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多点取样检测杭州市雷竹林土壤与竹笋有机农药残留,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与竹笋有机农药污染具有普遍性.土壤中检测到3类16种有机农药残留,HCH及其异构体、DDT及其同系物、五氯硝基苯有机氯农药(OCP)10种,HCH检出率100%,显著高于DDT.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胺磷、乐果有机磷农药(OPP)4种,甲基对硫磷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P)2种,检出率低于75%;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量均低于100 μg·kg-1,低于有机农药土壤残留有关规定,其中,HCH、DDT低于20μg·kg-1,有机磷农药低于50喀·kg~.笋体检测到有机农药9种,均为有机氯农药,HCH、DDT检出率均达100%,DDT较HCH更趋于稳定,五氯硝基苯检出率88.24%.竹笋对HCH、DDT等有机氯农药有富集效应.笋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值均低于50μ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浙江省优质竹笋标准. 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P)2种,检出率低于75%;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量均低于100 μg·kg-1,低于有机农药土壤残留有关规定,其中,HCH、DDT低于20 g·kg-1,有机磷农药低于50μg·kg-1.笋体检测到有机农药9种,均为有机氯农药,HCH、DDT检出率均达100%,DDT较HCH更趋于稳定,五氯硝基苯检出率88.24%.竹笋对HCH、DDT等有机氯农药有富集效应.笋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值均低于50μ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浙江省优质竹笋标准. 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  相似文献   

2.
化学防治是当前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正确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有效防治茶树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茶园经济效益的关键。部分农药由于性质稳定、残留高,有的具有强烈异味,有的尚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在茶园施用将会严重影响到茶叶品质和出口贸易,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及人体健康。这类农药不适合在茶园中施用,属于茶园禁用农药。为了引起广大茶叶生产者的重视,现根据有关资料将茶园禁用农药简介如下:1 六六六、滴滴涕(DDT)这两种农药可以防治多种害虫,但药剂稳定性强,不易分解。田间施用后会影响茶叶…  相似文献   

3.
为给科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罗汉果主产区永福县龙江乡、临桂县茶洞乡、龙胜县三门乡和融安县雅瑶乡的罗汉果上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日本岛津GC-14B气相色谱仪对其残留农药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DDT(P.P-DDT、O.P-DDT、P.P-DDE、P.P-DDD)、艾氏剂(Aldri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参照我国中药材有机氯六六六、DDT、艾氏剂的残留量的相关标准,制定了我国罗汉果有机氯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省主产区毛板栗中农药残留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对40个板栗产区的63份板栗抽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主产区板栗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呈正态分布,其中ΣHCH0.005mg/kg和ΣDDT0.032mg/kg,所有测定值基本低于国家食品质量背景值标准,而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均未检出,板栗中农药残留均处于国家食品质量背景值标准规定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聚豪会高尔夫球场为例,研究了球场各功能区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对环境水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土壤主要成分含量的垂直分布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各功能区土壤主要成分含量一致表现为:有效磷〉铵态氮〉硝酸盐〉有机质;在不同功能区的土壤中,总磷在果岭残留量最大,农药、肥料其余组分则在梯区或短草区残留量大。土壤的主要成分含量除与肥料、农药用量及施用频度有关外,还与土层构成等因素相关;高锰酸盐及总磷对环境水质存在潜在威胁;短草区及果岭区的总氮对环境水质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农药的基本分类入手,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因素及积累危害,并对农药污染土壤提出了防治措施:选育抗虫良种,对病害加强预报预防;采取化学防治,开发无污染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中南地区湖南省汩罗市桃林林场典型丘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为例,研究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农药污染物的消除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对于七种常用的农药,丘陵农林复合系统稻田土壤农药残留量比对照平原稻田系统平均降低29.8%,其中降幅较高者如百菌清、三唑酮分别降低42.4%、35.8%,降幅较低者如草甘膦也降达13.8%。农林复合系统稻田土壤农药污染物的消除通过以下方式来促成的。第一,农林复合系统中稻田土壤芳香度较低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使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进入稻田土壤的有机农药容易降解,减少土壤农药的残留量。第二,农林复合系统周围被森林屏蔽,阻隔了农业病虫通过气流进入复合系统内,从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针对目前化学农药在作物上使用后,约有50%~60%以上农药残留进人上壤,继而进人植物并残留在稻米和蔬菜中而研制。其主要技术是动用所筛选的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株在水稻、蔬菜等农作物最后一次喷洒农药后施用,通过降低土壤和植株中的农药残留来降低或消除...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口径毛细管柱容量大,柱效高这一特点,用有机溶剂提取、凝结净化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以OV-101大口径石英毛细管柱为分析柱,对敌敌畏、速灭威、叶蝉散等十余种农药在蔬菜中残留的多种组分进行测定,其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浓度低于联合国卫生组所规定的最大残留量2-3个数量级,满足了对食品中农药多种残留组分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雷竹秋季覆盖、冬季覆盖和普通栽培以及毛竹林大量施肥和基本不施肥等不同栽培方式的竹笋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冬季覆盖笋 > 普通栽培笋 > 秋季覆盖笋;毛竹林中低产林的鞭笋和冬笋的亚硝酸盐残留量都比高产林要多;土壤中的氮含量和土壤温度可能影响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腈提取、氟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GC-ECD 测定法,研究了异菌脲在梨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异菌脲在梨上的半衰期为12d,施药后45d 的消解率在90豫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8耀7.9d,施药后45d 的消解率在90豫以上.药后7、14、21d 采集的梨中最高残留量为0.37mg/kg,未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5mg/kg 的 MRL值,在梨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d  相似文献   

