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山东、陕西、山西等7家蚕业科研单位9对桑蚕新品种,从虫蛹率和茧质、丝质成绩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9对家蚕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产茧量高,茧形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在虫蛹率、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茧色等方面与对照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蚕的实用技术,蚕茧质量名列江苏省前茅,总结几年来的成绩,归纳五点技术措施。多年来,东台地区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省力化养蚕茧上车茧率93%,解舒率70%以上,净度94分。  相似文献   

3.
《北方蚕业》2020,(2):30-32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桑蚕品种鲁21×鲁22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优于对照品种,但死笼率高,丝质成绩均不如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秋,苏豪蚕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苏豪×中晔在东台安丰五进村首次饲养了 1750张,总计512户。新品种在2005年秋季环境恶势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产量较高,茧层率比老品种稍高,茧色白、茧形较大、匀整,大多数农民反映新品种食桑量大、产量高希望2006年继续饲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家蚕新品种苏豪×钟晔(抗)的生产适应性,2018年中秋蚕期和2019年春蚕期在如皋市进行了农村饲养调查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与菁松×皓月相比,2期平均苏豪×钟晔(抗)的4眠蚕体质量、5龄盛食蚕体质量、熟蚕体质量、盒种产茧量、茧丝长分别高13.64%、9.80%、6.41%、17.47%、7.79%,结茧率、上车茧率、干毛茧出丝率分别高17.7、4.66、1.56个百分点,发病率、死笼率分别低7.7、6.7个百分点,而且公斤茧颗数少,但全龄发育经过延长11 h,茧层率略低。综合分析2年的农村试验成绩认为,该品种性状稳定,体质强健,食桑旺盛,眠起齐一,且生产成绩优良。  相似文献   

6.
2015年冬季,如东县进行了全龄人工饲料育农村养蚕试验,全龄发育经过26 d 23 h,平均盒种产茧37.86 kg,生产1 kg鲜茧使用粉体干料3.63 kg,蚁蚕结茧率86.69%,良蛹率100%,解舒率64.34%,干毛茧出丝率33.49%,茧丝纤度为2.338 D,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结果表明,五对蚕品种强健好养,发育齐一,各龄经过一致.全期23天21小时.综合分析显示,5号品种的茧丝质最好.其茧质成绩:全茧量2.08g、茧层量0.511g、茧层率24.50%;丝质成绩:茧丝长:1 450M,纤度2.890dt,干茧出丝率48.92%,强力3.342 CN/dt,粒内纤度均方差0.44.  相似文献   

8.
2017年春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对鲁41×鲁42和锦23×2308这2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这2对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上簇齐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等五项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解舒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其它丝质鉴定成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 据日本农水省农蚕园艺局茧丝课发表:1984年春茧茧检定成绩,出丝率为19.11%,比前年的19.04%高;下茧率  相似文献   

