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艳  唐建卫  何中虎 《作物学报》2011,37(8):1441-1448
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对面条品质遗传改良至关重要。法国肖邦公司(Chopin Technologies, France)最新推出的Mixolab分析仪可以同时测定面粉加水后恒温揉混及面团升温后蛋白质弱化和淀粉糊化特性,明确其与现有类似仪器如和面仪和快速黏度测试仪等的关系对小麦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混合实验仪、和面仪、快速黏度测试仪测定了60份小麦品种的有关参数,并对面条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分析了相关参数间的关系及预测面条品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可以用混合实验仪的稳定时间很好地预测和面仪参数峰值曲线面积、峰值时间和8 min带宽,可分别解释其变异的75.7%、74.6%和56.5%;混合实验仪的C3值、C4值、C5值和吸水率是预测淀粉糊化特性的重要参数,C3值、C4值和C5值与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的相关系数在0.57~0.62之间,吸水率与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2 (P < 0.01)和-0.55 (P < 0.01)。混合实验仪对面条色泽预测的准确性高达75.7%,但预测面条软硬度、黏弹性、光滑性等口感品质性状的准确性较低,只能解释变异的13.2%~30.5%,因此,面条口感质地特性还应以感官评价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冬播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有助于小麦面条品质的改良。分析了260份国内冬播小麦品种(系)和5份澳大利亚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Waxy蛋白亚基组成和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籽粒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峰值时间外,国内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和淀粉特性等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籽粒硬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稀澥值等性状  相似文献   

3.
面食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包和面条主要由小麦粉制成,因其感官吸引力、适口性、低成本和储存稳定性而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淀粉在决定小麦的理化性质和蒸煮品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及积累动态对小麦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以 6 类 12 个不同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小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各品种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对 11 个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开花 24d 后优质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劣质品种;面条优质小麦花后 24d 支链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开花后 36d 优质品种的支链淀粉较高;开花 24d 后面包劣质小麦总淀粉含量最高,面包优质品种最低,其他类型品种的平均总淀粉含量差异不大;面包优质和面包面条兼优小麦的 SBEI在灌浆后期表达量较高,面包优质小麦 SBEIIb 在灌浆中期的表达量较高,与优质小麦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相吻合;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低的小麦品种面粉的面包、面条品质较好。在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能有效提高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 / 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可以作为评价面包、面条品质的指标,为今后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 选取10个高梁品种分别播种于山西榆次、辽宁沈阳、甘肃平凉、贵州贵阳和湖南长沙5个地区,淀粉、蛋白质、单宁和脂肪4项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4个品质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不同。不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点籽粒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为最小,平均值为2.59%,单宁最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1.57%,蛋白质和脂肪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3%和18.63%,远远高于淀粉和低于单宁,说明不同品种淀粉含量变化相对较小, 而单宁含量则有很大的变异,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改进潜力。分析影响品质性状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以基因型×环境效应为主,基因效应也较大。单宁含量以基因效应为主要因素,蛋白质含量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 脂肪含量的环境、基因型、基因型×环境效应三者所占总平方和的百分比比较接近,几乎是基因型、环境和交互作用平均作用的结果。在今后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方面应考虑这些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以提高品种的选育效果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小麦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分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木聚糖是小麦中最重要的非淀粉多糖, 对营养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采用IciMapping软件, 对PH82-2/内乡188重组自交系群体(F2:6)的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进行QTL分析, 在1B、4B、5B、5D和6B染色体上定位5个控制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 分别解释5.6%~18.7%的表型变异; 在1A、1B、5B、6B和7A染色体上定位5个控制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 分别解释4.3%~34.9%的表型变异。其中, 1B、5B和6B染色体上影响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QTL位于同一标记区间。1BL/1RS易位对水溶性和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有显著作用, 籽粒硬度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有显著作用。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特别是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与快速黏度分析仪峰值黏度、稀澥值, 以及面条品质黏弹性、食味呈显著相关, 但相关系数受1BL/1RS易位和籽粒硬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淀粉化学结构、面粉黏度性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阚世红  王宪泽  于振文 《作物学报》2005,31(11):1506-1510
