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核桃饼粕为对象,利用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其复配物酶解核桃饼粕,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核桃饼粕的4种单酶酶解物对三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复配酶酶解物对3种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均高于单酶酶解物,且复配酶酶解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胃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大肠杆菌(胃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 mm、22.3 mm、2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抑菌性与0.8%的乳酸链球菌素的抑菌效果相当,比0.8%的山梨酸钾效果好,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均优于山梨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纯化牛乳酪蛋白酶解物,检测酶解物及其分离组分的抑菌活性,并制备抗菌肽乳基料。【方法】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中筛选一种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将其酶解产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后,以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为指标,分析酶解物和分离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1)木瓜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4.5h,其酶解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大孔吸附树脂将牛乳酪蛋白酶解物分离成4个组分,其中以体积分数75%乙醇洗脱组分的抑菌作用较强。(3)凝胶过滤色谱将体积分数75%乙醇洗脱组分分离成4个色谱峰,其中A峰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制作用较强,B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A峰和B峰经冷冻干燥后成功制备了2种抗菌肽乳基料。【结论】牛乳酪蛋白酶解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后,其分离组分的抑菌活性逐步增强,能够用于抗菌肽乳基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酶法制备大豆蛋白成骨活性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采用pH-Stat法检测水解时间为1、2、3、4、5和6 h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 kD两种超滤膜对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并测定各超滤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再将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超滤组分分别在0.5、1、1.5、2和2.5 h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选用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对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并检测各分离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最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采用质谱(ESI-TOF MS/MS)对最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的大豆活性肽。【结果】在浓度为200 μg·mL -1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当酶解时间为5 h时达到最高促增殖活性((118.24±2.73)%)。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经超滤分离、碱性蛋白酶酶解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筛选得到对成骨细胞具有最强增殖活性的组分F3,该组分的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5.80±2.94)%,且F3中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出F3主要由10个肽段组成。其中,DAMDGWFRL、GQTPLFPR、ADFYNPK、KDWYDIK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对上述4个肽段进行活性测定,发现GQTPLFPR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 μmol·L-1时,其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9.11±3.12)%。【结论】采用双酶分步酶解结合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豆分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多肽,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鲢头酶解物对ACE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测定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头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I),确定了蛋白酶酶解鲢头制取ACE抑制肽(ACEI)的酶种及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用Sephadex G-15凝胶柱对酶解物进行分离,测定酶解物中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5种酶中,胃蛋白酶为酶解鲢头制备ACE抑制肽的理想蛋白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37℃、pH2.0、酶解时间3h、酶的质量分数为1.4%、底物浓度ω(原料):ω(水)=1:3,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强,其I=83.58%;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经层析分离,在最大洗脱峰处得到的ACE抑制肽抑制活性最高,其I=86.72%,相对分子质量为1096。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用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别对其进行酶解,得到具有抗癌活性的酶解物,测定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和酶解物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酶解物的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7.36%,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酶解物的抗癌活性,其次是中性蛋白酶(21.20%)和碱性蛋白酶(18.01%),酶解物抗癌活性最低的是胃蛋白酶(11.20%)。四种蛋白酶在最适水解条件下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时,水解度的排列次序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与酶解物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凝胶层析法从鲤鱼(Cyprinus carpio)卵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选择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凝血酶及其特异底物,建立比色法检测,对初步分离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除对胰凝乳蛋白酶无抑制作用外,对其他的蛋白酶均有抑制效果;当温度超过70℃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失活,但在pH 2~11均保持活性,具有较强的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南极磷虾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解度为指标,探讨中性蛋白酶水解南极磷虾的效果,通过试验筛选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酶解南极磷虾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自溶水解度为28.63%,添加中性蛋白酶可显著提高南极磷虾水解度;木瓜蛋白酶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50℃、pH值7.5、酶解时间5 h、酶添加量0.3%,水解度达(42.17±0.17)%;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50℃、pH值7.5、酶解时间5 h、加酶量0.4%,水解度达(41.86±0.23)%。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肇庆地区特产鱼种———文庆鲤为原料,通过筛选,选择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为实验用酶来制备文庆鲤酶解蛋白(EAP),并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温度40℃,酶量2%,底物浓度1∶2,时间5.5 h。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经酶水解得到的多肽往往带有较明显的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优化牛乳酪蛋白的酶水解条件,采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协同对牛乳酪蛋白进行水解,得到了Alcalase AF 2.4 L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底物浓度2%、pH值8.5、温度为55℃、加酶量为20μL...  相似文献   

10.
