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洛阳高山地区引种牡丹品种资源的综合性状表现,为高海拔地区牡丹品种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阳高山地区引种的15个牡丹品种为试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基于14个性状指标的打分系统,计算每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进行综合性状评价,并对15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个引种牡丹品种的物候期、开花特性及植株生长势、枝梢生长能力、萌发能力和抗性均存在明显差异.以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评价和聚类分析,可将15个牡丹品种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优秀)有7个品种,分别为蓝芙蓉、圣代、鲁菏红、向阳红、岛锦、金岛和霓虹幻彩,其综合评价值≥3.00;Ⅱ级(良好)有3个品种,分别为七福神、日向和姚黄,其综合评价值为2.79~2.86;Ⅲ级(一般)有4个品种,分别为银红巧对、莲鹤、八千代椿和花游,其综合评价值为2.64~2.71;Ⅳ级(差)仅有1个品种,为雨后风光,其综合评价值为2.57.各品种的评价等级与田间表现一致.[结论]蓝芙蓉、圣代、鲁菏红、向阳红、岛锦、金岛、霓虹幻彩、七福神、日向和姚黄等牡丹品种的花形、花期、花色等观赏性状及萌芽展叶和植株长势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高海拔地区引种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8个彩叶紫薇品种的观赏性、生态适应性与生长特性进行综合评判,以筛选出适应江苏省南通地区的优良彩叶紫薇品种。结果表明:叶色的权重最大,其次为花色,两者是评价彩叶紫薇观赏性的重要指标;整体形态及果实权重相对较小,是观赏性评价的辅助指标;抗病虫害和耐水湿是评价彩叶紫薇适应性的重要指标;生长速度快慢也是引种能否成功较为关键的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模型可知,‘火红’(‘Blush’)、‘赤红’(‘Red Hot’)和‘绯红’(‘Crimson Red’)3个品种的综合评价等级达到Ⅰ级,尤其以‘火红’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铁线莲属Clematis栽培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引进和应用铁线莲栽培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叶、花、果性状的生长物候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其观赏性。  结果  ①20个铁线莲品种可分为常绿和落叶2种生态型。②植株在杭州地区的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多集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下旬,花期多处于4—6月(‘蓝焰’‘Bagatelle’和‘蓝光’‘Blue Light’等7个品种在7—12月可以2次开花)。③萼片多为紫红色系、蓝紫色系或具2种颜色以上的复色系。  结论  经观赏性评价和聚类分析,‘蓝焰’和‘茱莉亚夫人’‘Madame Julia Correvon’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Ⅰ级),Ⅱ级含‘羞嗒嗒’‘Innocent Blush’等4个品种,Ⅲ级包括‘乌托邦’‘Utopia’在内的3个品种,Ⅳ级包括‘朱卡’‘Julka’在内的9个品种,Ⅴ级含‘蓝光’和‘丹尼尔德隆达’‘Danniel Deronda’。Ⅰ和Ⅱ级的6个品种可优先在杭州地区推广应用。表12参17  相似文献   

4.
以“如花似玉”、“洛阳红”和“芳纪”等49个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花色、花型、瓶插寿命等17个性状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初步建立了牡丹切花品种综合评价模型,对这49个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宜推广的牡丹切花优良品种。结果表明,等级为Ⅰ、Ⅱ级的“如花似玉”、“洛阳红”和“芳纪”等26个优良品种,适宜推广种植。等级为Ⅳ级的“素心兰”和“荷花绿”等5个品种,不推荐作为切花品种种植。基于AHP的牡丹切花优良品种筛选,为牡丹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绣球种质资源观赏性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绣球品种,以大花绣球、圆锥绣球和乔木绣球3种类型的114个绣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茎叶及花部形态特性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了17、13和12个与观赏性状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适用于3种不同类型绣球品种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并对每个品种的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及评价值等级排序。根据综合评价值判定结果,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被评为Ⅰ级的有7个品种,Ⅱ级有49个品种,Ⅲ级有48个品种,Ⅳ级有10个品种。据此认为,在苏州地区的实际园林应用中,选用本评价体系中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绣球品种可望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郑州地区引种应用的25种藤本月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藤本月季'光谱'、'怜悯'火焰'等7个品种为Ⅰ级(≥3.5),综合表现好;‘大游行’、‘藤红帽’、‘橘红火焰’等9个品种为Ⅱ级(3.5Ⅱ≥3.0),综合表现较好;‘蓝月亮’、‘藤丹顶’等9个品种为Ⅲ级(3.0),表现一般。同时,就藤本月季在园林中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为藤本月季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的17个玉簪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山东烟台的环境适应性、物候表现及景观特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簪品种在烟台的生长表现不一,生长势、分蘖能力和抗逆性是其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叶色及生物量大小是影响其观赏价值的主要因子。根据AHP评价结果,将17个引种玉簪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包括夏香等4个品种,生长表现强健,观赏性状优良,适合在烟台地区进行栽培和园林应用;Ⅱ级包括大富豪等5个品种,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Ⅲ级为圆皱叶等6个品种,适应性与观赏价值综合评定中等;Ⅳ级为金鹰、小黄金叶2个品种,在烟台地区综合应用价值最低,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8.
