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23个农气观测站1981-2007年冬小麦冻害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冬麦区冬季平均气温、小麦越冬期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低气温出现时过程降温幅度无明显减小趋势;冬小麦越冬期负积温明显减少。冬小麦冻害发生率自1986年起逐渐下降,1995-2000年没有冻害出现,2000年后中南部地区冻害发生率又呈现上升趋势,且多以入冬剧烈降温型冻害和融冻型冻害为主。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冷暖交替突变、弱冬性品种小麦的引入、抗寒锻炼时间缩短和强度减弱及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冬小麦冻害发生率回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虽然气候变暖,但冬小麦冻害防御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2010/2011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年度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均与常年同期接近,光温条件总体有利于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安全越冬和生长。2010年秋季麦田底墒良好,且冬前灌溉范围较大,仅部分灌溉条件较差的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冬小麦安全越冬受到不利影响;季末冬麦区出现明显降水,大部地区旱情缓解,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南方大部冬季中前期多降温、雨雪过程,部分地区出现冻害、寒害,后期光热条件良好,利于冬作物生长和春播。  相似文献   

3.
济宁市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秋冬季生长发育资料,分越冬前和越冬期分析了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来,每10 a平均冬前≥0℃积温及其≥700℃.d的几率、≥750℃.d的几率、≥800℃.d的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冬小麦冬前旺长年的几率增加、旺长程度加重,越冬期间生长量加大。因此,早播麦田适宜播期应推迟到10月5日-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10月上旬旬均温≥18℃)年开播时间可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期的基础上应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  相似文献   

4.
草莓越冬冻害的初步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表明:冬季低温和严寒不电草莓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品种间抗性差异和栽培管理水平的不同也不是引起草莓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秋末冬初的突然变温,早春的低温、回寒,冬季的降雪(雨)量少才是草莓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扣地膜、灌封冻水和盖防寒物,是预防草莓越冬冻害和死苗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越冬死苗除与初冬低温冻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并与品种和栽培措施有关,选用科决策或冬性较强的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可减轻和预防甘蓝型油菜越冬死苗。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部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显著偏高,出现了自1986年12月以来的第13个暖冬,大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不少地区平均气温达建国以来最高值,总降水量达最小值。北方冬旱范围大,部分冬麦区秋冬连旱较重,冬小麦安全越冬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持续偏暖,冬小麦返青期提早,增加了对水分的需求,部分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和旱地小麦干枯死苗。南方各地由于气温偏高,冬小麦、油菜等冬作物长势过旺,抗逆性能减弱。1、2月部分地区冬作物遭受冻害;川、滇、鄂、皖等有病虫害发生;鄂西北、皖北和川、滇、粤等部分地区旱情发…  相似文献   

7.
北方冬小麦越冬前后生物量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冬小麦生育期中通常有一个越冬休眠枯萎过程,现有国外作物模型未考虑冬小麦越冬过程生物量损耗及其影响。为了探索冬小麦越冬过程生物量模拟的修订方法,通过大田调查观测和田间处理试验研究了华北冬小麦越冬枯萎的变化规律和冬前苗情长势对冬后生长速率的影响。越冬期冬小麦枯萎大田调查观测涵盖了河北、河南、山东及天津等华北冬小麦主产区15个县;田间处理试验分别在河北固城试验基地和衡水试验站进行,采用分期播种和控制底肥以形成不同冬前苗情长势。结果表明,北方冬小麦越冬期地上部枯萎程度与越冬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试验年份,调查区域内冬小麦返青前地上生物量枯萎率随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下降而直线增加,极端最低气温解释了地上生物量枯萎率86%的原因;在越冬期小麦叶片部分或完全枯萎情况下,冬小麦冬前长势仍显著影响着冬后生长速率,小麦返青-抽穗期平均生长速率随冬前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服从抛物线函数关系。因此,根据越冬期气象条件可以反演出返青期地上生物量初始值,同时,利用冬前小麦苗情长势修订冬后生物量的模拟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1993年秋季(9~11月)全国农业气象条件简析娄秀荣,太华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入秋之后,北方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转好,有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北方冬小麦过早停止生长,冬前积温偏少,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东北:进入9月,各地热量条件出现转机,上中旬平均...  相似文献   