鲤鱼酶解液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及其酶解效果,应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对鲤鱼酶解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4 g/kg,酶解温度5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3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59.2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16 g/kg,酶解温度45℃,pH值8.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44.6 mg/L;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 g/kg,酶解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102.6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由185.91 mg/L增加到779.91 mg/L,增加了76.16%。通过对3种蛋白酶在最佳条件下酶解鲤鱼的比较可知,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李磊  陈均志  张海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55-5656,5660
[目的]为了研究微波复合酶水解植物蛋白制取小分子多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波加热和中性、酸性蛋白酶双酶复合水解大豆分离蛋白(SPI),并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反应机理,还对微波和常规加热进行了对比。[结果]采用微波加热和复合酶水解蛋白质可得到小分子多肽,其分子量在2 000~8 000 Da。SPI在微波复合酶水解条件下15 min即达到了常压酸解6 h的水解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分解效率。[结论]微波加热和复合酶水解是将蛋白分解成多肽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大豆分离蛋白骨粘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胶粘合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医用骨粘合剂的潜在可能。【方法】利用动态流变仪、圆二色光谱(CD)、ANS荧光探针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CMC-Na对SPI胶零切黏度、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疏水性、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结合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CMC-Na对SPI胶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SPI胶的粘合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浓度大于10%时粘合强度呈下降趋势;微量CMC-Na(0.01%)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低浓度SPI胶(2%)的粘合强度(是未添加时的2.4倍,P<0.01)。且粘合强度和零切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5,P=0.036);微量CMC-Na的添加能改变SPI胶的二级结构,其中β-折叠含量由42.2%上升至49.1%,β-转角由2.1%上升至7.3%,α-螺旋由28.0%下降至19.7%,无规则卷曲由27.7%下降至23.9%。CMC-Na的添加提高了SPI胶的疏水性,适度的疏水改性有助于增强粘合强度。扫描电镜图谱显示,CMC-Na的添加使SPI胶表面颗粒的排布更加规整和致密,更利于与骨骼粘合。【结论】CMC-Na的添加,导致SPI胶二级结构的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而β-折叠含量增加,表明蛋白质分子展开程度增加,内部疏水基团暴露,表面疏水性提高,增加了SPI胶零切黏度,从而显著提高低浓度SPI胶的骨粘合强度;而低浓度SPI胶更利于机体吸收。因此,添加CMC-Na的SPI胶更有潜力作为骨粘合剂应用于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选用24kg左右的去势撒坝猪及其约长撒三元杂交猪各7头,根据基因型分成2组, 按活重变化分为3个试验期 (前期20~35kg,中期35~60kg和后期60~90kg),在同一试验期内饲喂同样的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当活重达90kg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杂交改良对云南省本地猪种撒坝猪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撒坝猪通过杂交改良后,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显著提高,但其肉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杂交后代鲜肉的总氨基酸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撒坝猪鲜肉的赖氨酸含量显著地比杂交猪的高(P<0.05),在干肉样中,二者的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撒坝猪的组氨酸含量在鲜样和干样中都显著地比杂交猪的高(P<0.01)。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撒坝猪肌肉中的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的含量显著地比杂交猪的高(P<0.05);尽管统计学的差异不显著,撒坝猪肌肉中的豆酸蔻(C14∶1), 和棕榈油酸(C16∶1)显示了比杂交猪的高趋势(P>0.05);然而,杂交猪肌肉中亚油酸 (C18∶2)的含量显著地比撒坝猪中的高(P<0.05);两个组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 和花生酸(C20∶0)含量相同(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筛选制备米糠蛋白降压肽最佳用酶为目的。选用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 L、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蛋白酶K和双酶复合水解米糠蛋白,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制备米糠蛋白降压肽的最佳用酶。结果表明,米糠降压肽ACE抑制率的大小与酶的种类及配比有关,筛选出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为试验用酶,在酶解温度45℃,加酶量3 000 U.g-1,酶解pH8.5,米糠蛋白底物浓度3%酶解2 h时达到最大抑制率为71.1%。  相似文献   

15.