10.
秋用冷藏浸酸蚕种一般在孵化率检验前蚕种已经售出.如果孵化率不合格批次销售出场 ,将会造成无法弥补损失.怎样预防不合格蚕种出场?笔者介绍一种预测冷藏浸酸种孵化效果的"五看"小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看种茧调查成绩:种茧调查茧层率高,公斤茧颗数少,死蛹率低,此批蚕种孵化率高, 反之则低. 二看微粒子病检验成绩:母蛾检验微粒子病毒率低,蚕种孵化率高,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11.
公斤茧制种量是衡量蚕种制种成绩的关键性指标。建湖蚕种场1987年在大丰市开辟原蚕基地,由于离场较远,开始几年种茧运回场里进行制种,不良蛹率高,制种成绩一直不理想,特别是公斤茧制种量很低,经过分析探讨与学习,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有效的技术措施,1991年逐步实行原蚕区就地制种,使公斤茧制种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010年春蚕期在如皋市农村进行了家蚕新品种新.莹×玉.泉的饲养调查,2年来的试验成绩与对照种苏.镇×春.光相比:盒种产茧量高4.6kg,盒种产值高145元,50kg桑产茧高0.1kg,公斤茧颗数少12粒,4龄起蚕结茧率高0.40个百分点,死笼率低0.70个百分点,干壳量高0.7g,茧层量高0.034g,茧层率高1.3个百分点,清洁、洁净、干茧出丝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的产量及效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业》2017,(4):5-7
优食一号蚕品种稚蚕采用人工饲料饲育比稚蚕采用桑叶饲育全龄发育经过延长23h,kg茧粒数、张种产茧量、茧层率、良蛹率以及茧丝质检验成绩中的清洁、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似有下降趋势,但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认为该品种对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较为适应,建议在推广过程中,加强分户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保全茧质和提高工效,研究纸板方格蔟和塑料折蔟两种方式对家蚕斑纹限性新品种"造A×兰B"营茧情况、茧质指标、丝质成绩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纸板方格蔟的营茧率、上茧率、平均茧层量和平均茧层率分别比塑料折蔟高1.87%、3.27%、4.74%和1.39%;粒茧丝长多62.83 m、解舒丝长多94.48 m、净度高1.5分;但采茧效率,塑料折蔟比纸板方格蔟高1.83 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绿(白)茧色限性蚕品种分别与绿色茧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白色茧蚕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黄、绿茧色限性中系CLC-03、CLC-04、CLC-05和日系CLJ-06、CLJ-07等5个育种材料。选育出的各育种材料的发育经过、强健性、茧质等成绩都不同程度优于黄、绿(白)茧色限性亲本D03,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中系CLC-04、日系CLJ-06。中系CLC-04、日系CLJ-06与亲本D03相比,全龄经过短3 d;虫蛹率分别提高22. 45个百分点和10. 88个百分点;全茧量有所提高,茧层率分别提高1. 67个百分点和0. 79个百分点。二元杂交组合CLC-04×CLJ-06的实验室鉴定成绩显示:该组合为素蚕,限性性状稳定;茧色鲜艳,黄色茧为雌,绿色茧为雄;全龄经过20 d左右,可雌雄茧分别缫丝,雄茧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  相似文献   

16.
罗正宏  唐智 《中国蚕业》2009,30(4):53-55
对蚕期用地火龙加温与用火炉加温的养蚕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其它饲养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蚕期采用地火龙加温比采用火炉加温,全年平均5龄期缩短了18 h,方格蔟上蔟结茧率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每盒蚕种的产茧量提高12.15%,上车茧率提高了8.78%,干茧茧层率提高了4.12%,双宫茧率、下茧率分别下降4.4和18.7个百分点.蚕期采用地火龙加温的养蚕成绩与茧质明显优于火炉加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4~5龄期、5龄期添食不同浓度的丰产增茧素,探讨其对5龄发育经过、熟蚕体重、公斤茧颗数和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5龄添食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5龄添食2.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以5龄期添食2.5%丰产增茧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果桑品种之间的叶质差异,以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为材料,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就不同桑树品种叶质对3个不同蚕品种的养蚕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蚕的发育经过、幼虫生命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方面,2个果叶两用桑品种与对照种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茧质成绩中,果桑新品种SG01所饲养蚕品种的蚕茧茧层量最高,3个供试蚕品种中以"803"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最高,与其它蚕品种之间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桑品种/蚕品种的不同组合中,大10/803、SG01/803的全茧量和SG01/803、湖桑32号/803的茧层量成绩分别列居前2位;综合养蚕成绩表明,果桑新品种SG01的叶质表现优良,而蚕品种803对不同桑品种的饲料利用效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和山1号"是由省原蚕种场育成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为了解该品种的性状,2015年和2016年两年春期在淳安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高,食桑旺盛,蚕体和茧形比对照种偏大,张种产茧量高,但体质稍弱。茧丝质成绩优良,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丝长、干茧出丝率明显高于对照,净度略低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20.
经过小区试验,夏芳×秋白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在结茧率、万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等成绩方面略优于苏字号.夏芳×秋白与黄鹤×朝霞的试验成绩,经方差分析,其结茧率、克蚁产茧量、万头蚕收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其显著,全茧量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中试成绩显示:无论是1994年秋还是1997年秋,夏芳×秋白的单产成绩大大优于(苏_3·秋_3)×(苏_1·苏_12),两年单产分别增产57.6%和46.1%.通过对中试控制点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单产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间的差异大大超过了极显著水平.干茧的缫丝成绩是:夏芳×秋白的光折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少8.05公斤,出丝率高3.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