9.
宋迎波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5,16(4):56-56,F003
全国大部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偏高,除2月上旬苏、皖部分地区小麦、油菜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外,其它大部地区基本无冻害发生,冬小麦安全越冬,并提前返青,返青期较常年偏早7~10d。但1~2月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陕南、豫西、皖北等地出现旱象。南方农区季内大部时段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连阴雨(雪)天气,土壤湿度过大,日照业重不足,不利于小麦、油菜健壮生长。同时,华南地区冬不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偏低,对早稻播种育秧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灌区近50年北移冬小麦越冬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引黄灌区所辖市(县)的11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当地北移冬小麦种植区各项温度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宁夏引黄灌区1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19.8℃,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3.9%;1月的平均温度为-7.4℃,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12.8%,1月平均气温低于-9℃的年数减少了75%,说明宁夏引黄灌区北移冬小麦已经处于冬小麦种植北界内的适宜种植区;北移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平均值为1969.6℃.d,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1.1%,但无论冬小麦北移之前还是之后,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都能保证冬小麦正常生长;北移冬小麦越冬前≥0℃积温平均值为363℃.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0.3%,接近华北冬小麦生长所需冬前≥0℃积温400℃.d的下限;越冬期负积温平均值为-586℃.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22.3%,但仍然达不到华北冬性和强冬性品种安全越冬的越冬期负积温的下限。因此,适时早播和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加冬前≥0℃积温、培育壮苗和提高冬小麦的越冬存活率是保证北移冬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借助寿星公式,以气候倾向率的方法,选取冬小麦越冬期所需积温为指标,分析了冬小麦越冬期、播种期所在的节气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对冬小麦相关农事活动与节气的对应及偏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7a华北地区冬小麦越冬期推迟约3.7d,推迟趋势显著(P<0.05)。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期所在的节气由北向南逐渐推迟,与P1时段(1961-1990年)相比,P2时段(1991-2017年)冬小麦播种期界限显著北移。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冬小麦农事活动与二十四节气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部分地区以前指导农事活动的谚语已不再完全适用,如山东省中部地区冬小麦最适播种期终止日由秋分节气的第3候推迟至寒露节气的第1候;河南省北部部分地区最晚播种期由寒露节气的第3候推迟至霜降节气的第1候。通过研究二十四节气与冬小麦播种期的对应关系来调整农事活动,未来还需考虑冬小麦生育期内对应节气的光、水等自然因素和农艺措施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典型高温年分期播种冬小麦生育及产量性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6/2017年度自然高温年景下进行冬小麦分期播种实验,以适期晚播以来冬小麦多年平均播期(10月10日)为对照,设早播10d(E10)、迟播10d(L10)、迟播20d(L20)处理。通过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最小显著性差异和Logistic方程模拟等方法,对分期播种冬小麦发育期、生长量及产量因素等进行差异性分析,探究冬小麦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适播期及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的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差异较大,越冬后随着气温升高,各播期冬小麦发育进程趋于一致;随着播期推迟,冬前积温递减趋势明显,冬小麦株高、绿叶面积和植株密度等生长要素均呈明显降低或减小趋势,冬小麦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亦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各播期穗粒数则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冬小麦千粒重差异极显著,其中早播10d处理极显著低于对照,迟播冬小麦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照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播期处理冬小麦灌浆过程均符合Logistic生长规律,对照籽粒渐增期持续时间长于其它处理,利于冬小麦增加籽粒“库容”,籽粒快增期灌浆速率快,利于提高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灌浆速率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对照处理冬小麦灌浆过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田间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冬剧烈降温或越冬期负积温多、极端最低气温低、降水量少,冬小麦遭受严重冻害而影响其穗数,且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返青后分蘖生长发育状况。高产栽培条件下有的年份间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相差较大,这与年后幼苗阶段生长时间长短、积温多少有关。生长时间长、积温多则穗数多,反之则少。穗数多的年份,适时播种的小麦是通过促进中等分蘖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成穗率而增加其穗数;晚播冬小麦则补偿了冬前积温不足,延长了幼苗阶段生长时间,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并使其提前通过春化阶段,进入光照阶段,幼穗分化开始早、时间长,促进冬小麦分蘖生长发育而提高其穗数。故年后幼苗阶段生长时间长、积温多的年份,应推迟第一肥水时间,防止冬小麦群体过大、基部节间过长而造成倒伏。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冻害灾情及长势恢复的变化向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尺度监测冬小麦冻害灾情,需要结合受冻后长势监测,以提高冻害监测精度。鉴于温度并非唯一冻害因子,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易高估封垄前冬小麦覆盖度,该文引入基于多时相植被指数的变化向量分析法,进行冬小麦冻害灾情及受灾后长势监测研究。选取河北藁城2010年冬小麦冻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环境小卫星数据提取多种植被指数,构建变化向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冬小麦冻害光谱特征敏感性分析,建立冻害灾情遥感监测模型,并展开长势恢复程度监测。结果表明,变化向量分析法能有效地反映冬小麦受冻和长势恢复程度及空间分布,在基于多种植被指数建立的变化向量监测模型中,基于光谱结构不敏感指数SIPI建立的模型较精度最高,其冻害监测及长势恢复监测模型精度分别达83.3%、88.9%。因此,变化向量分析法能有效地监测冬小麦冻害灾情与灾后长势恢复情况,同时对其他作物灾害监测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影响旱地小麦产量最主要的播期、播量、施氮、施磷、施油饼量五项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微机统计分析,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作用,建立起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筛选出该地区不同产量水平及亩产432kg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黄土台塬阶地区旱地小麦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光谱变换的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冻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冬麦区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对于监测冬小麦冻害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温胁迫试验,在拔节期对两个冬麦品种进行-6℃,4 h、8 h和12 h的胁迫处理后,测定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光谱变换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PLSR模型,筛选出能够表征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光谱变换方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低温胁迫后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逐渐减小。胁迫后5 d,近红外区域反射率有较大升高,并随低温胁迫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可见光区域,短期内差异不明显。胁迫后10 d、20 d、35 d,黄、红波段逐渐趋于水平,同时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差异逐渐缩小,可见光区域光谱反射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发现原始光谱的倒数、对数、幂、平方根等变换难以提高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且建模效果较差。除原始光谱对数的一阶微分(T6)外,其他微分变换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都优于原始光谱。综合考虑模型的校正、验证效果、模型最佳因子数以及相对分析误差的大小,二阶微分变换处理(T15)叶绿素含量校正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930、0.340,验证模型的R~2为0.753,表明基于T15的光谱变换数据可实现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准确估算,为最佳光谱变换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作物模拟模型辅助决策小麦新品种推广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田间试验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成熟的CERES-WHEAT模型为研究工具,以我国的主要作物小麦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作物模型在区域试验和良种评价方面的潜在应用。目的在于应用作物模型的动态性和预测性功能,通过利用品种已有生理和遗传参数以及各地的气象、土壤资料,对冬小麦不同品种同一地点和同一品种不同地点的生育期、物候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最后对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在品种产量表现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为品种区域试验和良种推广提供决策的依据,试图尝试用一条新的途径,辅助  相似文献   