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α-淀粉酶酶解淀粉,研究了酶解产物与面粉黏度性状和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酶解产物的量因小麦品种而异,其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4低聚糖含量与面条总评分、面条表观状况及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面粉高峰黏度及稀澥值显著正相关。由于DP≥4的低聚糖分子至少有一个分支点,表明分支点多而不紧密的淀粉结构其面条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11个省份9个裸燕麦主栽品种进行3年的营养品质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揭示裸燕麦营养品质形成的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不同,裸燕麦粗蛋白含量变异主要因素为地点差异,占43.35%,远大于年份和品种的作用力;脂肪含量变异主要因素为品种差异,占32.60%,大于地点和年份的作用力;淀粉含量变异主要因素为环境差异,占61.29%,其中年份占39.09%,地点占22.20%。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裸燕麦粗蛋白含量与土壤中N含量、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淀粉含量与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与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脂肪含量与株高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穗长、小穗数,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淀粉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成分,约占籽粒干重的65%,面粉重量的70%~80%,如此大量的淀粉对面粉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影响[1].因此,国内外学者围绕淀粉特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多数研究表明,小麦淀粉含量及颗粒状况影响面粉的出粉率、白度、α-淀粉酶活性(降落值)和灰分含量;淀粉含量高适于加工饼干与糕点制品,而淀粉的直/支比、凝沉性及黏度等决定着加工产品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2~5].直链淀粉含量低的面粉,在面条软度、光滑性、口感、膨胀势和综合评分等品质参数上有较好的表现,相反,直链淀粉含量过高,则会导致馒头体积小、韧性差,制成的面条易断、食用品质降低.以上这些研究多是结合品种(基因型)或环境条件进行的[6~10],而围绕农艺措施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17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并对其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与总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黏度的峰值和低谷黏度、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及干面筋含量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与抗性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是直链淀粉含量(r=0.6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分别为峰值黏度(r=0.27)、膨胀势(r=0.28)和总淀粉含量(r=0.31);抗性淀粉含量与湿、干面筋含量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16,r=-0.03).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八个品质性状中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直链淀粉的含量、总淀粉含量、高峰黏度及膨胀势,这一结果可以解释抗性淀粉42.2%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0.
选用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作为材料,研究了粳稻直立穗型基因对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立穗型基因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有负面影响,它使整精米率明显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增加,外观品质变劣;但直立穗型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有正面影响,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但却显著增加了食味值;对营养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显著降低了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增加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不大,只是使冷胶黏度和消减值有所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变化不大。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谷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和淀粉冷胶黏度等米质指标在直立穗型内不同粒位间变异较大,而垩白粒率、垩白度、食味值、胶稠度和淀粉消减值等米质指标在弯曲穗型内不同粒位间变异较大。直立穗型品种着粒密度大和二次粒率高可能是近等系间某些米质指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分析了138份国内小麦品种和14份国外优质品种的1BL/1RS易位状况和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将其中的78个品种连续两年在两地种植,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籽粒品质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品种的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出现频率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品种;1BL/1RS 易位主要影响面团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米饭质地和淀粉RVA谱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6个籼稻品种在大范围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米饭质地和淀粉RVA特征谱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的米饭质地指标硬度和黏度存在极显著环境主效应,环境与品种互作效应在硬度、黏附性和黏度3个性状中均极显著。6项RVA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均存在极显著环境主效应;环境与品种互作效应在上述性状中,均极显著;且生态条件对RVA谱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6个试验点中,米饭质地指标黏附性的变异系数最小;RVA的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以及米饭质地的硬度、黏度值的变异系数较小;RVA的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Pan bread and dry white Chinese noodle quality in Chinese winter wheats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Improvements in pan bread quality and Chinese dry white noodle (DWCN) quality are the major breeding objectives in the north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Eighty-one wheat cultivars and advanced lines were sown in two locations in the 2000–2001 season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germplasm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n bread quality and DWCN quality.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for grain, pan bread, and DWCN quality attributes. Six cultivars and lines showed very good pan bread quality, 23 showed excellent DWCN quality in both locations, and the cultivars Yumai 34 and Sunstate showed superior quality for both food products. Protein content and grain hardnes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n bread quality, while the gluten quality-related parameters SDS-sedimentation value, Farinograph stability, and Extensograph maximum resistanc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n bread quality score, and accounted for 59.3–72.3% of its variation. Yellow colour (b, CIE Lab) showed a strong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pan bread and DWCN quality largely due to the strong and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yellow colour and gluten strength parameters in this germplasm pool. Flour ash content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PO) had a negative moderate effect on noodle colour, while protein content and grain hardnes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oodle colour, appearance, and smoothn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DS-sedimentation volume, Farinograph stability, and Extensograph maximum resistance and DWCN score fitted a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 accounting for 31.0%, 39.0%, and 47.0% of the DWCN score, respectively. The starch pasting parameters, peak viscosity and paste breakdown, contributed positively to DWCN quality, with r = 0.57 and 0.55, respectively.