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斑吉丁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在三北防护林河西走廊地区为害杨树。杨树受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树干胸径8—16cm,受害部位是在3m高度以下的主干上,尤以距地面1—2m内最严重。该虫多为一年1代,少量滞育个体二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内越冬。用溴氰菊酯毒笔涂环杀成虫和降低成虫产卵量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3.
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 castanovora Yang et Wang(N.S)sp.n.幼虫为害板栗,在树干或侧枝上形成虫斑,导致虫斑上部枯萎、树皮干裂,严重时栗树大枝或整株枯死。该虫一年2代,以幼虫在受害树的树皮裂缝内越冬。  相似文献   

4.
枣镰翅小卷蛾(亦叫枣粘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据调查,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及树干伤口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子3月下旬开始出现,每雌产卵120~200粒。第一代幼虫大量出现期在谷雨前后,为害达两个月之久;第三代从7月上旬到9月上旬,为害约两个月。老熟幼虫潜入树皮裂缝或枝条裂痕处越冬。该虫食性单一,以幼虫为害枣树叶、花和果实,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5.
栎窄吉丁虫害防控对策及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栎窄吉丁害虫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栎窄吉丁虫害防控对策及主要技术措施为:加强虫情监测调查,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增加林分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招引生物天敌,促进森林生态平衡;对虫害木实施卫生伐除,并严格实施检疫及除害处理措施;采取初孵幼虫期树干打孔注药、成虫期化学药剂飞机防治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柳缘吉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缘吉丁以幼虫钻蛀幼龄柳树主干及中龄柳树枝梢。据六十年代初期在济南市调查,被害株率94.7%,死亡株率90.2%,连续两年形成毁灭性灾害。该虫在济南年生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36℃时最为活跃;幼虫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8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边材蛀道内开始越冬。防治措施:加强苗木查疫;清除虫源木;选用苗木化较高的苗木;树干涂白预防成虫产卵:割虫斑刷石硫合剂及释放管氏肿腿蜂消灭幼虫等。  相似文献   

7.
<正> 杨锦纹吉丁虫Poecilonota variolosa(Payk)分布于我省阳源、怀安、蔚县、青龙等县:国内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国外分布于苏联及非洲北部。主要为害小青杨、青杨及小叶杨等杨属树种。以幼虫为害树干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树木生长;被害处,树皮龟裂,组织坏死,易形成破腹,给木腐菌浸染创造条件,降低木材工艺价值,严重时树干造成风折。成虫飞翔力低,主要借助于交通工具,通过运输带虫苗木、原木及干材进行区域性传播,是我省重点检疫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松针斑蛾Etersia Laptina Koll属鳞翅目斑蛾科,主要为害云南松,是四川西部云南松林区重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松针丛中越冬。越冬时间从头年10月下旬到翌年3月初。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树干基部、树皮裂痕中结网化蛹。 幼虫在林间呈核心分布型,成片集中为害,4~5龄幼虫,食量大,针叶不足的情况下,向四周转移为害。该虫一般发生在海拔1600以上的林区,虫口密度阳坡大于阴坡;山坡中、上部大于山脚;高海拔林分的虫口密度大于低海拔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9.
芳香木毒蛾属鳞翅目、木毒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以幼虫为害杨、柳、榆等树干。 成虫,触角栉齿状,体翅灰色,翅上散布许多黑横纹。翅展80毫米。幼虫,体粗壮而略扁平,背面紫红色,腹淡黄色,体毛稀而粗短,老熟时体长达90毫米。 两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或土中过冬。成虫6—7月出现,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蛾产卵在树皮缝或根际,成堆,新孵幼虫蛀入树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然后渐深入木质部,从上向下穿凿粗大的纵坑。一般喜欢寄生在树干基部,往往一处有几条甚至几十条幼虫。老熟幼虫在坑道口附近或入土化蛹。通常稀疏透光的林分、林缘和孤立木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用乐果类农药在树干胸高部位环状刮皮涂药防治榆蓝叶甲的方法造成树干伤痕过大,且难以愈合,影响榆树正常生长。为此我们在成虫出蛰后和幼虫孵化期改用纵割树皮涂药法,即在树干胸高处每隔5厘米纵割  相似文献   

11.
我省为害杨树的天牛种类主要有云斑天牛和桑天牛两种,其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与虫源树有密切的关系。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理,诱饵树毒杀成虫以及熏蒸毒签毒杀幼虫,防治的关键在于治理"动期"(成虫)。  相似文献   

