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百万亩甘蔗配套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在广西16个县实施,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及其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和加大物质投入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非项目区相比,实施区三年加权平均蔗茎公顷产量92.64吨,增产19.74吨,增长27.08%;平均蔗糖分14.79%,提高1.2%(绝对值);累计新增蔗茎总产量133.56万吨,新增蔗糖总产量16.79万吨,新增总产值34520.19万元,新增纯收入28033.09万元。  相似文献   

2.
安徽庆安县致富乡新富村的稻田园区喜获大丰收,2010年,园区实施稻鸭共育生产模式,增收8.9万元。稻鸭共育园区占地面积约135公顷,年产水稻11万千克,因为品质好,每千克水稻多卖0.4元,可增收4.4万元;稻田养鸭3000只,每只售价15元,可收入4.5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上允镇实施整建制推进水稻、玉米高产创建,通过2012年~2014年连续3年的努力,项目区水稻平均增产547.5公斤/公顷,玉米平均增产504.0公斤/公顷,两项合计共增加粮食310.9万公斤,新增产值621.8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与成效,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户欢迎,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晚稻赶早稻综合开发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项目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优化品种搭配模式、增加优化物质投入,推广先进栽培技术、避免寒露风危害,大幅度地提高单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示范区实施三年,晚稻加权平均亩产量449.88公斤,比前三年晚稻单产增产104.08公斤,增长30.09%,累计新增总产量32015.47万公斤,新增总产值38418.56万元,年均亩收益539.66元,纯收益88.77元;与实施前三年相比,亩新增纯收益91.79元,物质劳动投入净产率分别高0.19元和0.48元,劳动生产率高4.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节水覆膜湿种水稻技术是承德县农业局经十多年研究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适宜北方贫水区推广应用,其优点是节水、高效。经多年试验、示范,每公顷可节水1500立方米,产量达9375公斤以上,比常规栽培法增高20%,每公顷增收超过3000元。全市1999年推广5300公顷,纯增效益1600万元。节水覆膜湿种水稻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精细整地根据土壤平整程度做畦、每畦面积100平方米~600平方米,1排~2排畦设一条灌水渠,而后进行耕翻、耙耢、灭茬、平整畦面。最后灌水进行水耙,将土壤…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穴直播栽培技术从2019年开始在防城港市推广,该技术与传统的水稻育插秧相比,育秧和插秧环节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产量较高.2019年7~11月,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在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创建水稻机械穴直播试验示范片.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达1.23万斤,比人工抛秧每公顷节本1650元、增收2100元.通过这次示范,积极带...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涪陵区从2004年引进该项技术,全区共试验示范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榨菜———水稻”模式260亩(1亩=1/15公顷,下同)。涪陵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田间测产:水稻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旱育秧(亩产518.6公斤)增产12.4公斤/亩,每亩可减少投入45元以上。2005年小春季推广榨菜少免耕技术8.05万亩,平均亩产鲜菜头2458公斤,免耕栽培与常规翻挖栽培产量相当,但免耕比翻挖减少投入40元/亩以上。大春季全区推广少免耕种植水稻2万亩,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412万元。一、榨菜———水…  相似文献   

