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 新疆葡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族人民通过引种和杂交育种,培育了许多特性不同、用途各异的葡萄品种。据历年多次调查,解放前全疆长期栽培的葡萄品种有50多种,其中以无核白、和用红葡萄、马奶子葡萄和喀什喀尔4个品种为主,它们在全疆分布最广。无核白主要分布在吐鲁番、鄯善、哈密、和田、于田和墨玉等县市,1987年全区共有无核白葡萄6.337×10~4亩;马奶子分布在吐鲁番,鄯善和哈密;喀什喀尔在全疆许多地方都有栽培;和田红葡萄主要分布在和田、于田等地。葡萄品种最多的地方首推伊宁市,1960年调查共有30个品种,占全疆葡萄品种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1 种植模式1.1 葡萄与西红柿均为南北行种植,葡萄采用单壁篱架栽培。1.2 株行距:葡萄为0.5米×2米,西红柿于葡萄行间栽植4行,株距0.35米。1.3 品种:葡萄采用波利纹玫瑰,西红柿品种以早熟、低秆的北京早红品种为主。1.4 日光温室建设长70米~80米(过长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耐贮葡萄品种,促进鲜食葡萄保鲜贮藏,以马奶、木纳格、巨峰、火焰无核4种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检测4种葡萄在低温(-1~0℃)贮藏条件下各品种品质及生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葡萄之间其耐贮性差异较大,4种葡萄按贮藏难易程度排列依次为马奶葡萄、火焰无核葡萄、巨峰葡萄、木纳格葡萄。木纳格葡萄表现出良好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4.
4个葡萄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葡萄品种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葡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4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依次为:玫瑰香>红提>京秀>巨峰;严重水分胁迫时,抗旱性则为:玫瑰香>京秀>红提>巨峰。  相似文献   

5.
四种葡萄砧木抗旱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种一年生葡萄(Vitis vinifera)砧木1103P、5BB、SO4、3309C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葡萄砧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葡萄砧木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总糖上升的幅度大;叶绿素随干旱胁迫的加重迅速分解,抗旱性强的品种其下降速度较慢;抗旱性强的砧木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幅度大,而后下降速度慢;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也随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增加。4个葡萄砧木品种抗旱性从强到弱为1103P、5BB、3309C、SO4。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葡萄砧木品种实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以101-14、188-08、5BB、5A、山河2号、山河4号和Dogridge共计7个葡萄砧木品种(涉及4个亲本组合)的实生种子为试材,对种子萌芽势和萌芽率以及1a生植株基茎粗度和枝条成熟度等生长量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砧木品种实生种子的萌芽率与其亲本组合有一定关系。以亲本组合来看,种子萌芽高峰期出现顺序为山葡萄×河岸葡萄>冬葡萄×河岸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香槟尼葡萄;种子萌芽势顺序为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冬葡萄×河岸葡萄>山葡萄×河岸葡萄>香槟尼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组合的种子萌芽率最高,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和香槟尼葡萄居中,山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种子萌芽率较低;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葡萄砧木实生苗长势较强。本研究可为葡萄砧木实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31-135
气象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的汉沽、北辰、宝坻、蓟县4个葡萄产区的4—10月活动积温为3 580~3 700℃,能够满足不同成熟期酿酒葡萄品种对热量的需求;4个产区4—10月份活动积温差距小,无法进行葡萄品种气候区域划分;7—9月份的水热系数值K=1.4~1.8,8~9月份K=1.2~1.6,说明天津地区是酿酒葡萄种植的优良产区。但是7、8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年温度最高,降雨量最大,日照时数最低;高温高湿低光照限制了葡萄品质形成,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是品种引进筛选中首先和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8.
葡萄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洪琴  蒋丽光  邹陈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19-4022,4030
为了解决遵义市葡萄生产上品种单一问题,并为筛选优良葡萄品种提供基本数据,试验以葡萄品种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红富士、京亚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测定的方法,对葡萄的果实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葡萄品种的平均单果重、最大稳重存在显著的差异,果形指数、平均稳重在欧亚种内、欧美种内相互无差异,但2个种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可滴定酸含量上,2个欧美种品种显著高于2个欧亚种品种;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方面,4个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大稳重与平均单果重、平均穗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果形指数与平均穗重、平均单果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综合比较而言,4个葡萄品种在遵义市可以正常开花结果,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避雨栽培方式下,4个品种果实的性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品质都在中上水平,其中欧亚种品种在遵义市的表现要优于欧美种品种.  相似文献   

9.