朱新鹏  张恒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81-2084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蚕蛹蛋白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研究温度、脱脂蚕蛹粉浓度、水解时间、加酶量、酶质量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脱脂蚕蛹粉浓度30 g/L,水解时间6h(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为4.5 h,中性蛋白酶的为1.5 h),加酶量3%,温度55℃,酶质量比3:1,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9.0、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7.5.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水解度可达22.99%.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测定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鳞翅目昆虫有12种。由于高变异性和强核苷酸组成偏好性,去除了两个蛋白基因和两个物种,最终以10个鳞翅目物种的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对鳞翅目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前人的结果一致,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数据所构的最大似然树支持鳞翅目,鳞翅目内各总科和各科均为单系群。与MINET [1]基于形态学数据的结果相同,各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卷蛾总科+[螟蛾总科+(尺蛾总科+蚕蛾总科)]}。蚕蛾总科内各科系统发育关系类似于REGIER等[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将大豆分离蛋白(SPI)与酶改性胡萝卜纤维(CF)复合制备可食膜,研究CF质量分数、纤维素酶浓度和酶促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可食膜膜性能的影响,分析SPI和CF的复合反应以及纤维素酶改性CF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可食膜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CF质量分数的增大(0~25%),抗张强度(TS)增大,断裂伸长率(E)减小,水蒸气透过系数(WVP)先减小后增大;当CF质量分数增到16.7%时,WVP减小到最小值。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大或维素酶反应时间的延长,TS和E均先增大后减小,WVP减小;当纤维素酶的浓度为0.2 IU/g时,或当处理时间达到1 h时,TS和E最大,WVP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在绒山羊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了 6只健康绒山羊以每千克体重 10 0mg剂量口服给药后吡喹酮在体内的血药浓度 ,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 ,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处理 ,实验数据参数用一室模型描述。在口服给药后 ,经过短暂的迟滞期 [Lagtime =(0 2 3987± 0 0 95 39)h],血药浓度迅速上升 ,吸收相很快完成[t1/ 2ka=(0 33899± 0 192 94)h],达峰时间tp=(1 6 45 6 8± 0 43788)h ,之后是一缓慢的消除相 [t1/ 2kel=(6 2 3789± 0 70 6 2 7)h],表观分布容积Vd=(2 3 6 8130± 13 16 197)L/kg ,机体清除率CLB =[(2 6 2 3 46±1 473 10 )mg/(kg·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5 0 0 73 2 7± 2 6 12 482 ) μg/(mL·h) ],最高血药浓度Cmax=(4 89990± 2 830 6 4) μg/mL。对吡喹酮在绒山羊体内血药浓度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卡平方检验 ,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同浓度百草枯(即甲基紫精,MV)、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以及SNP和MV交互处理条件下玉米胚根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50,100,150μmol/L的MV溶液处理萌发玉米,MV浓度50μmol/L是诱导玉米胚根活性氧“迸发”的适宜浓度,选择 50μmol/L MV与SNP进行交互处理。不同浓度SNP处理玉米胚根时,其CAT,SOD,POD活性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SNP处理使H2O2含量减少、O2-生速率降低,高浓度SNP则促进其累积,表明低浓度SNP处理有缓减活性氧形成的作用。50μmol/L MV与不同浓度SNP交互处理萌发玉米,其CAT,POD,SOD活性增强,H2O2,MDA含量和O2-生速率降低,且O2-产生速率与SOD活性变化、CAT活性变化与H2O2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一定浓度的SNP具有抵御MV氧化胁迫的作用。证实了NO对百草枯胁迫下玉米胚根的氧化胁迫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3-deoxy-D-manno-octulosonate(KDO)8-phosphate synthase(KDO8PS)[EC 4.1.2.16]是KDO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鲜实生苗为材料,分离得到竹子KDO8PS基因。通过对不同物种来源的KDO8PS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将PeKDO8PS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了KDO8PS的可溶性高表达。经nickel亲和层析和分子筛纯化2种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结果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876 bp,可编码291个氨基酸。PeKDO8PS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植物来源的KDSA2的基因有很高序列一致性,而与微生物来源的KDO8PS序列一致性较低。分析毛竹各组织中KDO8P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此表达模式亦同拟南芥AtKDSA2类似。另外,发现KDO8PS在溶液(30 mmol·L-1Tris-HCl pH 8.0,200 mmol·L-1氯化钠)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并且初步筛选出该酶晶体生长条件。此结果为PeKDO8PS蛋白的最终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