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省环县,2009年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而玉米地里仍见秸秆青绿、穗大粒满。县委书记赵连印说,这些地都采用了集雨、保墒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目前全县已推  相似文献   

2.
刘贵本 《新农业》2008,(1):19-19
我2007年在6亩坡岗地上种了沈玉22号玉米,由于以前没种过该品种,心里一直不踏实.通过认真管理,秋收后,真是喜出望外,这6亩较差的坡岗地产玉米4500多公斤,平均亩产750公斤.这块地一般年份总产玉米也就3000来公斤,一下子增加了1500多公斤,应该说不比平肥地差.大旱之年取得如此好收成,靠的是沈玉22号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哈腾高勒嘎查农民张新虎栽种了黄花菜,目前长势不错。日前,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张新虎家一探究竟。8月24日午后,哈腾高勒嘎查支部委员张文新带着记者来到张新虎的黄花菜地里时,他正在地里忙着除草。张新虎说,去年他到宁夏办事时看到路边农田大片的黄花,金灿灿的特别好看,一问才知道是黄花菜,它既属药材,也可以做成各类菜肴,价格也不错,深受当地农户青睐。觅得这个商机的张新虎动了心,当即买了花苗试种了8亩,去  相似文献   

4.
张生 《新农业》2001,(6):53-53
2000年秋天,在经历了罕见的大旱之后,我家的玉米、谷子、大豆喜获丰收。望着这丰收景象,想起我的启蒙老师——《新农业》杂志。  相似文献   

5.
老子赵拴柱,二十多年的老村长。儿子赵川,大学毕业,县政府里干了几年,提拔了,选派到老子当村长的乡里任乡长,儿子成了上级领导,管老子。这天,乡里召开村级干部会,儿子在主席台上讲,老子在下面听。儿子传达县里的文件。儿子说,遵照上级精神,沿路农田里,要全部种成玉米,不准种其他农作物。儿子话没完,会场下嘁嘁喳喳的说话声就响成一片,像肥猪拱进麦田。会后,老子村长敲开了儿子乡长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儿子乡长。老子村长劈头就问,小川子,这会啥意思?路边的地全部种玉米,那沿路的大棚不得都拆了?儿子乡长说,我也没…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一个非生物因素,在东北地区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大部分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减产,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绝收的现象。运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做好玉米抗旱生产,使玉米种植在大旱之年不减产,已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干旱是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一个非生物因素,2009年在东北地区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大部分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减产,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绝收的现象。运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做好玉米抗旱生产,使玉米种植在大旱之年不减产,已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旨在鄂西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带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春玉米选用掖单13号高产早熟品种,营养钵育苗,薄膜覆盖,合理密植,定产定肥,在大旱之年,春玉米首熟高产达到11085kg·hm-2,平均7733kg·hm-2,比常规两熟制春玉米单产3750kg·hm-2增产1.1倍,净增利润1.2倍。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07,(12):F0004-F0004
黑龙江省黑龙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20万元,引进俄罗斯和美国自交系杂交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黑龙王336、337,在大旱之年表现出色,抗旱,不秃尖,产量高,亩(667平方米)产超过2000斤。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受气候、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农药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况。倒春寒的出现,使得虫害发生偏轻,随后胶东地区出现大旱,病害发生也较轻。大旱还使得夏季玉米除草剂和秋季麦田  相似文献   

11.
今年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大足县旭光村赵忠良家水稻产量却不减反增。说起今年的收成,老赵高兴地说:“多亏技术员推荐的抗旱好品种,少浇两次水还多打130公斤!”  相似文献   

12.
去年,受气候、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农药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况。倒春寒的出现,使得虫害发生偏轻,随后胶东地区出现大旱,病害发生也较轻。大旱还使得夏季玉米除草剂和秋季麦田  相似文献   

13.
韩文奎 《现代农业》2004,(12):27-28
实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由于面向农牧民的一些税费被相继取消,使得村(嘎查)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转财力大幅度减少。以赤峰市为例,全市税费改革前村(嘎查)均提留款为3.4万元左右,税费改革后村(嘎查)均农税附加收入仅为1.8万元左右,村均减少1.6万元。致使村(嘎查)正常运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已有的财力规模下,如何确保村(嘎查)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对此,结合赤峰市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带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小麦—玉米)为三熟制(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三熟制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采用掖单12号,6月底露天营养钵育苗(或7月初直播),密度7万株·hm-2,定产定肥,在大旱之年平均单产6502kg·hm-2,利润2202元·hm-2;比CK(原两熟制麦茬玉米)增产1倍,增利2.2倍。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辽宁省绥中县第一大栽培作物,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步变暖,大旱、大涝、大风、高温和低温等极端性天气多发,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玉米的科学播种技术是玉米生产的关键.基于此,探究玉米生产的科学播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上半年,我们平遥县岳北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但大旱之年,农业并没有减收,大家说:“是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为我们撑起了保护伞。”  相似文献   

17.
<正>麦收过后,金黄色的麦梗留在地里,一片金黄中长出嫩绿的玉米。路边,麦场,农民们忙着晾晒新收下来的小麦——这种田园美景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已不复存在。"那是几年前的场景了,我已经2年不种小麦了。"河北省沧县张官屯乡农民徐在彬说。  相似文献   

18.
大珂 《新农业》2001,(8):6-7
1999~2000年连续两年大旱,辽西大部分地区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却产量稳定,损失较小,当地农民说,这是托了“沃土工程”的福了。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中农控股旗下湖北沃裕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农化人员分别来到陕西户县、河南南阳、辽宁朝阳等地,对"金沃裕"复合肥施用效果进行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农化人员了解到,各地玉米的当季生产面临不同程度的旱情,存在减产可能。但施用了"金沃裕"复合肥的玉米受干旱影响较小,长势和收成明显好于施用其他肥料作物。"用了‘金沃裕’复合肥的玉米就是耐旱。"这是河南南阳张姓农民朋友对该肥料作出的评价。农化人员在他家玉米地现场也看到,用了‘金沃裕’复合肥的玉米不但叶面颜色深绿、茎秆粗壮,就连秸秆的高度也高出周围玉米20公分左右。"今年遭遇大旱,我估计我家的  相似文献   

20.
<正>粮食生产,基础在水。补起农田水利欠账,并非一日之功。可喜的是,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路径已渐渐清晰,进一步深化改革,夯实粮食生产的水利根基,让我们看到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大旱为何粮食丰收?投入机制的改革是关键一步,政府主导补欠账,农田水利投入创新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尚书成领教了"命脉"的厉害。河南许昌县是产粮大县,老尚所在的尚庄村都是种粮好把式。今年麦收过后,村里不少人种上了良种玉米。"种子好,可老天爷不给力,电视里说是60年一遇大旱,反正我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