12.
<正>云斑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为害核桃、板栗、栎、桑、杨、柳及多种果树。在我省太行山区,,对核桃树为害严重,常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例如平山县北古月村20亩核桃树,因此虫为害,1982年死去15%,1983年全部死亡。 该虫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成虫出现,6,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主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咬一倒月牙形产卵孔,将卵产于皮层。幼虫开始在皮层为害,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纵向隧道。幼虫老熟后在虫道顶部作蛹室化蛹,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13.
台湾狭天牛是花椒树上的主要蛀干害虫,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坑道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始见成虫,幼虫孵出后钻蛀树干,连续多年为害,直至寄主死亡。  相似文献   

14.
花椒害虫主要有花椒笮吉丁、柳干木蠹蛾和桔褐天牛等,以花椒窄吉丁为害最重。花椒窄吉丁一年一代,柳干木蠹蛾三年一代,均以幼虫越冬,在陕西各花椒产区均有分布,尤以秦岭以北最为严重;桔褐天牛两年一代,仍以幼虫越冬,分布在秦岭以南。秦岭以北15年左右的树主要有窄吉丁引起枯死,25年左右时枯死的却为木蠹蛾造成。4月中旬用增效氧化乐果、甲(?)磷50倍液或久效磷20倍液等进行涂抹防治,均可获得80%以上的杀虫效果;8月下旬用上述配方防治韧皮部小幼虫,效果尤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经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该虫在公主岭地区1 a发生3代,以2龄幼虫作白色薄茧在枯枝落叶层或树皮缝内过冬。幼虫4月末5月上旬为害,第1代成虫期在6月中旬;第2代成虫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第3代成虫期在9月上旬,10月上旬幼虫下树在落叶层、树皮缝中过冬。可采用人工灭杀、毒笔阻杀、化学药剂灭杀、释放赤眼蜂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桑天牛在黑龙港地区分布很广,危害甚重,主要为害桑、杨、柳、榆及其它部分果树,以榆树为最甚。当地群众叫它铁炮虫、倒树虫。成虫啃食树梢及树皮,幼虫蛀食树干木质部及髓部,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重者造成全株死亡。越冬的桑天牛幼虫,春季开始在树干及大枝内为害,必须在化蛹前这一有利时机及时除治以控制虫源,减少为害。 桑天牛幼虫在树干蛀的孔道内活动,用药困难,除治不便。经过几年的试验,我们初步摸到了一个较好的除治办法,取名扦插堵孔防治法。除治效果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干基埋土防治杨干透翅蛾杨干透翅蛾SpheciasiningensisHsu在山西晋中地区主要为害杨树主干。树干上的分布调查表明该虫85%以上主要在30cm以下的树干基部钻蛀为害,化蛹也多集中于树干基部。老熟幼虫咬破树皮后用其分泌物粘住做羽化孔,而后在...  相似文献   

18.
六星吉丁虫在柑桔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害柑桔的吉丁虫进行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街州柑桔上为害的吉丁虫与山杜英上为害的吉丁虫为同一种。该虫在衙州1a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侵入木质部筑蛹室休眠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木质部休眠越冬幼虫4月底至5月化蛹,1代成虫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中旬,是主高峰;8月底、9月出现2代成虫,是次高峰。7月是1代幼虫为害高峰,9月后多有生活史重叠。该虫危害柑桔枝干,蛀食其韧皮部,初为害时部分枝干会出现流胶,后期造成树皮爆裂,皮层缺损或枝枯。提出了采取营林措施、检疫措施、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华山松灰尺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灰尺蛾幼虫为害华山松,因其取食方式特殊,在受害树下可见长短不一的绿色针叶,以致受害严重的松林地面一片绿色,它每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地面下土室内越冬,蛹期200天,成虫折天多静伏于树干下部,容易捕捉,治理措施:于12月至次年4,中6月捕捉成虫,也可于8、9月以生物,化学农药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20.
对臭椿沟眶象的危害情况、越冬情况和生活史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受害臭椿上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同时发生,并且臭椿沟眶象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幼虫蛀食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严重影响树木养分和水分的输导。在陕西省定边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成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表土中越冬。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主要活动方式是沿树干及主侧枝爬行,具假死性,表明成虫的飞行能力很弱;活动范围小,自然扩散主要靠成虫爬行。人工捕杀费时费力,趋性诱杀适用于农村,人工悬挂倒喇叭是目前城市防治臭椿沟眶象的有效手段,针对受害部位涂抹树干作用明显,而树冠喷雾方式打药面积分散,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