18.
基于GF-1卫星遥感的冬小麦面积早期识别   总被引:11,自引:21,他引:11  
GF-1号卫星是中国高分卫星系列首颗卫星,自2013年04月26日发射以来,提供了大量的2 m/8 m/16 m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成为中国农业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之一。该文以GF-1卫星携带的16 m空间分辨率的宽视场(wide field view,WFV)传感器为主要数据源,采用2013年10月2日、10月17日、11月7日和12月5日4个时相的数据,以多尺度分割后的对象为基本分类单元,采用分层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冬小麦面积进行提取,并利用地面样方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北京市顺义区冬小麦面积7 095 hm2,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6.7%,制图精度为90.0%,其他未分类类别精度为97.3%,Kappa系数为0.8。研究区内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可以分为10月1-5日早播、10月6-10日中播、10月11-15日中晚播、10月16-20日晚播等4个时间段,不同播期对应着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不同的变化规律,是分层的基础,结合波段反射率、波段反射率和、波段反射率比值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层可以有效的剔除草坪、桃树等容易同冬小麦混淆的地物类型,GF-1/WFV提供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可靠的反映冬小麦发育变化的规律,是冬小麦面积准确提取的基础,在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业务运行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播前土壤储水条件下,应用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14个不同生态类型旱地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播前土壤储水的增加,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土壤储水条件下品种之间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对播前土壤储水的反应明显不同。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均能较好地评价旱地冬小麦的抗旱性,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地区参试品种抗旱性表现为:甘肃陇东>山西地区>北京地区>渭北旱塬>黄淮地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CROPWAT-DSSAT关中地区冬小麦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关中地区作物需水规律可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前提,从而为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提供帮助。该文基于CROPWAT-DSSAT模型模拟分析了关中地区近30年来冬小麦生长季期间的有效降水量、作物需水量等季节变化特征,并模拟不同降水年型不同灌溉制度下作物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多次灌水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冬小麦生长季期间有效降水量不足其需水量的50%,不同降水年型的季节特征有所不同,总体表现为越冬及返青拔节期缺水较为严重。冬小麦生长期间,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及灌浆水4水中以返青水最为关键,其次为拔节水,灌浆水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最小;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冬小麦最佳灌溉定额分别为75 mm、125 mm及150 mm;枯水年需在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灌水25 mm、75 mm和50 mm,此时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收益均最高;平水年需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分别灌水50 mm、50 mm和25 mm,此时冬小麦产量最高,越冬水灌溉量减半后经济效益最高;丰水年则需在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均灌溉25 mm为宜,此时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