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12h胎衣仍然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胎衣一般在4-8h内自行排出,正常不会超过12h,12~24h内排出则认为是排出迟缓,如果24h后仍未全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1临床症状多数母牛产后可见部分未下的胎衣脱垂于阴门之外很少全部滞留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3.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奶牛胎膜在产后12h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众所周知,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奶牛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引起母牛全身感染,甚至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4.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期长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常使其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明显降低。在经产母牛中,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较大,而且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如不及时施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继发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轻者可造成母牛不孕,重者则可造成母牛死亡。因此对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应尽早治疗。2008年1-3月,我们先后在普宁市果陇镇的屯田村、占陇镇的定厝寮村和上塘村诊断治疗了6例产后胎衣不下继发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病牛。  相似文献   

6.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母牛胎衣不下37例,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谈谈母牛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h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h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h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后胎衣在正常的时间(12 h)内不能排出,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如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子宫炎症和全身性病变,导致母牛不孕.近几年,我场胎衣不下母牛占29.6%,使种牛利用率下降,饲养成本上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母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1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牧场工作实践,就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3.
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该病能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子宫脱出和奶产量下降,若子宫感染严重还能导致乳房炎、蹄病甚至全身败血症发生。,怎样治疗胎衣不下是当前奶牛临床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1997~2004年在临床工作中创造性地采用放血疗法治疗了200多例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治愈率100%,生产性能完全恢复,许多经治母牛甚至超过以前的生产水平,效果相当显著。因国内外目前很少有关于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报道,现将这一方法整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至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1胎衣不下的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母牛妊娠期每天必须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足、母牛消瘦或过肥,会导致母牛虚弱和子宫迟缓,子宫的收缩力也随之下降,易造成产后胎衣不下。1.2饲…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6.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小时内不能排出,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卵巢疾病等的主要原因,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长,配种次数增加,严重者造成终身不孕。胎衣不下是养牛业常见病之一,是引起母牛不孕症,母牛过早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治该病的发生,成为当前养牛业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的病症.正常情况下,产后5h内脱落胎衣的奶牛占55.5%,产后6~10小时脱落的占41.5%,产后10小时内脱落的占97%.因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各异,一般发生率为12%~30%.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的影响繁殖率,故给奶牛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h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h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h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繁殖率,给养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摸清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和发病规律,笔者对农户饲养的产后母牛进行了调查.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繁殖率,给养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摸清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和发病规律,笔者对农户饲养的产后母牛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韩立诚 《北方牧业》2004,(22):13-13
母牛胎衣不下是指产后12小时内胎衣不掉落的现象。这种病严重影响母牛子宫的正常恢复。胎衣不下的母牛在产后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废绝、乳量剧减及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母牛的败血性子宫炎,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因毒血攻心而发生死亡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