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消毒可以净化饲养环境,是猪疫病防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消毒可以消灭病原体,阻挡猪疫病的传播及流行,保证了生猪养殖的经济利益。本文将对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养殖行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等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猪疫病的发生成为畜牧行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类疾病主要因患猪感染了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疾病综合症所致。猪疫病防治中,关键步骤是进行消毒处理,以此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生猪疫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进而控制猪疫病传播,提高生猪饲养的效率和肉品质量,提高经济收益。本文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作用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治猪疫病发生的消毒方法。消毒在猪疫病防治能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并确保肉类食品的安全,进而使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采用热消毒法、光消毒法等物理消毒法,以及新洁尔灭消毒法能有效控制猪疫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春季气候变暖,是养猪的好季节。然而春天气候多变,生猪容易染上各种流行性疫病,而生猪刚经过冬天,抗病毒能力减弱,这给生猪养殖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春季生猪生产中存在的气温变化大、猪圈容易滋生病菌、猪体的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以及饲养管理过程中如何做好消毒、加强生猪防疫制度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生猪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消毒的目的是将猪圈细菌消灭,保持喂养笼圈的卫生。所以,妥善进行消毒,从根源切断疫病传染因素,可以有效降低生猪疫病率,提高猪肉的产量,增加养猪户的收入。但是养猪户往往在生猪笼圈消毒问题上有很多的错误认识,本文对典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消毒在猪疫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6.
规模猪场饲养密度大;生产周期短,生猪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能力弱,除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和执行严密的免疫程序等措施外,消毒是控制规模猪场疫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下面就规模猪场消毒措施与方法阐述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量比较大,许多农村地区都在进行基层生猪养殖,基层生猪养殖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入,推动了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农村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饲养环境不适宜生猪养殖,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不足等,导致在饲养生猪的过程中出现了饲养周期长,更易患疫病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农村养殖场出现疫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沈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7-228
介绍了为有效防止生猪疫病的发生,应抓好的几项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注重生猪防疫;注重自繁自养;改善生猪饲养环境;注重养殖场封闭;搞好制度化消毒。同时分析了生猪发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农牧畜业的大力扶持与猪肉市场的繁荣,生猪养殖业逐渐兴旺起来,随之而来的各种生猪疫病的出现,使生猪养殖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本文探讨了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现状,提出了常用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场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消毒可以有效杀死多种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是生猪疾病防疫的重要措施。本文对一些猪场消毒程序进行合理规划,指出猪场在消毒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地区大部分农村发展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常遇到所饲养的母猪不发情、久配不孕、流产等繁殖障碍,引起繁殖障碍的病因是疫病、配种不当、遗传因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通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很多母猪恢复健康,正常产仔。  相似文献   

12.
合理使用无公害的生猪养殖技术能提高生猪质量与生产效益,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本文结合无公害生猪养殖概念,讨论养殖猪场选址、控制饲养密度、定期猪场消毒、养殖温差调控、疫病疾病防治、发酵饲料使用、病死猪处理等技术要点,为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猪疫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批量饲养的肉猪群中。猪疫病对猪肉的质量与肉猪成活率具有直接影响,与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联系。近两年猪疫病的发病概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降低了生猪养殖基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各地区内有关部门及生猪养殖场极度重视猪疫病问题,经过不断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生猪养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比较大,且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生猪养殖项目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猪疫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给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制约着生猪养殖产业健康、持续性发展。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猪疫病防治研究,提升猪疫病防治能力和水平,以降低猪疫病的发生率。消毒作为猪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中作用显著。文章重点分析猪疫病防治工作中消毒的作用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1.要注意正确应用消毒药物.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和适当的消毒次数。饲养场(户)和屠宰场应定期对生猪饲养圈舍、生猪通道、屠宰车间等场地和相关器具进行清扫和预防性化学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生猪饲养受气温、湿度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会引起生猪本身发生生理变化,也会促使一些病原体的滋生。河南省新乡市四季温度、湿度变化大,在四季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生猪饲养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春季生猪饲养的注意事项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对猪舍内外的门窗、天花板、墙壁、猪栏等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后,再用2%~3%火碱液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猪养殖生产中,环境控制与消毒是预防各种疾病传染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杀灭病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与传播。因此,生产过程中消毒必须做到环境清洁卫生,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执行规范的消毒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达到消灭病源,确保消毒效果,为生猪健康生长创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规模养猪是我市农村的一条致富大道,猪由农家散养发展到规模饲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和促进了我市养殖科学的进步。但是,由于规模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和生猪大流通的格局,使生猪感染疫病途径增多,疫病控制已经成为影响我市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猪疫病作为影响生猪正常生长,导致肉类食品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其进行检疫过程中已经引起了相关检疫部门的注意。同时,由于生猪疫病一般具有一定传染性,在发生以后一旦蔓延就会对养殖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生猪检疫过程中的常见疫病进行检疫和处理极为重要。文章将就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农民收入的一个根本来源。部分省份的生猪养殖业已经占据了整个农业生产发展中三分之二的产值,但在这种生猪生产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和环境的制约,猪疫病的出现增多,而且据相关调查显示,疫病造成的生猪死亡率约为20%,这个比例所造成每年达到的经济损失有上百亿。所以对于猪疫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而消毒作为预防猪疫病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式,成为生猪养殖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