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生长 柞蚕也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长阶段.柞蚕以蛹态滞育,其一化性于3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文尾产卵,于4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结茧化蛹滞育;二化性于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于5月上旬孵化,6月上旬结茧化蛹,不滞育而于7月中下旬羽化产卵,8月上旬孵化为幼虫,9月下旬结茧化蛹滞育越冬.  相似文献   

2.
柞蚕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养殖蚕种,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蚕蛾特别雄蚕雄体内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雄性激素含量丰富,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显著,是医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4.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学英 《新农业》2009,(8):42-44
柞蚕副产物指在柞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生丝以外的一些附属产品。它包括柞树枝干、卵、幼虫、蛹、蛾、蚕沙、茧丝和煮茧水等。长期以来,柞蚕副产物很少得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被作为废物处理掉,造成了柞蚕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对柞蚕副产物综合加工和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已开发出一些食品、保健品和医药品,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开发利用柞蚕副产物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枯叶蛾平腹小蜂是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的优势种类。在林内一年可发生2—4代,室内可繁殖六代,以预蛹在寄主卵内越冬,次年四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在寄主卵内发育历期为18—22天,各虫态历期为;卵2—3天,幼虫(包括预蛹)7—8天,蛹9—11天。每一寄主卵内只可发育出一头蜂。雌蜂寿命在给食时平均为47.3天。野外调查雌雄性比为1.27:1;室内繁蜂以柞蚕卵作为寄主则雌性有增高的现象。室内小群体繁蜂的平均产卵量为:越冬代36.5粒,第一代67.9粒,第二代52.3粒。以柞蚕作寄主雌蜂产卵量较高,繁蜂群体增大时,产卵量和日产卵量均有下降趋势。经测算,在卵内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7℃和242.5日度。  相似文献   

8.
在17~30℃范围内设置5个温度对樗蚕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在17~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其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24、56.04、7.47℃,有效积温分别为195.65、382.95、375.72℃.  相似文献   

9.
刺桐姬小蜂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21、24、27、30、33℃ 6个恒温条件下观察刺桐姬小蜂(Quadrastihus erythrinae Kim)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卵、幼虫、蛹以及卵-蛹的发育历期,计算剌桐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40、13.93、15.11、14.4...  相似文献   

10.
正柞蚕是中国特有的生物资源,辽宁省年产柞蚕茧约6.5万t,占全国柞蚕茧产量的70%以上。柞蚕茧、蛹、蛾、卵、丝加工利用的产值约200亿元,卵、蛹用于繁育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等用于防治玉米螟、美国白蛾及松毛虫等年经济效益约1000亿元。柞蚕产业发展中,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是提高柞蚕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研究柞蚕遗传资源及功能基因、柞蚕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机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是提高柞蚕种质资  相似文献   

11.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12.
桑蚕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口口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本文就桑蚕饲养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3.
柞蚕放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起源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吐丝昆虫,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人工驯养、利用的历史。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蚕)、蛹(茧)、成虫(蛾)4十发育阶段。其盂期在野外生长,以柞树叶为食,在有无然或人工柞林的地方均可放养柞蚕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柞蚕茧丝产品及柞蚕蛹、蛾的食药用需艰迅猛增长,柞蚕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罹柞蚕生产,不失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一、市场前景柞蚕浑身是宝,其茧的虾壳屉高级动物蛋白纤维,可以织绸,供衣着、装饰和工业用,柞蚕茧丝还能广泛用于军工、化工、医药等方面;柞蚕蛹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氮基酸,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柞蚕蛾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也是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原料。因此柞蚕茧无论是作为缫丝原辩,还是取其蛹作为食用销售,或是作为综合利用开发生柳产品的原料都不存在销售问题。目前是柞蚕产业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我国茧丝绸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预测国内外市场,今后20年,对柞蚕丝绸及柞蚕生物新产品的消费量将比20世纪末期增加3倍以上,价格也将持续上扬,而且前的柞蚕业发展状况,却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所以,柞蚕产业在今后几十年内,几乎不存在产品销售的隐忧。目前辽宁省大部分柞蚕丝绸加工企业,包括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几乎100%开工不足,加工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主要症站是柞蚕茧原料的水足。而天热纤维,尤其是蚕丝纤维消  相似文献   

14.
欧洲方喙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方喙象甲(Cleonus piger Scopovi),经研究,该虫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一年发生两代:5月中旬越冬代蛹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成虫产下第一代卵,6月下旬卵孵化为幼虫,7月上旬幼虫化蛹,8月下旬田间可见第一代成虫,9月上旬见卵,北二代幼虫始见于9月中旬,10月上旬开始化蛹,以第二代蛹在菊科植物根部越冬。幼虫为害甜叶菊等菊科植物,严重时可减产25%。  相似文献   

15.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牛,偶尔也侵害马、山羊,主要发生在4~8月有牛皮蝇活动的北方地区。牛皮蝇、纹皮蝇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成虫产卵、卵发育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发育成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成虫在夏季炎热无风晴朗的天气  相似文献   

17.
高温对粘虫未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粘虫卵、幼虫和蛹在24℃以上4种高温中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卵在相对湿度80%左右,温度为24-33℃范围内均能顺利孵化,孵化率均在87%以上,而35℃中卵不能孵化,幼虫和蛹死亡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5℃时所有幼虫均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未成熟期(卵、幼虫和蛹)在24-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时反而有所延长。高温对幼虫虫龄及各龄幼虫头壳宽度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24、27℃中老熟幼虫均为6龄,而30、33、35℃中7龄老熟幼虫比例分别占4%、24%、100%.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以27℃的最宽,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35℃的2龄幼虫除外),不论其差异是否显著。33℃以上高温显著不利于幼虫头壳的增长。蛹也是以27℃的最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3℃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3℃以上高温不仅不利于粘虫幼虫和蛹的生存,而且导致幼虫蜕皮次数增加,各龄幼虫头壳宽度变小,未成熟期延长及蛹重降低等发育受阻现象,而35℃高温直接对卵和蛹有完全致死作用,这些结果均是粘虫夏天在我国南方地区不能渡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梦尼夜蛾卵、幼虫、蛹的抽样,并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频次分布法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表明,梦尼夜蛾卵、幼虫、蛹均属聚集分布,其中卵、幼虫又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对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桔小实蝇在云南边境生物学研究及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桔小实蝇在云南河口1年发生5代,在瑞丽发生6代,卵历期2d,幼虫历期8d-11d,蛹历期8d-9d。世代重叠,全年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土越冬。该虫喜食熟芒果和橙片。根据气候相似距原理、云南滇西北8县为桔小实蝇非适生区外,其余为适生区。记录了成虫、幼虫、卵和蛹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0.
一、发生与危害特点 茶叶黑刺粉虱的一生(即一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成虫将卵产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稍爬动一段时间就固定在卵壳附近,将针状口器插入叶内,吸取茶树汁液危害,并由肛门分泌出大量透明液珠,滴落到下部叶片正面,引起叶面煤病发生。幼虫经3个龄期(约1个月左右)化蛹,蛹约经7~10天后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