破眠剂对攀西地区酿酒葡萄萌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冬季,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尔诺、玫瑰蜜4个葡萄品种的休眠冬芽进行了破眠剂处理,以提高第2年葡萄枝条萌芽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最低时(1月10日左右)处理,4个葡萄品种的萌芽率均有提高;1.0%H2CN2+1.0%吐温80处理萌芽率提高最大;不同葡萄品种对破眠剂处理的反应不同,梅尔诺、佳美处理后萌芽率提高最大,与霞多丽、玫瑰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葡萄品种抗旱性、抗盐性及抗涝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3个葡萄品种的抗旱性、抗盐性及抗涝性的鉴定,筛选出抗性强的葡萄品种2个:520A,225Ru;综合抗性较强的品种3个:SO4、5BB、贝达。鉴定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巨峰系品种的综合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葡萄种质抗寒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生理响应的差异并探索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为葡萄抗寒品种的鉴定、选育、品种区域化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低温交变箱模拟低温环境,在4 ℃(对照)和-5,-15,-25,-35 ℃低温条件下,以来源于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的66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组织褐变率、含水量(自由水与束缚水)进行分类评价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筛选抗低温或低温敏感的葡萄品种,进一步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葡萄品种抗寒性及抗寒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66份葡萄种质中,欧亚种葡萄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0.87~-17.45 ℃,低温胁迫后欧亚种葡萄的组织褐变率较高;美洲种葡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9.80~-29.68 ℃,自由水/束缚水值低于其他葡萄种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6份葡萄种质的抗寒性分为5类,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从中筛选出12份抗低温或低温敏感品种,分别为美洲种5BB、SO4、1103P、康可和香槟,欧山杂种北醇和公酿1号,欧美杂种巨峰和康拜尔,欧亚种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对其进行的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12份葡萄品种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相比,霞多丽、蛇龙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5BB、SO4枝条的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其余品种各指标增加幅度较小。【结论】不同来源的葡萄种质抗寒性存在差异,抗寒性强弱依次表现为美洲种>欧山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12个抗低温或低温敏感葡萄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5BB、SO4、康可、北醇、1103P、香槟、公酿1号、巨峰、赤霞珠、蛇龙珠、康拜尔、霞多丽。半致死温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枝条含水量可作为葡萄抗寒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辽宁地区的葡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了4个省(市)的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褐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木糖和KNO3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该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 3~12均能生长,以pH 6最适;分生孢子在10~40℃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葡萄品种间对葡萄褐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4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12个,占30%;中抗品种11个,占27.5%;感病品种17个,占42.5%,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湾南岸优质中早熟葡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湾南岸气候温和湿润,滩涂资源丰富,在这里发展优质中早熟葡萄对丰富水果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种4个优质中早熟葡萄品种夏黑、维多利亚、巨玫瑰和黄金指,在宁波大桥生态农庄采用避雨模式栽培。研究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均长势良好,但是在抗逆性、耐贮存性及果实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以上指标综合分析评价表明,夏黑是4个引种葡萄品种中最适合在杭州湾南岸栽培的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葡萄休眠芽萌发及需热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葡萄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5个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玫瑰香)的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设定40、50、60、70℃4个梯度高温且水浴1 h,记录其各处理芽的膨大率、露绿率、展叶率,并计算其需热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高温处理对美人指和圣诞玫瑰葡萄芽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仅40℃对红地球葡萄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60、70℃对奥古斯特葡萄的膨大有为正调控效应,而高温处理对玫瑰香枝条芽的膨大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0℃对美人指葡萄的露绿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奥古斯特的葡萄的露绿率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70℃对红地球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对美人指葡萄的展叶率具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的葡萄的展叶率有负调控作用; 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美人指、奥古斯特葡萄的需热量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需热量具有负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需热量有负调控效应。【结论】高温对葡萄芽休眠解除作用因品种不同而异,不同高温对同一品种葡萄芽休眠的解除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南方葡萄由巨峰(有粒)一统天下,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葡萄发展缓慢,品种急需升级换代的现状,调整我国南方葡萄品种结构,满足消费者对无核葡萄的需求,现将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高抗、早熟、无核葡萄品种介绍如下:一、维纳斯无核欧美杂交种,从美国引入。果粒圆球形,平均粒重4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几种无核葡萄品种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低温处理4个无核葡萄品种和中国野生葡萄山葡萄。结果表明,经过5℃、0℃、-20℃温度,波尔莱特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8.65%上升到42.68%,增加了48.97%,电解质渗出率最高,抗寒性最弱;其次是无核白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6.61%上升到31.65%,增加了18.94%,电解质渗出率高,抗寒性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低温处理基本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在-40℃低温下,各葡萄品种枝条组织的细胞膜遭受的损伤较大。4种无核葡萄品种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值均超过50%,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达到了最高,不同品种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美国奇宝对极早熟葡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拉长葡萄花序,减少葡萄疏果用工量的目的,用4~7 mg/L的美国奇宝溶液处理极早熟葡萄品种奥迪亚无核和"87-1",通过花序长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比较,得出用4、5 mg/L的奇宝溶液处理葡萄品种"87-1"效果较好,而低浓度的美国奇宝溶液处理对这两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拉长葡萄花序,减少葡萄疏果用工量的目的,用4~7 mg/L的美国奇宝溶液处理极早熟葡萄品种奥迪亚无核和"87-1",通过花序长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比较,得出用4、5 mg/L的奇宝溶液处理葡萄品种"87-1"效果较好,而低浓度的美国奇宝溶液处理对这两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调整嘉兴市葡萄种植品种结构、探索配套相关种植技术,对9个葡萄新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夏黑"、"先锋"、"亚历山大"、"白罗莎里奥"4个品种可作为嘉兴市近几年的主推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合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赤霞珠、品丽珠、黑彼诺、白羽、雷司令5个品种高抗霜霉病,反应型为2级,田间病情指数为18.5~22.8;玫瑰香、红提、乍娜、马特4个品种中抗,反应型为3级,田闻病情指数为29.9~33.4;龙眼为感病品种,反应型为4,病情指数为41.1.利用纤维素膜技术对不同抗病类型的葡萄叶片分泌物质对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葡萄叶片溢泌物质对孢子囊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