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 1.仔猪白痢病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严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一般以产后10日龄左右发病最多,20日龄左右次之,7天以内或30天以上发病的少见。  相似文献   

2.
林风 《农家致富》2007,(12):14-14
近期.国内多数地区生猪收购价达到12元/公斤.仔猪平均价格21.2元/公斤左右.环比分别上涨7.3%、13.2%。目前.江苏省生猪收购价为12元/公斤左右.同比涨71%.猪肉零售价19元/公斤左右.同比涨35.42%。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两季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乳,不仅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仔猪出生后一周是仔猪死亡的高峰期,原因是分娩时死亡、冻死、饿死、压死、下痢死亡等。其死亡率占猪群死亡率的60%左右。鉴于目前一些养猪户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些措施尚未掌握.仔猪死亡率很高.为此.现就当前国内较大的规模养猪场通常采用的一些措施做以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母猪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是仔猪胎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所以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要求饲料既要有质量(特别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又要有数量(日喂量在3.5kg左右),以充分满足仔猪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妊娠母猪不得追赶、鞭打、惊吓和给其洗冷水浴.分娩前减少运动,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避免发生流产。在此期间,千万不要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否则,易引起仔猪胎儿早期死亡和流产。  相似文献   

6.
养猪业管理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初生仔猪的饲养与管理尤为显得重要,因为它是关系到猪场或农户是否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哺乳仔猪出生后7天内死亡头数占整个哺乳期死亡总数的80%左右。要避免仔猪的死亡.就要加强周龄仔猪的饲养管理,应采取以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早期断奶的好处 1.缩短母猪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数。传统方法养猪,仔猪60天断奶,母猪年产1.8窝,成活仔猪16头左右。若改为45~50天断奶,母猪产仔两窝。  相似文献   

8.
周玉峰 《农家致富》2004,(14):44-44
病因。母猪分娩后.一般要间隔12小时左右才开始进食排便。在这段时间内其膀胱往往充盈尿液,由于较长时间的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同时.母猪产后其腹腔空间暂时相对变大.过度充盈的膀胱可以向下移位。因此,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腹泻,1~2日龄左右的仔猪引起肠炎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10.
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因此,对断奶仔猪加强饲养管理与预防非常重要。保育舍饲养期一般为4~5周,仔猪生长到65日龄左右,即转入育肥舍饲养。  相似文献   

11.
酸化剂的添加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40头28日龄7.6kg左右的长大杂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研究酸化剂不同添加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酸化剂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P〈0.05),且仔猪日粮中酸化剂添加量以0.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阳某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选取20头仔猪,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液相阻斯ELISA(LPB—ELISA)两种血清学方法,对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3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IHA、LPB—ELISA监测的抗体平均效价分别是2.76、2.74,母源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0%、85%,在23日龄左右平均效价均为为2.45,母源抗体免疫合格率均为75%,大部分仔猪仍被母源抗体保护,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到36日龄左右抗体平均效价分别是1.98、1.95,母源抗体免疫合格率均为55%。45%的仔猪抗体效价低于保护临界值。因此,36日龄确定为仔猪首次免疫时间。两种方法监测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冒云峰 《当代农业》2011,(17):43-43
仔猪生下.将脐带内的血液向腹部方向挤.尽最大可能把脐血挤回仔猪体内。在离仔猪腹部5厘米左右处断脐,断脐时不要一剪刀剪断,这样会使仔猪体内的血液流失过多。最好的方法是:左手指头捏紧要断脐处.  相似文献   

14.
一、产仔母猪的常规管理 1.产仔母猪在产前7~10天,于早晨空腹转入经严格消毒的产仔栏内。立即喂料,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空栏后对地面、围栏、墙壁用水冲刷,消毒20分钟,用火焰喷灯烧烤圈舍,每平方米2分钟左右,至干燥,基本上能杀灭圈舍中的ETEC及其他病原。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生后7d龄出现觅食行为,仔猪生后3~5d龄有饮水表现。57.4%的仔猪吃奶或拱奶后马上吃料。仔猪生后5~14d每昼夜睡眠时间平均为1065min(17.75h),间隔时间较短,21~2幼龄每昼夜平均睡眠时间为837min(13.95h).哺乳仔猪生后5~10d龄每昼夜平均吃奶次数达30.7次,平均间隔时间为49.1min。到14d龄,吃奶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缩短,而间隔时间延长到67.6min。从第21d龄到断奶(第35d龄)吃奶(或拱奶)次数一般都在35次左右,间隔和持续时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养猪场对一窝初生仔猪注射铁荆后。于lh左右仔猪开始出现异常反应.相继发病,约在注射铁剂后20h.仔猪全部死亡。根据病程急速短暂,心、肺功能障碍和神经症状以及病理学变化.认为是铁剂引起的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建议养猪场为了预防仔猪贫血.在注射铁剂时对此应加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范运涛 《现代农业》2011,(5):188-188
保育猪是指仔猪断奶后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继出生后第二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抓好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成活率,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减少疾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养猪场都是以养猪量的多少和养猪成活率高低决定猪场的经济效益的。但是养猪场针对猪群饲养存在着许多困扰.其一是母猪不产仔,另外就是仔猪成活率不高。本文针对部分猪场产房死亡率较高.而保育的成活率只有93%左右(目标为成活率98%以上)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分析,特指出几点猪场常见的保育仔猪管理误区并提出建议,供各猪场或饲养户参考,以提高饲养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母猪营养状况 仔猪胎儿期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源于母猪。母猪营养状况的高低,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胎儿3/4的体重是在母猪妊娠后1/4时间内发育的,故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试验证明,除了后期满足其营养需要外,怀孕母猪从妊娠第95天起,日粮中添加“仔猪肥”饲料添加剂150克,加喂15天,分娩前3天停加,可使仔猪初生重由0.5千克提高到0.7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用390头体重为19kg/头左右的三元杂交瘦肉型仔猪,均匀分为二组,一组使用旺龙牌777猪用超级料精,另一组使用808猪料精。经过110天育肥期,结果表明:旺龙牌777牌用超级料精与803猪用料精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2%达到885.45g/头日,饲料消耗降低了4.30%;经济效益提高了1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