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蓝马鸡每年到四月份就进人繁殖期.但是,从二月中旬开始,每两三只或四五只活动的雌鸡周围总有那么几只雄鸡在一起觅食,如有其他雄鸡向这些雌鸡靠近,以表示亲近时,便会立刻遭到雄鸡的猛烈攻击,而被轰去.这表明,蓝马鸡选择求偶快要开始.从这时候起,雌鸡觅食活动明显增强,雄鸡脸羽红色变深、活波、艳丽、楚楚动人,引颈鸣叫,声音高昂、鸣叫次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禽流感免疫抗体的消长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将150只三黄鸡随机分为5组,用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和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试验组三黄鸡;14日龄时,对试验一、二、三、四组鸡进行首免,剂量为0.3mL/只;在35日龄时,对试验二、四组鸡进行二免,剂量为0.2mL/只;在21、28、35、42、49、56、63、70、77日龄采血,用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各组三黄鸡血清中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一次免疫即可使三黄鸡产生高效价的HI抗体,且持续时间较长;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需要二次免疫才能使三黄鸡产生较高效价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3.
英国生物学家发现,雄性禽鸟在与新伴侣交配时排出的精液量远比与旧伴侣交配时多,这显示雄禽能够在不同的交配环境下控制排精量,表明禽类的繁殖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观察红原鸡的交配行为时发现,雄鸡在同陌生的雌鸡第一次交配时,所排出的精液远比它同熟悉的雌鸡交配时多。而且,雄鸡在同鸡冠大、"相貌好"的雌鸡交配时会排出更多的精液。另外,如果有另外一只雄鸡在场,正在交配的雄鸡也会排出更多的精液。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此项发现。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新伴侣能够激起雄性红原鸡的性欲,同时也能使…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部分器官发育的影响,确定蛋氨酸适宜需要量。试验选取12周龄末的略阳乌鸡600只,公、母各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分开饲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5个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2%、0.32%、0.42%、0.52%和0.62%。结果表明:1)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3~15周龄雌性鸡的平均日采食量、雄性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蛋氨酸水平为0.32%~0.42%时,雌、雄鸡的料重比均较低;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6~18周龄的雌、雄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作用(P0.05);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3~18周龄雄性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雌性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处理2组(0.32%)的雌、雄鸡的料重比最低。2)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3~18周龄雌、雄鸡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3)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3~18周龄雄性鸡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组相比,处理2组(0.32%)的全净膛率最高,蛋氨酸对雌性鸡的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4)不同蛋氨酸处理水平对13~18周龄雌、雄鸡内脏器官、免疫器官以及部分消化器官的发育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13~18周龄、日粮蛋氨酸水平0.32%~0.42%时,雌、雄性略阳乌鸡的生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14日,有3名养鸡户来我站就诊,2个养户养的是三黄鸡,分别饲养85日龄的鸡500只,李某有110151龄的鸡1200只,养本地鸡的王某饲养3月龄的鸡300只。3个养户的共同特点是散放饲养,白天鸡在山上的草地放养,夜间用围网,每天饲喂1次杂粮食物,最近出现死亡想象,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死亡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鸡最易感,年龄越小越易感,通常多出现在2~5月龄的鸡群;雌鸡比雄鸡易感.不同品种的鸡对该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后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一般认为肉鸡易感性大于蛋鸡,外来鸡易感性大于本地鸡.一些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良、维生素A缺乏、鸡球虫的存在等均可导致鸡发病.  相似文献   

7.
用肉用鸡种蛋进行两个试验,检测雏鸡性别与孵化时鸡胚发育速度和初生体重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出雏早的多是雌鸡,从出雏开始到50%雌鸡孵化出时间显著早于50%雄鸡孵出时间(在实验1和2分别早2.68小时和3.32小时)(P<0.05).在试验1和2中,约有70%的雌鸡在504小时和509小时孵出,而雄鸡在相同时间内仅有57%和52%孵出.雄雏出生体重趋向大于  相似文献   

