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大队地处丘陵地区,有六个生产队,376户,1637人,1136亩耕地,其中田899亩,柑桔15000株,其中结果树7200株。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干部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加强对柑桔生产的领导,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赛的群众运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食与柑桔的关系,以农为主,以果促农,粮果生产迅速发展。1974年总产柑桔72万斤,比1971年增长两倍多,达到历史最高年产量。  相似文献   

2.
江北县统景区地处山区,适宜发展柑桔生产。1964年全区仅有2个生产队种植40年生柑桔老树900株,产量不到1万斤,1966—1970年全区新栽锦橙30万株,种果队达到350个。至1977年全区已发展柑桔40余万株。1978年总产柑桔110万斤,1980年达  相似文献   

3.
裙腐病又叫脚腐病、烂兜疤,是柑桔上严重病害之一。发病植株从根颈部开始腐烂蔓延,直至全树枯死。近年来,此病在宜昌地区普遍发生,对柑桔生产威胁很大。据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在秭归龙江大队调查,1965年发病仅143株,1969年蔓延至全大队十二个生产队,共计发病达4040株,占总树数5万株的8%,其中死亡200株。1970年发展到3万株,占总树数的60%,死亡600株。最近,据宜昌县特产科报道,该县黄陵庙公社柑桔大队普查9993株,发病12.4%,严重的达90%以上。选用抗病砧木是目前防治裙腐病的经济有效方法,利用枳砧嫁接甜橙一般不发病。对现  相似文献   

4.
在柑桔生产中,时常产生小老树、衰弱树、旺长树、实生树和烂脚(蔸)树等五种不良柑桔树,从而严重影响着柑桔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南充地区截止1988年底,定植柑桔总株数达5339.9万株,而结果树只有1005.2万株,据统计,约500万株左右的柑桔树是属于五种不良柑桔树之列。近年来,笔者对这五种不良柑桔树的形成原因和改造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在八十年代初,晋江县龙湖乡洲北村柑桔场就已发现柑桔线虫病,随后深沪镇的狮峰、运伙、华海等村陆续都有发现。全县现有柑桔15万株左右,患病的约有5万多株。患病树产量急剧下降,重病树甚至颗粒无  相似文献   

6.
渠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有14个区、2个镇、83个乡,121万多人口。幅员广阔,土质多样,气候温和,交通方便,适宜粮食及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近年来柑桔发展较快,已栽植3.5万亩,700余万株,其中:结果树120多万株。12500吨,产值1120万元。预计今年可产15000吨。柑桔生产实行以户营为主的双层经营责  相似文献   

7.
四川柑桔产量冠于全国,1986年达65万吨。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柑桔栽植株数达2亿株,约150余万亩,结果树约占总株30%,投产树亩产不过1000斤,其中78%属于中低产树,若将这批中低产树复壮,提高着果率,则四川柑桔可很快成倍翻番。真武实验场五月红甜橙弱树低产,近十年产量变幅呈  相似文献   

8.
本省柑桔产区属于我国柑桔北缘栽培地区。1976年冬至1977年春我省桔区绝对低温分别达到-8.3℃至-12.4℃,遭受1930年以来特大一次周期性冻害。据本省吴县、无锡、镇江等地1976年统计,柑桔栽培面积19012亩,成年树60多万株,苗木100万株,年产量18.175万担。1976年冬至1977年春受冻成年柑桔树35万株,占总株数58.3%,其中冻后无抽生能力的  相似文献   

9.
我县于1960年前后上山定植甜橙实生苗80余万株,有的栽植十多年了,尚未开花结果,有的虽然结果了,但产量低,品质差,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 1968年开始,我县柑桔产区广大群众,大搞柑桔实生高接换种,至1973年全县有9个公社110个大队,对未开花结果的甜橙实生树,高接换成桃叶橙、锦橙共41万株,其中有41个  相似文献   

10.
我们蓬安县位于嘉陵江畔,地属丘陵,是一个发展柑桔生产的新区。全县共有七个区,四十九个公社,五百九十七个大队,三千八百五十个生产队,五十三万人口,六十万亩耕地,人平一亩一分。有非农耕地约二十万亩,属紫色页岩,适宜柑桔的发展。全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认真贯彻了“以粮为  相似文献   

