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小麦纹枯病流行原因、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8年该病偏重流行,全县发生面积75万亩,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深入分析其发生流行原因及特点,对今后小麦纹枯病的监测与防治将有所借鉴。1发生流行特点1.1发病早,基数大19...  相似文献   

2.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红 《河南农业》2008,(5):29-29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80年代以前 ,小麦纹枯病在登封市虽有发生 ,但不普遍 ,危害不太严重 ,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90年代以后 ,特别是 1 997年以来 ,由于小麦品种、肥水条件的改变 ,病情逐年加重 ,发病面积逐年扩大。据登封市植保植检站连年调查统计 ,全市 2 .67万hm2 小麦发病面积 ,1 990年为 0 .1 67万hm2 ,2 0 0 1年达 1 .0 7万hm2 ,一般病田产量损失 1 0 %~ 1 5 % ,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到 40 %。该病已成为制约登封市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1 .1 小麦的抗病性经过几年的试验观察 ,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对纹枯…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生产由于推广矮秆品种和肥、水条件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逐年严重。仅1990年金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计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  相似文献   

6.
丁征宇  赵宗林  张莉 《农技服务》2014,(11):103-104
小麦纹枯病是洛阳市麦田常发病害,一般年份为轻度或中度发生,危害偏轻。但是2014年该病在全市中度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重发田白穗率最高达26%,对小麦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结合2014年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自然条件、播种条件,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预警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14,(5):35-36
邯郸市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570万亩左右,小麦锈病常年发生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多雨的年份时常暴发流行,发生面积能达到300万亩左右,会直接导致小麦减产10%—30%,2013年564万亩小麦田发生锈病150.8万亩,发病率为26.7%,属于中等发病年份,由于除治及时,防控技术到位,把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5%以下的最低程度,取得了单产459.8公斤的好收成。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属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通过系统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不同品种(系)对小麦纹枯病的抗耐性。提出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89年以来,随着我市小麦生产条件的改变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日趋严重,当前已成为我市小麦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据全市调查和统计,1991年,全市发病面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0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现阶段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很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10大病虫害。发生面积轻发生年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发生年份可达10—  相似文献   

11.
张浩 《河南农业》2008,(19):52-52
目前许昌市所种植的个别小麦品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抗倒伏能力差。特别是种植在高产地块容易倒伏,今年倒伏(5月17日倒伏)的小麦产量只有325kg左右。二是抗病性差。如温麦4号、温麦6号、温10—2等,高感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3~4月阴雨天多的年份,发生程度重;3~4月份阴雨天少的年份,发生程度轻。如今年全市小麦纹枯病病田率100%,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小麦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白粉病、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并有日益蔓延,逐年加重的趋势。1987年,江苏省3400万亩小麦,达防治指标的田块约1300万亩,产量损失2.5亿千克以上。1990年,徐州市600万亩小麦普遍发病,造成减产0.8亿千克左右,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影响发病的诸多因素中,环境条件与植体抗病性亦是重要因子,而施肥则直接影响群体发育、植体素质,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本文根据肥料定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条锈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病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危害损失率达10%。2002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8.7万hm~2,其主要品种有89—11、鄂麦14、鄂麦15、华麦8号、西农88、豫麦系列等。由于这些品种普遍不抗条锈病,又加之去年特殊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我市又一次大发生,发病面积18.7万hm~2,发病程度明显重于2001年和1997年,仅次于1990年。对此,襄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采取非常措施,举全市之力大打了一场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人民战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东平县小麦种植面积为72.3万亩,平均亩产460公斤。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县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累计194.2万亩次,防治191.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44516.96吨,占总产的13.39%;草害发生6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5.
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Rhizo ctoniace-realis)是南阳市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常发性病害,年发生面积19.1 ̄35.2hm2,一般病田损失产量10% ̄15%,严重田块损失可达30% ̄40%,甚至更高,已成为小麦高产稳定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借气流高空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自1991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宝鸡市大面积发生以来,该病害已成为影响小麦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2002年条锈病又暴发流行,使我市小麦生产受到了严重危害,全市损失小麦产量1.62万t.为了从中取得治理经验,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曲病发生危害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与危害 1.1发生情况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水稻穗期常发性病害,七、八十年代就有轻度发生.但近年来随中稻粳稻化,后期穗肥用量加大,该病呈日益加重趋势.据1999年9月全市普查1055块稻田,发病田块71.5%,平均病穗率3.5%(幅度0.1~30.5%),单个病穗的平均病粒数为1.92粒(幅度1~15粒),其发病率分别是1997年0.5%的7.0倍和1998年1.1%的3.2倍.据测算,全市19.33万ha粳稻(占水稻面积的90.5%),因稻曲病危害损失达1.89万吨,占水稻各类病害总损失的25.5%.现该病害已成为本地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8.
大蒜在苏北盐城市已成为蒜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余亩(1亩=1/15公顷)。大蒜病害种类较多,其中大蒜叶枯病是苏北沿海大蒜的最主要病害,正常年份均达中等以上发生水平,产量损失10%~40%,重发年(如2002年)减产达60%左右,损失十分严重,直接制约着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笔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对大蒜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叶枯病过去在河南省是局部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条件变化和生产上一些不合适的栽培措施(如播量过大、偏施氮肥等),以及感病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左右,重病田减产6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13,(12):3
<正>本报讯受近期气温回升和降水等因素影响,纹枯病、条锈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增长较快,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目前,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6803万亩,其中蚜虫、麦蜘蛛、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累计防治面积分别为798万亩、1339万亩、142万亩、4212万亩和310万亩。针对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的态势,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及早准备药械物资,强化技术指导,全力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河南省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