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农业》2005,(3):F002-F002
陆良农业有国家、省、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依靠科技、服务农业、创新工作、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2.31亿kg,突破历史最高年。尤其在秋冬马铃薯、优质稻、专用型玉米、水稻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等项目的开发与推广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仲志宏 《云南农业》2002,(10):32-32
我省首次实施的小春作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初见成效。项目在大理、昆明、玉溪、红河、保山、曲靖、楚雄共7个州市的23县实施,计划面积0.67万hm2,推广目标是利用云南农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种植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生活的健康理念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绿色产品逐渐被人们所喜爱,所热捧。在这种现状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就成为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能够保障农业的顺利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具体优化方法,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推广的质量以及效率。  相似文献   

4.
默里·布克金整体性思想强调生态多样性和差异化,在农业种植上布克金主张农业种植的多样化,反对产业化单一种植。他认为通过多样化的农业种植,达到农业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可以通过生物之间的生物制约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同时他也坚决反对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因为化学农药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中也存在着默里·布克金所指出的问题,比如大规模单一农作物的种植、农药化肥在农业上的大量应用,对农业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实质性的危害。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样既符合农业部提出的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行动方案要求,也符合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病虫害治理的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农田基本建设,培育引进优质高产水稻、玉米新品种,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应用数学模型开展预测预报,从定性预测变为定量预测,推广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 2.农业科技引进推广力度不断如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不断加快,推广了旱育稀播水稻壮秧、塑料薄膜覆盖技术、规模化种植技术、水稻双行条栽、小麦条播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旱地立体多熟间套种、病虫害系统防治等一系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得荣县独特的气候,最有利于葡萄//花生/独蒜立体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由于得荣县仅有5.66万亩耕地,所以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推广生物多样性新技术,提高得荣县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产,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与省、市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在易门县完成6287hm^2小春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持续控制作物病虫害技术示范推广,多样性种植对小麦、蚕豆、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平均控制效果达30.61%,且减少农药施用1-2次,用药量比常规种植减少3.75kg/hm^2,减50%,累计减少施药量达2.36万kg,降低或减小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田间生物群落的平衡与稳定,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累计新增总产值594.5万元,新增纯收益447.36万元。  相似文献   

8.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 本研究项目以区域农业系统内部生物结构优化与功能放大技术为核心,以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为生态持续性保障,以优化配置种植业和畜牧业高效集约化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为生物潜力开发与经济持续性保障,形成了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体系。本项目成果对促进黄淮海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累计应用面积达到504.3万hm^2,新增效益54.66亿元。本研究项目成果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李振声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I0001-I0004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实验室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1995年被批准为云南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68730亩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示范推广,总增产量达756.43万千克,总增产值746.5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7.2。多样性优化种植,能改善作物田间生长环境,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明显降低病虫危害。苗期蚕豆斑潜蝇幼虫虫指比对照下降2.7:开花期比对照下降4.4:病害定型期比对照下降8.1;小麦抽穗扬花期条锈病发病株率比对照下降14.3%,病指降低6.0;定型期条锈病发病株率比对照下降13.6%,病指降低9.0。实践证明,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管理,成本低,增产增效显,深受农户欢迎。具体模式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3-2004年陇东黑垆土土壤含水量调查结果,分析了陇东黑垆土土壤墒情变化特点,提出的建议是推广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推广抗旱保苗播种技术;加强雨水集流灌溉与覆膜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海农林科技》2011,(4):96+2+97-96,F0002,F0003
湟中县蔬菜技术推广站成立于2003年1月,为全额事业单位,隶属于湟中县农牧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4名,助理农艺师2名。多年来从事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先后承担并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设施农业温室蔬菜种植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全省温棚种植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3.
舒涵 《北京农业》2014,(10):8-11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相似文献   

14.
舒涵 《北京农业》2014,(29):8-11
低碳农业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  相似文献   

15.
春地膜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膜覆盖技术的出现,给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的种植带来的是一场革命。但是。从1986年地膜玉米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始推广,近20a过去了,地膜玉米的种植方法没有大的改变。2003年以来,通过“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宁夏彭阳)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集雨高效利用农业配套技术研究、筛选、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集雨节水高效农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试验和生产验证,提出春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对同类地区春地膜玉米的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泸定县农业种植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较大的需求量与种植范围。文章针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植保”的环境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绿色植保”,就是通过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积极净化农业生态环境,并通过回归自然,营造农田多样性,即品种多样性、种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藉以优化植物产品品质,从而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通讯》2006,(4):61-61
该项目自1999年起申报立项,2000~2002年先后以怀远县、泗县、宿松县、枞阳县、望江县、宣城市宣州区等6个县(区)为基点.连续3年进行系统研究和大规模示范推广,研究组装了“以确定棉花大病虫防治策略为基础、推广以种植抗虫棉和全程化控为主的农业防治技术、以诱杀为主的生态防治技术、以使用生物源药剂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以科学用药为主的化学防治技术等先进配套技术为手段”的棉花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同田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比较大麦、蚕豆净栽,大麦和蚕豆混栽之间的产量和效益,同时比较病虫对不同种植方式的作物危害情况,保山市农科所在2002~2003年承担了省农业厅、云南农业大学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同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枣树不同种植形式特点的分析,结合2003-2005年天津市农业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枣草间作"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与推广)成果,介绍了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枣树行间种植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