8.
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饲养最早的雉鸡是环颈雉鸡。雄鸡羽毛华丽,头黑色有金属光泽,白眉,颈部有白圈;全身羽毛黄、褐、红、绿交替,并杂以黑色斑点,尾长而美丽。雌鸡羽毛麻褐色,尾短。雉鸡肉质鲜美、细腻,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高档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探索雉鸡的饲养技术,1992年引进90多只环颈雄鸡进行饲养观察。雏雉鸡的成活率达91.4%,最后选留了母雉鸡60只,公雉鸡15只,饲养到447日龄。现把该批雉鸡的产蛋规律归结如下。 该批雉鸡是1992年11月16日见蛋的,见蛋日龄为25周龄。产蛋上升较慢(可能该期温度较低),直到44周  相似文献   

10.
1983年2月,灌阳县从桂平县购进2月龄的三黄鸡2千多只,计划培育种鸡,分别饲养在县畜牧局新建鸡场和食品公司养鸡场,由于鸡发病死亡连续不断,我们对畜牧局鸡场所养的1036只进行了诊断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贺州市富川县新华镇一养殖户饲养2000羽三黄鸡苗在育雏过程中雏鸡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鸡,10日龄开始发病死亡,病情越来越严重,由每天死亡数十只逐渐增至近百只。怀凝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2.
距是雄雉鸡足蹠后面突出象脚趾的部分。距大的雄鸡能吸引较多的雌鸡,从而拥有较多的后代。但是,大距雄鸡并不欺侮小距雄鸡。这一惊人的发现虽然提出了关于雌鸡对雄鸡特征的偏爱习性的进化问题,却投有解决这一问题。查尔斯·达尔文认为,雄性特征,如雄雉鸡的距,会吸引雌性,从而有利于战胜情敌,但却不会提高雄性的生存能力。假如距能提高雄鸡的生存能力,那么,雌鸡也应该拥有距。虽然达尔文掩盖了  相似文献   

13.
南京郊区某养鸡户饲养三黄鸡2000多只,于2005年8月20日送来病死鸡8只,请求诊制。现将鸡病情、诊断过程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其他养鸡户借鉴和参考。1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该户在山地承包地养鸡和猪,无鹅鸭,山地有野鸟。该批鸡70日龄,发病3天。第一天死亡2只,第二天死亡6只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我县S鸡场和W鸡场相继发生一种鸡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S场西赛斯雏鸡(1,715只)于47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共死亡655只,死亡率为38.19%;三黄鸡(1,579只)于28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病死鸡298只,死亡率为19.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5000只22用龄玉林三黄鸡种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处理组为基础日粮添加 0.2%益母草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益母草添加剂能显著降低鸡死淘率,提高产蛋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徐永荣 《中国家禽》2012,34(6):52-53
2011年12月18日江苏省兴化市兴林禽业有限公司20000只三黄鸡13日龄时发病,导致大批鸡只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发病鸡群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巴氏杆菌病,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  相似文献   

17.
我镇某养鸡户饲养三黄鸡5000只,13日龄时,鸡群有少数鸡出现歪头、跛行等神经症状。该养鸡户自认为是维生素B.缺乏症,就在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B.片。4天后,鸡群约15%的三黄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神经症状,死亡率为4%。养鸡户在雏鸡18日龄时,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18.
在定点阉鸡处常可见阉割手术失败,引起鸡只死亡的事例,原因都是雄鸡成熟后日龄太大,睾丸血管过大,割断后出血过多造成的。可  相似文献   

19.
病例一:某专业户饲养有本地三黄鸡一批150只,平时喂土霉素粉预防,生长较好,在75日龄突然发现死亡鸡2只,并有10多只羽毛零乱,头颈缩、拉白色稀粪。给病鸡每羽口喂四环素15万单位一片,穿心连2片,但疗效不大,第二天已漫延到20多只,死亡8只,病死率40%。剖检病理变化:全身败血,肠粘膜肿胀、鲜红,肝脏肿大、上有白色小坏死点。显微镜检查:取病死鸡脾  相似文献   

20.
海城市某养鸡户饲养的三黄鸡2000多只患巴氏杆菌病,经治疗后恢复健康,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该户在山地承包地养鸡和猪,无鹅、鸭,山地有野鸟。该批鸡70日龄,发病3d。第1天死亡2只,第2天死亡6只,第3天死亡18只。发病鸡腹泄,无呼吸道症状,随后死亡,大多在夜间死亡。病死鸡头无肿胀,冠微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