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列式草沙障修筑机在国内外的治沙机械中仍然是个空白。我国广大沙漠区治沙工作量很大。为了固定流动沙丘,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用麦草秸杆固沙,用沙生灌木苗造林的综合治理,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建立了许乡绿洲,收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但是,沙漠治理工作量很大,用工多,设置草沙障限然靠手工完成,生产效率很低,条件艰苦,劳功强度大。广大治沙工作者和工人,希望能够早日实现治沙机械化,以便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7CX-2型草沙障修筑气机就是为我国“三北”地区固沙造林而研制成功的行列式草沙障设置机械。该机性能先进,生产效率很高,使用方便,适于在  相似文献   

2.
<正> 河西各地在固沙造林上,采用的工程固沙措施主要是设置粘土沙障或柴草沙障,此外还有土埋沙丘、砾石压沙等。上述固沙措施,由于劳动强度大,花工多或材料缺,工本高,都有其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探索新的工程固沙措施,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沥清毡作沙障材料,在站西缘和宋和大队林场50余亩流动沙丘上,连续设置了1万多米沙障,进行固沙造林试验,初获成效。现就沥清毡沙障固沙原理,设置技术,经济效益,固沙效应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粘土、柴草沙障是工程固沙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柴草沙障有效期短,实际效益低,粘土沙障虽有效期较长,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为此,笔者从一九八八年开始在民勤中沙窝做了地膜沙障设置试验。一九八九年又在民勤小西沟无量庙沙丘上设置地膜沙障三千六百一十七米,压沙十六亩,每亩成本八元三角。经检查,沙面无风蚀,沙障完好率达百分之百,比柴草沙障节约投资一倍多;与粘土沙障相比,节约投资三倍,这是一种较好的工程固沙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流沙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治沙工作始于1880年,但直至十月革命后才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经验:机械沙障和植灌种革措施阻止铁路沿线流沙的侵袭;林牧结合的植物治沙,固定了流沙,繁荣了畜牧业,实现沙地植被的永续利用。不同的生物气候带采取不同的措施:草原区设置防护林带,实行草田轮作制,既防风固沙,又改良沙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在半荒漠区采用植物固沙,固沙初期设置机械沙障保护植物;荒漠区利用飞机或汽车混播乡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并与放牧、种植业相结合。文中还对苏联治沙的历史和科研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翁牛特旗流动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流动沙地的特点 ,阐述了围栏封育、机械沙障固沙、生物沙障固沙、飞播与人工模拟飞播固沙造林以及丘间地开发利用等系列配套技术措施的治沙原理、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推广应用情况 ,并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机械固沙技术就是利用柴草、橘秆、黏土、织物、树枝、板条、卵石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通过增大沙地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面层风速,达到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地表风蚀状况和防风阻沙作用,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是一种在高寒干旱区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上经常采用的机械固沙技术。在青海高寒区机械沙障与生物治沙技术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流动沙地的特点 ,阐述了围栏封育、机械沙障固沙、生物沙障固沙、飞播与人工模拟飞播固沙造林以及丘间地开发利用等系列配套技术措施的治沙原理、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推广应用情况 ,并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治沙在腾格里沙漠治理中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漠中铺设草沙障是防风固沙的有效途径,固沙机是一种能自动高效铺设草沙障的设备。介绍了国内固沙机的研究现状及甘肃建投机械治沙在腾格里沙漠治理中的应用,简述了固沙机在沙漠中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及该技术在未来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机械沙障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理流沙过程中,工程措施治标,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可以彻底降伏沙龙,达到从根本上治理流沙的目的.巴盟治沙综合试验站在极度沙漠化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研究,在裸露沙丘表面设置粘土沙障和草方格沙障,障内人工栽植各种固沙植物,结合封育恢复天然植被.用这些措施建造的多种类型防风固沙植被,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试验站内沙障的设置方法及今后的植被建设问题综述如下:一、机械沙障的设置方法根据风沙运动的规律和特点,93%的沙粒都集中在近地表层10厘米高度范围内.因此,一般情况下沙障高度要求在10厘米~15厘米.沙障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夹角要在90°~100°之间.粘土沙  相似文献   

10.
仿真固沙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防风固沙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区的水资源限制了植物治沙应用范围,将仿真固沙灌木加入退化梭梭林,比较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的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防风固沙效能,为仿真固沙灌木应用提供参考。在野外相同条件下观测比较仿真固沙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内风速,结果显示: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灌木林的风速削减率与塑料网方格沙障的差异不显著;随着风速增大,仿真固沙灌木降低风速率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降低风速率差异变小;在风速为8.1~8.9 m s-1时,仿真固沙灌木降低风速率达塑料方格沙障的80%;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灌木林的输沙率随高度变化为指数递减,是裸沙地的35%;仿真固沙灌木林的建立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重复应用,与灌木搭配可增强防风固沙效能。  相似文献   