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牡丹观赏新品种‘羽衣贵妃’,是以传统名品‘赵粉’为母本、‘雪映桃花’为父本杂交培育的粉色系品种,皇冠型,花枝粗壮、硬挺,花头直上、高于叶面,丰花性好,植株中高、半开展,生长势强,整体观赏性突出,同时抗性良好,适应性广,适于庭院、公园及专类园的观赏品种栽植,2019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牡丹新品种‘羽衣贵妃’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培育思路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探讨,以期为牡丹新品种培育尤其传统牡丹品种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优良品种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推广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多季开花木兰综合评价模式,从植株形态、花部形态、生长适应性3个方面筛选出11个评价因子,对39个木兰品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期、花量、抗寒等性状指标是影响木兰应用的主要因子。根据AHP评价结果,将39个木兰划分为5个等级:Ⅰ级包括2个品种(种);Ⅱ级包括7个木兰品种(种);Ⅲ级包括15个木兰品种(种);Ⅳ级包括13个木兰品种(种);Ⅴ级包括2个品种(种)。综合评价结果,隶属Ⅰ级和Ⅱ级的‘红吉星’、‘乡村红’和‘红笑星’等多季开花木兰品种(种)在上海地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荷花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对苏州市43个荷花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观赏等级:Ⅰ级品种在苏州适当环境下可大量栽培应用,Ⅱ级品种可作为水景园配景用;Ⅲ级、Ⅳ级品种除作为一般应用外,亦是育种的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江南牡丹在洛阳地区的生长状况.[方法]2012 ~2014年对从安徽宁国引进的6个能够在洛阳地区生长开花的江南牡丹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观察研究.[结果]不同江南牡丹品种在洛阳地区的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中旬,整体花期15d左右.不同品种茎叶生长情况和开花情况不一致,花色基本保持品种原有色泽,但花型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江南牡丹在洛阳地区合理的栽培技术方案、花期预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底建成的洛阳隋唐植物园千姿牡丹园荟萃了全国1 200多个牡丹品种,造园上将牡丹文化与牡丹园林紧密结合,力争打造牡丹品种最全、文化品位最高的牡丹园。现主要介绍了千姿牡丹园的主要构成及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栽植的优质苹果新品种,试验以长富2号为对照,通过对烟富系列、响富、瑞阳、瑞雪、维纳斯·黄金、秦脆、玉华早富等9个中晚熟苹果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富10、烟富6、响富、秦脆四个中晚熟红色品种和维纳斯·黄金、瑞雪两个晚熟黄色品种适宜于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栽植。  相似文献   

14.
牡丹为我国名贵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牡丹江由于地外纬度较高,牡丹品种极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特从洛阳引进一批牡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本文主要从牡丹越冬防寒、成活状况、开花及物候观测等方面对其观察、研究,为大面积引种栽培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5.
芍药切花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作切花的芍药品种,为芍药切花的产业化生产打下基础。[方法]根据芍药切花行业标准和芍药的观赏特性,选择花形、花色、瓶插寿命等13个性状为评价指标,对菏泽市李集村洪生芍药精品园中的25个芍药品种进行综合评判和评级。[结果]在25个品种中,筛选出了6个适宜作切花的品种,11个较适宜作切花的品种,5个不太适宜作切花的品种和3个不适宜作切花的品种。一级品种中,‘春晓’最适宜作切花,'少女妆’和‘晴雯’较适宜作切花,'种生粉’和‘莲台’适宜作切花。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供试芍药品种中皇冠型最适宜作切花,蔷薇型、托桂型较适宜作切花;菊花型、单瓣型、千层台阁型较不适宜作切花;楼子台阁型最不适宜作切花。[结论]该研究为芍药切花品种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渭南市是粮食生产大市,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30.1%和34.8%,其中旱地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总面积的1/3左右,产量占到1/4左右。旱地小麦丰欠直接关系全市夏粮丰产丰收。我们从省内外引进了旱地小麦新品种12个,采取多年多点试验的方法,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渭麦9号和晋麦47变异系数在不同年份均相当,表明渭麦9号和晋麦47是适合旱薄地种植的稳产品种。普冰9946在丰水年份的产量较高,丰产稳产性良好,适宜在丰水年份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曹州牡丹园内牡丹应用现状的调查,阐述了植物配置原则、牡丹的基本种植方式、牡丹品种间的配置方式及与其它植物的配置方式,并探讨了曹州牡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牡丹品种群的年生长量进行研究。[方法]以洛阳地区四大品种群牡丹(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及欧美品种群)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枝条年生长量和年实际留存量及实存率。[结果]4个品种群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欧美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中原品种群;年实际留存量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欧美品种群、中原品种群;平均实存率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是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中原品种群、欧美品种群,西北品种群牡丹表现突出。[结论]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及牡丹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了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及萌发沟等。采用离体培养法,分析比较了13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赤道面观有近球形和长球形,极面观有三裂圆形和三裂三角形。花粉均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有小穴状、穴状、网状、穴网状。‘百花娇’花粉萌发率最高(67.70%),‘洛阳红’萌发率最差(19.43%)。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基质栽培的粗网纹甜瓜品种,引进粗网纹甜瓜品种7个。结果表明:‘维蜜’和‘柏格’甜瓜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4.7%和13.8%,单瓜重分别达到1.72kg和1.29kg,果实口感软糯香甜,都能被消费者接受。在本试验条件下,‘维蜜’和‘柏格’粗网纹甜瓜适宜于基质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