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pan bread and DWCN differ in colour, gluten strength, and pasting viscos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PPO, yellow pigment, SDS sedimentation volume, and peak viscosity are parameters that could be used to screen for DWCN quality in the early generations of a wheat-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冬麦区新育成优质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近年北方冬麦区育成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两年两点统一种植52份优质品种(系)及6份国外代表性品种,测定其磨粉品质、和面仪和混合实验仪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并利用5个基因特异性标记分析基因型分布及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为硬质、中强筋类型,品种间出粉率、面粉a*值、b*值、黄色素含量、PPO活性、和面仪参数、混合实验仪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差异较大。和面仪8 min带宽和混合实验仪稳定时间可作为预测面条品质的重要指标,可分别解释面条总分变异33.3%和34.4%。Ppo-A1a和Ppo-A1b频率为41.4%和58.6%,两种基因型间PPO活性差异显著(P<0.05);Ppo-D1a和Ppo-D1b频率为51.7%和48.3%,但PPO活性差异不显著;Psy-A1a和Psy-A1b频率为81.0%和19.0%,两种基因型间黄色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1BL/1RS易位和非易位品种频率为13.8%和86.2%,两种基因型间面粉L*值、黄色素含量、和面仪衰落势与8 min带宽、混合实验仪稳定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面条品质较好的品种包括Sunzell、石优17、郑麦366、中麦 895、周麦 26、CA1004和石4185。本研究明确了58份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特征和基因型分布,为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Wx基因对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以及筛选面条品质优异的基因型,以糯小麦品系Caiwx (aabbdd)为3个Wx基因隐性突变供体亲本,以扬麦01-2 (AABBDD)为轮回亲本,利用连续回交结合花粉碘染、STS标记和同工酶标记检测方法,创制了8种Wx基因纯合基因型的近等基因系,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利用这些基因型探讨了不同Wx基因对直链淀粉含量及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系的直链淀粉含量为0.9%~24.8%,系间差异显著;糯小麦型(aabbdd)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双缺失型和单缺失型其次,双缺失型中aaBBdd型含量最高,单缺失型中AAbbDD型含量最低,表明Wx-B1对直链淀粉的合成作用最大。糯小麦型面条的色泽、表观、软硬度、黏性、韧性得分以及总分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及轮回亲本扬麦01-2;单缺失型面条的色泽、表观得分、总分显著高于轮回亲本扬麦01-2,其中aaBBDD型面条品质表现突出,与市售优质面条粉“雪花粉”制作的面条得分相当,而其他7种基因型及轮回亲本扬麦01-2的面条评分均显著低于雪花粉。说明可以通过遗传操作Wx基因培育优质面条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面条加工品质性状的表现水平、遗传多样性状况并评选优质面条品种,本研究对黄淮麦区42个小麦主栽品种的26项籽粒或面粉品质指标和面条加工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面条总分平均75.3分,最高分为89分,各个单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很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遗传改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面条品质有一定的潜力.适合做优质面条的品种有花培5号、周18、周13和邯郸6172.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非糯性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和糯性小麦品种(系),研究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性与非糯性小麦RVA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等黏度特征值,糯小麦均显著低于非糯性品种,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RVA图谱差异主要是在峰值黏度之后的曲线变化;破损淀粉含量为强筋>中筋>弱筋>糯小麦。糯性与非糯性小麦品种面粉的X-衍射图谱均呈现A型特征,晶体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峰值的大小,结晶度变化范围为28.97%~36.97%。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破损淀粉含量对淀粉黏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而结晶度对黏度特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 。  相似文献   

19.
中国鲜面条耐煮特性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阎俊  肖永贵  王德森  何中虎 《作物学报》2012,38(11):2078-2085
以我国北部和黄淮冬麦区的46份主栽小麦品种和育成品系为材料, 分析了品质性状与煮熟面条冲洗水中总有机物含量(TOM)、干物质蒸煮损失率、面条吸水性和黏性等面条耐煮性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的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品质及TOM值、蒸煮损失率和黏性等面条耐煮性指标存在较大变异。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与TOM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66 (P<0.01)和-0.56 (P <0.01); 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与面条煮6 min和10 min后鲜重的相关系数为-0.55~ -0.63 (P <0.01), 耐揉指数与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 (P<0.01)和0.69 (P<0.01); 糊化温度与面条煮10 min后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60, P<0.01), 说明提高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强度可以显著改善面条耐煮特性, 蛋白质特性是影响面条耐煮性的主要品质因子, 淀粉糊化参数对面条耐煮性也有一定影响。TOM值与面条煮6 min和10 min后鲜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66 (P<0.01)和0.69 (P<0.01); 面条煮6 min与煮10 min后鲜重也呈高度正相关(r = 0.86, P<0.01)。建议将10 g鲜面条煮10 min后的鲜重≤21.0 g作为优质鲜面条耐煮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文静  高桂立  罗毅  姜玉梅 《作物学报》2005,31(10):1305-1309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豫麦49(中筋)和洛麦1号(弱筋)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与之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均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豫麦49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均高于其它两品种。3个品种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在灌浆期上述各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且大部分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