11.
柑桔繁殖材料是柑桔病毒类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培育无病繁殖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柑桔病毒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是防治工作的一项积极措施。本世纪以来,由于柑桔病毒类病害在世界各柑桔主要产区的发生所造成的严重为害(在南美死于衰退病的柑桔树约2500万株,西班牙遭衰退病毁灭的柑桔树超过800万株),同时,也随着人们对柑桔病毒类病害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提高,在许多柑桔主产国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市是柑桔的新兴产区,目前已种有柑桔4150万株,果园面积达67.4万亩,一九八七年柑桔产量达8000万公斤,比一九七四年初发展柑桔时增加了五十多倍。目前还只有三分之一的树投产,投产的树单位面积产量也很低。果园土壤是柑桔高产的基础。我市绝大部份柑桔园都是建立在三台土以上和荒坡上的,土层浅薄,有机质缺乏,保水保肥力差,PH值高;这些是造成适龄树不投产或产量不  相似文献   

13.
我县柑桔生产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改土压绿定植柑桔面积近10 000 hm2,定植柑桔树150万株.但由于历年秋季改土压绿,当年定植柑桔苗木,埋压杂草绿肥油枯时,发酵腐熟产生热量和有害气体,造成烧根死苗现象严重,苗木成活率仅为40%~70%.现保存苗木70余万株,形成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复一年的补苗,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柑桔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渠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120多万人口。近年来柑桔生产发展较快,已栽植3.5万亩,700余万株(结果树120多万株),1985年产量达到1.25万吨。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稳定和完善,给柑桔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悠久的柑桔栽培历史,广阔的种植地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蔓延为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享有盛名的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因黄龙病为害,1978~1979年被迫挖除成年树40多万株;广东澄海县1982年挖除幼年树6万多株;云南省化念农场,1956~1976年每年柑桔产量26万公斤。由于黄龙病为害,1984年仅有1000公斤产量;广西的柳州柑,曾是出口柑桔的佼佼者,60年代因黄龙病严重为害,许多柑桔园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柑桔黄龙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把它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制订了检疫和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我县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合柑桔多品种的生长和结果。解放初全县产柑桔23万斤,产值2.2万元。一九八六年全县共有柑桔面积12654.8亩,408万株,其中结果树54万株,产果1127万斤,产值507.15万元。产量比解放初增加49倍,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甜橙低产原因分析及丰产稳产栽培措施探讨谭绍奎(四川省璧山县农牧渔业局632760)璧山县甜橙(以锦橙为主)栽植已达172万余株,占柑桔总株数的42,6%,其中结果树85万余株,占柑桔结果树的47.2%,但产量长期在0.6万t左右徘徊,仅占柑桔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县柑桔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全县柑桔果树160万株,其中结果树45万株。1973年柑桔总产量达到1750万斤,比文化大革命以前的1965年翻了一番。国家收购、出口、外调均超额完成了计划。但是由于柑桔产新上市季节集中,具有易腐烂的特点,过去我们运交出口和销地的柑  相似文献   

19.
南充市在连续3年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九七年又逢旱魔.降雨显著减少,工程蓄水锐减,地下水源枯竭,百万人饮水困难.9个县、市、区个个遭灾,478个乡镇全部受旱,给整个农业生产尤其是果树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4917万株柑桔树存在不同程度的萎蔫和卷叶,占水果总株数的67.1%;其中干旱死亡的达350万株,近10万株小苗旱死,夏季与早秋高换的70万株柑桔树中有8万株死亡,10万株不能抽发新梢;产量剧减,果实商见性极差,经济效益下降.旱灾不仅给当年造成损失,而且给来年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几个方面却值得我们认真反省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柑桔脚腐病是柑桔树的重要病害,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以色列、巴西、日本等国家和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区均有发生。据湖北省宜昌地区1970年调查,发病树达3万株,占总株数的60%;死亡600株。我省金堂县1951—1955年曾因该病死树12万株,1961—1964年又死2500株,分别占当时总株数的30、8.9%;结果树发病率为80.9——100%。1986年笔者在四川10个主产县(市)的60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