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仔猪腹泻不仅是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和养猪户发生断奶仔猪腹泻现象,同时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疾病。仔猪断奶后头7天腹泻发生率为0.6%,8~13天发生率为32%,14~17天腹泻发生率增至41.4%,到22~28天腹泻降至8.4%,死亡率高达20~30%,仔猪腹泻已成为仔猪死  相似文献   

2.
衡德茂 《当代农业》2014,(18):42-43
仔猪腹泻是指4月龄内的小猪,尤其是哺乳仔猪及其刚断奶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在仔猪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报道,30公斤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可达46.5%,死亡率10.3%;冬季发病率可达69.9%,死亡率可达19.6%。腹泻造成的危害很大,轻度腹泻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仔猪脱水,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仔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仔猪腹泻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应激性、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感染等。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5%,死亡率达10%-15%。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兽医工作,对仔猪腹泻有一  相似文献   

4.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体内血糖过低引起的一种仔猪代谢性疾病,一般怀孕后期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或有其它疾病发生时,母猪食欲下降,乳汁减少或无乳。出生仔猪体质差或其它疾病造成吮乳无力等,均能造成仔猪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低血糖病的发生。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病死率可达50~100%。多发于冬春季,该病极易被误诊为感冒、溶血病、猪瘟等疾病,给养猪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群体发病率一度达到4%, 病死率高达98%以上, 高发猪场仔猪的发病率达到10%~14%,病死率达100%。该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为主要传染源。病菌由  相似文献   

6.
目前养殖业中,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影响发病的因素多变,对仔猪的生长、生产影响巨大。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25%以上,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7.
周峰 《新农业》2012,(3):37
在准备购进仔猪前,先将栏舍清除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疾病的栏舍,应彻底消毒,可选用2%火碱水、2%~10%来苏儿或10%过氧乙酸等。购买仔猪时,详细询问仔猪以前饲喂饲料的种类、次数及时间。仔猪刚买回来时,喂料量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喂料过多,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如果饲料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原因造成。腹泻以出生后3—7天、断奶后10—20天的仔猪多发。发病后的仔猪常表现为厌食、腹泻、精神不振等。发病率为40%左右,死亡率达15%,冬季则更高一些,增加了牧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多发疾病,部分猪场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15%~20%,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仔猪腹泻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停滞(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以呕吐、严重腹泻、失水和对新生仔猪有高病死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胃肠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例218头仔猪,治愈率93.7%,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最易发病,常是突然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仔猪先后发病。病猪以眼睑水肿、面部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仔猪患该病后极易发生死亡,是导致仔猪发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现在养殖猪大多采用现代化集体养殖,很容易出现仔猪腹泻情况。这种病症是仔猪目前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之一,发病迅速,治疗率很低,而且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相关部门统计,30kg以下的仔猪每年得病概率为50%左右,死亡率高达10%以上,因为腹泻导致死亡的仔猪是全部死亡仔猪的40%左右。本文通过实践对该病病因和预防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千克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在养猪业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4.
马吉霞 《吉林农业》2006,(12):21-21
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又由于饲料结构,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改变,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20日龄左右仔猪腹泻发病机理,检测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种类,分析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特性,为兽医临床更好地预防控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从腹泻发病仔猪粪便中分离出34株致病性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用10种头孢类抗生素药敏纸片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设计针对ESBLs基因TEM、SHV、CTX-M-1、CTX-M-2、CTX-M-8、CTX-M-9的特异性引物,检测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ESBLs基因TEM、SHV、CTX-M-1、CTX-M-2、CTX-M-8、CTX-M-9存在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对10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68%、65%和56%,敏感率为29%、15%和35%;对头孢哌酮、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5%、9%,敏感率为70%、79%。ESBLs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全部检测到TEM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00%;检测到1株细菌具有CTX-M-9耐药基因,检出率为2.8%。由于该养猪场分离出的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并且全...  相似文献   

16.
腹泻是仔猪最常发生的疾病,严重威胁仔猪生长和成活,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有生理因素、应激因素、致病性微生物因素、寄生虫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对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将280头12±1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7个组,其中1个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个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00mg/t的阿莫西林;其余5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2~1%的抗菌肽制剂,饲喂时间为15d,分别测定仔猪腹泻率、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0.6%和0.8%添加量的抗菌肽制剂对仔猪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率的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猪群死亡分布规律分析及相关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浙江东南部某猪场于2003年1~12月对猪群死亡的调查资料显示,猪的死亡比例以仔猪最高为75.83%,保育猪为18.56%,商品肉猪3.2%,经产母猪2.04%,后备母猪为0.37%.同时对死亡分布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先天发育不良,管理与护理不当,疾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控制仔猪死亡率,需实施分阶段饲养管理及预防控制疾病发生与流行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断奶仔猪的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它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为主,多半发生在断奶后的3~7天的仔猪,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当地地实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就仔猪断奶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办法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腹泻是生猪生产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8%,死亡率11%。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由于引起本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交叉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