运行并延长泵的使用寿命;泵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设计合理,额定点效率提高了3.8%.  相似文献   

7.
1.脱粒机的安装 (1)使用前要检查脱粒装置各元件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纹杆式脱粒装置的凹板如磨损严重,可将凹板调头使用.  相似文献   

8.
电动机前置和电动机后置潜水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潜水贯流泵装置在低扬程泵站中的应用,提出了电动机前置的新型潜水贯流泵装置型式.基于某大型潜水贯流泵站的设计参数,分别设计了电动机前置和电动机后置2种型式的潜水贯流泵装置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2种型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三维流场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预测泵装置的扬程和效率,并比较其水力性能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这2种型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进水流道内水流收缩都平缓均匀、流线层次分明,电动机前置方案出水流道内水流扩散平缓且无旋涡或其他不良流态,电动机后置方案出水流道内主流偏向流道扩散段右下侧并在左上侧产生旋涡;电动机前置方案的流道水头损失小、泵装置效率高,水力性能优于电动机后置方案;电动机前置方案的潜水电动机密封更可靠、电动机支撑结构更合理、水泵导叶体的水力设计更成熟.潜水贯流泵装置应优先采用电动机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TB50-33型耐腐蚀特种陶瓷泵的研究省机电研究院腾苏 一、概况泵是石油、化工、冶炼等工业输送介质的关键设备,随着我国石化等工业的发展,对其材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种工程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蚀,耐磨,耐高温,不老化等性能,且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因而是...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小型拖拉机液压制动装置常常会出现故障,既给使用者带来不安全因素,也使一些驾驶员对液压制动的效果产生了怀疑。为此,下面对小型拖拉机液压制动装置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排除措施。1.主要原因(1)制动无力。该故障是制动油路的油压不够或制动蹄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太小引起的。主要原因有:①制动总泵顶杆调得过短或顶杆头部严重磨损,使总泵工作行程减少,造成供油量不足。②储油室盖上的通气孔被堵死,使油液进入总泵的量减少。③制动鼓与制动蹄失圆而不能很好地贴合。④制动鼓与摩擦片…  相似文献   

11.
井泵新系列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井泵的生产成本,提出了一个新型系列井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在结构上采用拉杆把一台泵的所有泵体同时联结起来的型式,代替QJ型系列井用潜水泵和JC型系列长轴深井泵的每个泵体之间分别用螺栓固定联结的型式,同时加大了叶轮直径;在性能指标方面,新型系列井泵的单级扬程比相同井径、相同流量规格的QJ型系列和JC型系列井泵的单级扬程高50%以上,水泵效率高于三个相关标准《井用潜水泵》、《长轴离心深井泵 效率》和《离心泵 效率》规定的指标。新型系列井泵的生产成本比旧系列井泵降低三分之一,明显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高效无堵塞泵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系统归纳、总结了作为高效无堵塞泵叶轮的主要结构型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双流道叶轮及压水室的设计方法,介绍了高效无堵塞泵水力设计CAD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发的高效无堵塞泵系列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已被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等几十家企业生产,并在国内外重点工程上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高效无堵塞泵发展的深入展望,给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侧流道泵或侧通道泵(side channel pump)是一种介于容积式泵和离心泵之间的径向式叶片泵,由叶轮一侧有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侧流道而得名,通常具有超低比转数特性和自吸能力,其体积小,流量低,但是扬程却很高.与普通离心泵相比,侧流道泵作为一种新型泵,更适用于极端条件下气液两相流体和接近临界状态流体的输送.首先介绍了侧流道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简要阐述了流体在侧流道泵内的运动轨迹.同时,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侧流道泵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侧流道泵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前面所述的研究成果,展望了侧流道泵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优化设计可提高侧流道泵的性能,完善侧流道泵理论模型,利用先进的内部流动测试手段,例如PIV,LDA等,分析测量侧流道泵内部流动规律和旋涡演变机理,设计开发多功能侧流道泵是今后侧流道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螺旋离心泵工作特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螺旋离心泵具有独特的螺旋离心叶轮,这种叶轮使得螺旋离心泵较之于普通污水泵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从流体力学和泵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螺旋离心泵的无堵塞性、调节性、能量性能、汽蚀性能等工作特性及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流动机理和新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泵综合性能曲线的数字化及还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编制有关水泵及水泵装置选型设计方面的软件,需将大量的、形状复杂的水泵综合性能曲线数字化以后输入计算机,在经过运算后,还需将数字化的曲线还原为图形。为保证曲线数字化的快速准确,文章提出了“扫描仪输入法”;为保证曲线还原的准确,又提出了“曲线尺连线法”。这两种方法在“水泵装置优化选型设计”软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无过载叶轮几何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严敬 《农业机械学报》2002,33(3):37-38,46
为降低离心泵的最大输入功率,提高泵组的运行可靠性,导出了一数学模型以优化叶轮几何参数,它能将泵的轴功率降低到最小可能值,为这类离心叶轮参数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泵站出水流道模型水力损失的测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根据低扬程水泵装置的研究方法可以多样化的观念,提出了将泵站出水流道模型从水泵装置模型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水力损失测试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所采用的测试装置、水力损失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等有关问题.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特点是:以较少的费用、较短的周期获得准确的结果.对2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出水流道模型进行了水力损失测试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与其几何形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泵站进水流道模型水力损失的测试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根据低扬程水泵装置的研究方法可以多样化的观念,提出了将泵站进水流道模型从水泵装置模型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水力损失测试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新方法所采用的测试装置、试验准则、水力损失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等有关问题.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费用少、周期短、测试准确等特点.采用新方法对2组不同几何形状的肘形进水流道模型进行了水力损失测试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肘形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与其几何形状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设计和通过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运行效率高、振动小、噪音低、运行平稳、固体通过能力好,特别是纤维性固体的通过能力好等特点,分析了该泵叶轮结构特点,提出了叶轮水力设计方法,通过卖例说明其设计过程,并对设计的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进行了试验验证.指出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的原因在于:采用叶片式结构,具有与普通叶片泵相当的效率;采用2叶片叶轮,减少流道的拥堵,提高了固体颗粒的通过能力;叶片大幅度前伸,对于少叶片数的泵来说,只要设计得当,不会引起进口排挤,有利于大大提高抗缠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