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差异很大。一般苗期(拔节前)吸氮量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占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补足钾素。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差异很大。一般苗期(拔节前)吸氮量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占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补足钾素。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高产小麦植株吸氮及土壤供氮特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84–1986年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植株吸氮及土壤供氮特性,试验结果:亩产400–450公斤,植株每亩总吸氮量15公斤左右。各生育期植株含氮率为:出苗至分蘖期5%左右,拔节期3%左右,孕穗期2.5%,灌浆期1.8%左右。小麦一生应在分蘖至越冬始期和拔节孕穗期出现两个吸氮高峰,前者约占总吸氮量23%,后者占33.6%。吸氮强度:每日每亩吸氮量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大,依次为返青至拔节和分蘖至越冬始期;氮的相对积累速率则以分蘖至越冬始期最高,其次是拔节至孕穗期。土壤氮素供应量为18–20公斤/亩;土壤供氮与植株吸氮比值:分蘖期最高为11–12∶1,拔节后为1.6–1.8∶1,孕穗期为1.2∶1。土壤供氮与生育进程之间呈4次方程,据此可求得各生育期土壤供氮指标和补差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以寒优湘晴为材料,研究了密度、肥料措施对稻株氮素吸收、米质及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株拔节前各阶段吸N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拔节后各阶段的吸N量和总吸N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提高后期施N比例会降低拔节前各阶段吸N量,提高拔节后各阶段吸N量和总吸N量。(2)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粗蛋白含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提高后期施N比例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和粗蛋白含量,但会降低外观品质。(3)抽穗期单茎吸N量、拔节至抽穗吸N量与单位面积颖花量相关密切;抽穗期植株含N率与抽穗期单茎吸N量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5.
在低氮(0.5 mmol/L)和高氮(5.0 mmol/L)2个氮素水平下,研究不同氮效率谷子基因型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氮含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相关性,以期为氮高效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不同谷子基因型光合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氮含量及吸收利用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16.2%~34.4%和15.2%~22.5%、15.2%~55.4%和17.9%~49.3%、13.7%~28.4%和15.8%~23.7%。2个氮素水平下,谷子产量与光合速率、穗长、单穗质量、地上部生物量、吸氮量和氮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和根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根据2个氮素水平下的谷子产量差异将其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4种类型。豫谷17、豫谷23、冀谷33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产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均表现突出,受氮肥影响较小,为典型双高效型基因型,适宜贫瘠地区种植;冀谷41、七叶黄、郑11-2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表现出氮低效利用特性,受氮肥影响较大,为典型双低效型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早稻吸氮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500千克左右,植株每亩总吸氮量平均为9.78千克,其中土壤供氮量占52.45%。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氮量占50.72%,中期占31.08%,后期占18.30%,以中期施氮对叶片含氮率影响最大。在高氮水平下,中期施氮导致茎鞘醣含量急剧下降。抽穗前植株吸氮量与每亩发育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结实率受每朵颖花占有抽穗前醣量的影响。最适 LAI 为6.5~7.5。  相似文献   

7.
以早籼15为材料,在总施氮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施氮比例对早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期施氮比例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此期干物质积累,基肥施氮比例为40%~50%最利于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的积累,施氮比例为5∶3∶2(基肥∶分蘖肥∶穗肥)最利于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的积累,水稻的产量也最高;拔节—抽穗期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比例小于51.84%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抽穗—成熟期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比例小于44.56%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该试验条件下,基肥为40%~50%,分蘖肥为30%,穗肥为20%~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正>1适用范围适用于长垣县冬小麦生产。2技术原理2.1需肥规律2.1.1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1)小麦出苗至拔节期阶段,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这一时期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2)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施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这一时期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0%-40%;(3)抽穗至乳熟期,应保证氮、磷、钾的营养,以提高小麦籽  相似文献   

9.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施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强度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前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量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一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秧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德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玉米整个生育过程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是不同的,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对于夏玉米来说,吸收氮的时间较早,吸收较快.苗期氮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0%,拔节孕穗期吸收量为76%,抽穗至成熟期吸收量为14%;磷吸收也较早,苗期吸收10%,拔节孕穗期吸收62%,抽穗受精及籽粒形成期吸收28%;对于钾元素,抽穗前有70%以上被吸收,抽穗受精时吸收30%.  相似文献   

11.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9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 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篱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是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穗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植株从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生长速度快,吸收的养分多,是吸肥的关键时期;开花授粉后,吸收的养分多,但吸收速度减缓。就玉米而言,苗期吸氮量占总量的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因此,夏玉米高产必须抓好中后期施肥,早孕穗,促大穗夺高产。施好拔节肥。夏玉米全展叶7叶期,正是施用拔节肥的最适期,这时正值玉米叶片大量展开,茎秆迅速伸长的时期,需肥量较大,一般到全展叶9叶期时,土壤养分就难以满足玉米生  相似文献   

13.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植侏各生育期吸氮量少;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N-n叶龄期达  相似文献   

14.
苏玉9号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不同密度和施氮处理研究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单产在6489.75~10230.3 kg/hm2范围内, 吸N量117.9~192.45 kg/hm2、吸P2O5量58.35~88.35 kg/hm2、吸K2O量119. 85~180.15 kg/hm2, N、P2O5和K2O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夏玉米需肥特性玉米全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大致来说,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4.0kg,磷1.1-1.4kg,钾3.2-5.5kg,其比例为1∶0.4∶1.3。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夏玉米苗期对氮的吸收量较少,只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吸收量最多,占总量的32.20%;抽穗开花期吸收量占总量的18.95%;籽粒形成  相似文献   

16.
1995 ~1996 年对不同密度 和施氮处理 研究玉米 新品种苏 玉 9 号的 吸肥特性。结果表明: 本 试验单产 在6 489.75~10 230.3 kg/hm 2 范围内, 吸 N 量 117.9~192.45 kg/hm 2 、吸 P2 O5 量 58. 35 ~88.35 kg/hm 2 、吸 K2 O 量119. 85~180.15 kg/hm 2 , N、 P2 O5 和 K2 O 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 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稳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2,(18):22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  相似文献   

19.
为给宁南山区不同降雨年限的谷子生产提供合理的水氮管理依据,以‘陇谷11’为材料,采用水氮2因子3水平(谷子拔节后50%、70%、90%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和拔节后追施氮肥0g·kg~(-1)、0.1g·kg~(-1)、0.2g·kg~(-1)的施氮量)的完全随机组合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谷子拔节后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水平下,中氮处理显著提高谷子的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谷子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增加。中氮处理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均延缓谷子植株叶片的衰老,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并且在充足水分条件下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单株生物量、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可通过增加谷子整体生物量和提高向籽粒的运输分配,来达到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450千克左右,每亩平均吸收氧化钾7.880千克,其中79.16%为土壤供钾。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钾量占38.60%,中期占42.29%,后期占19.11%.群体总吸钾量与总吸氮量呈1∶1的关系.肥料钾的利用率为28.12%.施钾明显促进抽穗前茎鞘醣的积累和抽穗后茎叶醣向谷粒的转运.施钾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在本试验中等供钾土壤条件下,杂交早稻亩施5千克氧化钾的增产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