12.
建立超声萃取-气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方法,实验表明:六六六、滴滴涕在0.02~0.1 mg/kg下有较好的回收率,均在75%~90%之间,标准曲线在浓度0.02~0.5 mg/L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通过分析土壤中不同的酸碱性对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加标回收,得出在中性条件下六六六、滴滴涕的回收比较稳定,强酸或强碱性土壤对六六六、滴滴涕加标回收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3、常用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有机氯农药是过去常用的杀虫剂,但因其残毒问题无法解决,现已停止生产,并且已为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所代替。现就我区当前常用的杀虫剂以及发展中的部分新农药简介如下。(1)敌敌畏:纯品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稍带黄色,具芳香气味。原油稳定,可以久存,但遇碱分解。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农药的基本分类入手,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因素及积累危害,并对农药污染土壤提出了防治措施:选育抗虫良种,对病害加强预报预防;采取化学防治,开发无污染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工作进展很快,杀菌剂方面找到了一批对难治病害有良好药效的品种,杀虫剂方面发展了一批高效低毒和低残毒的品种,为代替对人畜有剧毒的1605、1059……,和代替在作物上长期积累引起慢性中毒的赛力散、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创造了条件。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农作物上施用农药以后  相似文献   

16.
农药的危害与无公害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消除杂草、消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农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对环境和人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 ,逐步淘汰和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已迫在眉捷。1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 (DDT)、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谜、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纳、毒鼠硅。2 在果树上不得使用的高毒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特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后土层氮素残留量及第2年酿酒葡萄萌芽期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300 kg N/hm~2)和中氮(240 kg N/hm~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低氮(180 kg N/hm~2)处理显著增产28.6%和24.1%;2015年收获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65.1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增加了94.6%和53.8%;2016年萌芽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82.2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平均增加了76.0%和41.5%。10 cm与30 cm施肥深度相比,酿酒葡萄产量、2015年收获期和2016年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合理分析了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条件下土层氮素残留情况,为地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县枣树近几年因枣尺蠖、枣飞象危害成灾,造成红枣大量减产。群众连续使用六六六,DDT、1605等高残毒农药,不但成本高、效果差,而且害虫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并使环境受到污染。1983年我们试验用毒草绳防治这两种害虫获得成功,1984年在全县推广防治面积达六千亩,占全县枣树结果面积的6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应用毒死蜱喷雾防治松突圆蚧后,林下土壤中药后当天及1 d、3 d7、d、14 d2、8 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该药在林下土壤中30 d内的残留量较高,降解速度慢,28 d时最高降解率为89.24%,平均半衰期为11.48 d。  相似文献   

20.
苹果树冬季防治病虫法万少侠入冬后,苹果树进入休眠期,此时防治病虫害效果好,一是树体对农药抵抗力较强,在生长期不宜施用的农药,冬季可以施用;二是对集中在树皮裂缝、落果、落叶、杂草、树下土壤等地方隐藏越冬的病虫,易集中消灭和仿治。其防治方法是:一、清理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