11.
在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设置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沙障,本文选择稻草、麦草、玉米杆、芨芨为沙障材料,按照方格式1.5 m×1.5 m、2 m×2 m、2.5 m×2.5 m,行列式1.5、2、2.5 m的规格布设试验,通过核算各材料及各规格成本及调查阻沙效果和植被恢复情况,得出:同一规格下玉米杆的成本最低,麦草、稻草、芨芨成本依次增加;在方格式中各材料均为2.5 m×2.5 m成本最低,2 m×2 m次之,1.5 m×1.5 m成本最高;行列式中各材料均为2.5 m规格成本最低,2 m次之,1.5 m成本最高;各材料中芨芨材料沙障的积蚀高度最大,麦草沙障的最小,同一材料方格式高于行列式,各材料中麦草的凹曲面高度最深,芨芨的最浅,同一材料行列式深于方格式;各材料、各规格间植被种类没有差异,都以沙米为优势植被,同一沙障材料的行列式和方格式植被恢复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同沙障材料间植被恢复情况差异较明显,具体为稻草沙障植被恢复情况最好,其次为麦草沙障,芨芨沙障最低。  相似文献   

12.
沙障固沙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不以粗糙度而以障内沙面蚀积强度作为沙衡量沙障固沙效能的综合标志,主张通过障埂占位,通过对障埂高度和障梗间距的调节控制风沙流的蚀积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控蚀公式,并以K值等于1/10作为沙障成败优劣的判断标准,对指导治沙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为研究区,研究了麦草沙障、沙柳沙障和梭梭林3种治理措施下风速廓线、粗糙度、风沙流结构及输沙率等指标的变化,以期筛选不同治理措施下防风固沙效果的优劣性,为进一步完善当地防沙护岸和防沙治沙工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梭梭林地和设置沙障后的近地表(0~30 cm)粗糙度较流动沙丘明显增加,风速明显降低,且沙障的风速廓线随高度均遵循对数分布规律。铺设沙障后或营造梭梭固沙林,输沙率相比流沙均有明显降低,相同风速下铺设沙柳沙障后输沙率为流沙的2.2%~38.2%,铺设麦草沙障后输沙率为流沙的13.3%~35.8%,梭梭林地输沙率为流沙的4.2%~27.6%。随风速的增加,流动沙丘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逐渐减小,麦草沙障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逐渐增大,沙柳沙障和梭梭林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采取措施后下垫面均能很好地控制近地表的流沙活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数字化防沙治沙工作中无人机和固沙机的应用状况。阐述了草沙障机械化铺设设备——固沙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并根据当前形势对无人机和固沙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目前,多种新型号固沙机已经产生,传统的沙漠治理应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风沙流结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以2m×2m与3m×3m这2个模式防护效果好且省工省料,是最理想的模式.沙障设置后形成了稳定的沙面,在雨季播种了沙蒿、沙打旺等固沙植物,2a后沙障腐烂,固沙植物取代了沙障的防风固沙作用,使流动沙地永久固...  相似文献   

16.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7.
4 生物沙障治沙模式4.1 模式概述在降水较好的半干旱地区的低缓流动沙丘 ,以及平缓起伏的流动沙地上 ,选用萌蘖性强的灌木树种进行高密度扦插造林 ,先期形成活体沙障固沙 ,后期再行造林、种草的一种治沙模式。4.2 模式适宜条件在年均降水量 30 0~ 40 0mm的半干旱区内 ,均匀分布的流动沙丘或沙垅、沙带的沙地治理中 ,适宜采用本模式。4.3 技术思路半干旱地区流动沙地的治理有多种植物固沙方法 ,但选用萌蘖力强、经济价值高的灌木枝条 ,扦插造林形成活沙障的形式 ,不仅可将流沙一次固定 ,而且障间还可进一步发展乔、灌、草植被 ,确是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风沙危害特征,结合风蚀坑不同部位或立地条件,采取沙障+植物固沙技术、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结果表明:采用带状或网格状PE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以及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对风蚀积沙控制、植物种和植被盖度增加以及植被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和未设置沙障相比,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减少风蚀效果最大,其次分别为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且网格沙障好于带状沙障。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植被覆盖度由设置前的4. 67%平均增加到54. 61%,带状或网格黄柳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88%或20. 09%,带状或网格纱网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16%或26. 64%,带状或网格PLA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8. 1%或9. 62%。采用沙障+植物固沙技术,人工促进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能够在2~3年内控制风蚀坑风沙危害,重建固沙植被。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5,(1):161-167
在综合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治沙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材料、不同规格、不同外露高度的沙障进行风蚀沙埋试验;通过选择不同扦插深度、种条种类、种条条龄及保湿措施等分别进行成活生长情况试验,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复合沙障治理流沙技术中合理的技术指标,以探索快捷、经济的治沙模式。  相似文献   

20.
羽翼袋沙障是一种新型沙障,可增大风沙阻力,减弱风速,达到底袋固沙、羽翼消风的作用,提高了防风固沙效果。通过与传统沙袋沙障对气流速度、风沙流结构及相对阻沙能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羽翼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为防沙治沙筛选新材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风速下,羽翼袋沙障有效防护范围较沙袋沙障增大3.99~7.50倍,减弱风速效能提高10.50%~21.23%;沙袋沙障各点位输沙量均大于羽翼袋沙障,各高度阻沙能力系数反之,羽翼袋沙障相对阻沙能力较沙袋沙障增加1.19~1.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