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培祥 《新农村》2007,(6):20-20
夏季气候酷热,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很不发达。猪体为了抗热,极易掉膘,引起食欲减退,生长滞缓,甚至中暑死亡。所以,夏季养猪必须抓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猪群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1.搭棚遮荫,降低舍温农村养猪大多采用开放式猪舍,应在高温到来之前,搭建凉棚遮荫。防  相似文献   

2.
<正> 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阻止体内热量散发。夏季气候酷热,食欲与采食下降,易出现掉膘,生长滞缓,中暑死亡等情况。因此,为使肉猪安全过夏,保持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必须加强饲管,搞好防暑降温。根据大连普兰店市年养千头猪以上的马景奎、刘日勤、胡国栋、张宝刚、姜公骅等11个养猪大户调查了解,他们夏季养猪防暑降温经验有四法: 一是搭棚遮荫降低舍温法。农村养猪大多是开放式猪舍,应在高温到来之前,搭凉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栽植葡萄、南瓜等藤蔓类植物,让藤蔓爬满凉棚成荫。  相似文献   

3.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高温将会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养猪生产将受到高温的严峻考验,各类猪群(除哺乳仔猪外)都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将会受到很大影响:采食量降低、种猪的繁殖障碍和突然死亡、哺乳仔猪的下痢增多和存活率低、肥育猪生长停滞、饲料利用率和目增重下降、甚至中暑死亡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防暑降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内环境温度,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4.
笔者就农村工作多年的经验,对夏季养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暑邪为六淫之一,为夏季之主气,夏季高温使养猪生产性能降低,高温下猪易热应激。夏季养猪应注意防暑降温,采用湿帘,喷淋,调整喂食时间,利用中草药等防止夏季养猪热应激。  相似文献   

6.
针对夏季天气炎热给肉猪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防暑降温、改善喂养饲料、搞好卫生防疫等技术措施,以期提高夏季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7.
贺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32-33
介绍了夏季养猪常见的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等流行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夏季安全养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夏季高温高湿对生猪生长引发的多种疾病和造成诸多不利因素,总结提出了夏季养猪控温防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国志  李云  于冬第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23-323,325
总结了2007年夏季猪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颖州区程集养猪小区控制夏季疾病的措施,包括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均衡营养、改善环境、加强消毒、加强监测、规范处理等内容,以期为养猪小区夏季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酵床养猪因零排放、无污染、省工、省水、省料等诸多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接受和使用,在春、秋、冬季采用发酵床养猪其优势是明显的,但到了炎热的夏季,由于发酵床垫料持续产生高温影响猪的正常生活,从而导致猪食欲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所以解决发酵床夏季过热的问题是发酵床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泌乳母猪生产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部分猪场夏季都要面临持续高温的天气.严重的热应激对泌乳母猪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夏季猪场面临的问题因为热应激.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导致奶水不足,仔猪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哺乳期间的仔猪易发生腹泻,造成死亡或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12.
猪的生长育肥与气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猪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着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高温超过猪的体热调节能力,引起猪发生热应激反应,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大规模、  相似文献   

13.
北方养猪与南方养猪最大的区别是冬季猪舍的采暖、场址的选择与布局。在猪舍建设中夏季降温通风、冬季保暖是一对矛盾,良好的猪舍能达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养猪的成败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本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9月份更明显,南方多见。本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就“三联症”的有关症状及其预防措施作简单介绍,以作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科技》2011,(6):37-38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炎炎夏季将给猪场的生产带来许多问题,尤其是母猪经常出现配种后妊娠率低,流产率、难产率高和产死胎、弱子多,哺乳子猪的成活率低,断奶子猪体重小等现象,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很大。我省即将进入夏季高温湿热天气,为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在此,给广大养殖户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1):67-67
夏季天气酷热.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此.肉猪为了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甚至中暑死亡。所以,盛夏养猪须加强防暑降温.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养猪效益,充分发挥猪舍等设备的利用率.一年四季母猪都可进行配种繁殖。但是有些规模化猪场,在每年7、8、9月配种的母猪数很多,而到11、12月和次年元月却分娩甚少,产仔数廖廖无几.导致整个季度生产效益滑坡。究其原因,排除母猪性疾病,问题则出在公猪身上,多是由于夏季高温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何采取有效实用的措施,解决“夏季公猪问题”,养好种公猪,提高繁殖力,对以自繁自养为主的猪场来说,养好种公猪,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往往在30℃以上,热应激易造成母猪受胎率低,泌乳性能与产仔数下降,母猪分娩时间延长,难产率与死胎率增加,产前与产后无乳、少乳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养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让母猪安全渡过炎热的夏季,成为困扰养猪生产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黄丹 《福建农业》2005,(7):26-27
炎炎夏日,热应激以及因高温影响猪舍所产生的不良空气,对养猪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它明显影响肉料比和生长速度,降低猪的免疫力而易发生疾病。或直接引起热射病,最终导致减低猪的生产性能。因此,如何减少猪只在夏季中的热应激负效应,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不仅仅是猪只的健康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安徽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对养猪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腹地,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夏季时,该地区增温明显,气温甚至可超过35℃.这种高温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对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规模化猪场和广大养猪人员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及猪场饲养管理工作据此,文中首先对热应激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高温对猪的主要危害,最后提出了安徽地区养猪业应对夏季高温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预防并应对高温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