8.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黔西北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选择对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0号、毕单13号、毕单14号、毕单15号进行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在毕节地区8县(市)162个乡(镇)共计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有效面积216.77万亩,取得新增粮食总产量14005.51万公斤,新增副产品16806.61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8487.27万元,于2009年2月13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兴安县于1993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七年多来,按照区党委"1234610"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完成改造中低产田(地)146.6公顷,造林246.6公顷,扩大经济作物种植3120公顷.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1465.65万公斤、油料43.4万公斤、水果2162万公斤、产肉(鱼)187.3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2179.6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364元.项目区基本建成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科技领先,结构合理"的农业生产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199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49亿元,产粮2.34万吨(连续七年增产),水果产量11.8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46元,位居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奉新县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县2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万人,有水田面积2.59万公顷,常年种植水稻面积3.60万公顷(早稻1.47万公顷、一季晚稻6667公顷、二季晚稻1.60万公顷),总产量2.4亿公斤,其中商品粮1亿多公斤,人均350多公斤.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稻生产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实施质量,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牟定县共和镇于2014年在天台、天山、军屯、何梁、余新、余丁等6个村委会组织实施了万亩省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项目的实施,整个项目区新增稻谷总产194.63万kg,按2014年牟定市场水稻价格2.75元/kg测算,新增产值535.23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330.72元,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抛秧在我区已推广几年了,怎样才能提高综合效益是重点研究课题,稻鸭共育生态栽培技术为水稻生产提供了综合效益的典范。大新免耕稻田养鸭每亩种稻增收106.49元;养鸭增收115.49元.还可以消灭虫害,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稻鸭双收,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栖生态种养双增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鸭共栖生产无公害大米是一项全国稻作区着力推广的新技术,它不仅可以鸭治虫、治草和利用稻田养鸭,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等,实现增产增收。采用该技术,667平方米可增收150~200元。我县2003年13400余公顷水稻施行本项技术,共增收3600余万元。一、稻鸭共栖之水稻生产与管理技术1·选择适宜基地生产基地要集中连片,要求排灌便利,土壤和水源无污染并远离污染源2公里以上,周围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相对与外境具隔离条件,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和病虫发生多年偏少等适宜条件。2·良种选择应因地制宜先用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高光效…  相似文献   

14.
户主 陈智勇。全家4口人。 住址 沅江市琼湖街道凤凰村黄土嘴组。邮码:413100。 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 1998年。 2007年种养规模和效益①养殖甲鱼0.9公顷水面,年产甲鱼5400公斤,产值54万元,纯收入30万元。②种植柑桔1.33公顷,年产柑桔3万公斤,产值2.1万元,纯收入0.7万元。③种植优质水稻0.27公顷,年产粮食3600公斤,产值0.72万元,纯收入0.24万元。  相似文献   

15.
我县从1979年起,在山、丘、湖、坪区设立了四个水稻苗情观察点。几年来,在苗情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法,为指导和发展全县的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揭示水稻内在规律的苗情观察数据。1985年,在湖南省粮油作物局的指导下,以四个苗情点为基地,推广运用微型计算机预报水稻苗情新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县接受预报面积达20余万亩,通过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时期的预报及验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早稻每亩挽回损失10公斤,共可增产稻谷200万公斤,经济收益达62.36万元;晚稻每亩增产27公斤,可增收168.37万元,全年增产收入达115.36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地膜花生套种苦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抓时间、抢季节,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从2003~2006年,翁源县推广应用该项技术面积共6000公顷,其中2006年达到1800公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苦瓜5500公斤、产值6600元,花生亩产值650元,苦瓜、花生两项收入共7250元,纯收入5500多元,比种植水稻增收3000元。4年合计为农民增收2.7亿元,经济效益明显。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订单种植是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的体现,是依靠企业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2009年,我乡与国辉米厂签订订单,种植优质稻164公顷,分布在全乡9个村36个组,263个种植户,共收稻谷149.3万公斤,因订单加价为农民增收29.49万元,每667平方米增收120余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怀宁县的水稻增收节本,于2015年5~10月在该县进行了单季稻减少施肥量增加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减肥增密处理株高比对照低,每穴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均比对照少,结实率、千粒重也略低于对照,但每公顷有效穗比对照多27.8万穗,且增收稻谷508.9公斤/公顷,节约成本1 331.6元/公顷。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水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专用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和汉枫水稻专用缓释复合肥相比差异不大,和常规施肥相比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公顷产量比常规施肥多375kg,增产率4.82%,公顷净增收益为813.75元。  相似文献   

20.
1.基本情况 清徐县是全国最主要的暖气片及焦炭生产基地之一,307国道贯穿该县的一乡三镇。全县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3万公顷,其中2.7万公顷水浇地,2002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0.67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7万公顷,蔬菜保护地播种面积0.75万公顷。蔬菜总产量64万吨,商品菜上市56.5万吨,蔬菜收入27068.6万元,商品菜平均单价0.48元/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