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鸵鸟种蛋的孵化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鸵鸟种蛋的质量和孵化期的管理。抓好以下几点,孵化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拾蛋 种蛋产出后要及时拾起。不能让太阳长时间曝晒,因高温会增加胚胎内温度,并会使胚胎致死。冬季时  相似文献   

2.
鹅种蛋人工孵化的流水操作程序为:收集种蛋→种蛋消毒→挑选种蛋→种蛋贮存→孵化室→种蛋再消毒→上蛋入孵→照蛋→落盘→出雏,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种蛋消毒种鹅刚产出蛋就与带菌的舍内空气、粪便等传播疾病的媒体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种蛋表面的微生物成倍快速增殖。种蛋虽有胶护膜、蛋壳及内外壳膜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抗菌性能,细菌仍可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到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死亡,这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种蛋收集后应及时消毒。一般在鹅舍的消毒室进行…  相似文献   

3.
认识鸵鸟种蛋的污染及其消毒沈应然(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东鸵鸟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广州510640)低孵化率是鸵鸟饲养场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饲养场的经济效益。在影响孵化率的众多因素当中,防止种蛋污染、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是首要考虑的一环。1.蛋的...  相似文献   

4.
正种母鸡产出的种蛋含有一个由40000~60000个已经分化的细胞组成的胚胎。在产出时,种蛋的胚胎已经发育到第9或第10阶段,蛋温与母鸡的体温相同。当种蛋的温度冷却下来时,只要蛋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上,胚胎细胞的分裂和发育仍会继续。如果种蛋的温度下降过快,胚胎可能无法发育到第12或第13阶段,此阶段即种蛋胚胎的耐储存阶段。理想情况下,种蛋大约要经过6h才能逐渐将温度冷却至25℃以下。  相似文献   

5.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鸵鸟养殖问答广东、山东几个鸵鸟场来信询问:鸵鸟种蛋的孵化率一直很低,如何才能提高鸵鸟种蛋的孵化率?答:鸵鸟种蛋的孵化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影响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种蛋的质量和孵化期的管理,控制好以下几个因素,孵化率就会大大提高。汕头市鸿业发展有限公司靖...  相似文献   

8.
孵化是种禽场的最后生产环节,其效果关系到种禽生产的兴衰成败。在实际生产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孵化率下降,从而影响到种苗生产成本和鸡苗质量。以下结合我们的生产经验,谈谈引起孵化率降低的常见原因。1种源性原因:高质量的种蛋是高孵化率的基础。一般来讲,种鸡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受精率高的种蛋都会有好的孵化率。种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种蛋内容物营养的平衡性、蛋壳的质量、受精率、污染的程度等方面。种鸡日粮有问题往往会造成产蛋下降,蛋内容物稀薄或某种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会导致孵化期间胚胎死亡增加;蛋壳质量发…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02,23(4):53-53
种蛋在上孵之前,需要保存一段时间,现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2湿度要适宜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种蛋贮存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3定期翻蛋种蛋保存期间,宜将种蛋钝端朝下放置。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保存时间稍长时(6d~7d以上),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证正常的孵化率。4环境清洁、空气新鲜贮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应着重做好种蛋的选择悄毒、孵化、出维三个关键环节。一、种鸡蛋的选择消毒要入孵的种蛋,应选择母鸡产后5天内的新鲜蛋,其形状、大小要均匀适中,沙壳蛋、薄壳蛋、畸形蛋和蛋形过长或过圆的都不能人孵。种蛋的重量以50—55克为宜,蛋重过小则孵化出的雏鸡太小,蛋重过大则孵化率降低。选好的种蛋应放进消毒箱内进行熏蒸,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匕克,熏蒸40分钟,消毒完毕转入孵化机进行孵化。二、孵化过程的管理孵化过程中的管理与种蛋孵化率成正比,应按照孵化机操作程序认真做好以下管理工作。1.…  相似文献   

11.
鹌鹑蛋在孵化期常出现胚胎死亡现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就前期、中期、后期、出雏四个阶段分析总结如下。 一、孵化前期(1~5天) 1.种蛋被病菌污染。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或经母体侵入种蛋,或检蛋时未妥善处理,被病菌直接感染,造成胚胎死亡。因此种蛋在产后1小时内和间化前都要严格消毒,方法为1:1000新洁尔灭溶液喷于种蛋表面,或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福尔马林加15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并保持温度为25~27℃、湿度75%~80%。 2.种蛋保存期…  相似文献   

12.
温度会直接影响到鸣鹤的种蛋质量、孵化率及产蛋量,同时,适宜的温度可延长鸣鹤的年产蛋期。因此,在鸣鹤生产中。如何掌握正确的温度,是提高鸣鸠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根据本人的部分试验和最近的一些报道,简述温度对鸣鹤繁殖性能的影响,供参考。1温度对种蛋质量及孵化率的影响种蛋质量是影响孵化率的首要因素。如何贮存种蛋是保证优质种蛋的重要环节。据试验,种蛋长期贮存在4.4℃以下和26.7℃以上,会严重影响孵化率。所以当天气很冷或很热时,应增加检蛋次数。贮蛋温度以13~16℃为宜。对于蛋壳被污染的蛋需要清洗时,不能…  相似文献   

13.
鸵鸟适应性强,饲养技术容易掌握,但是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或者饲料配方营养不够全面等因素,导致鸵鸟会出现一些营养性胚胎病。在很多情况下,鸵鸟营养性胚胎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而引起的。营养过剩会造成和营养缺乏同样严重的问题,都会使种鸵鸟产蛋停止。鸵鸟营养性胚胎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综合性营养不良由于营养失调,种蛋内多种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其中以蛋白质含量过低或品质不良、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及胆碱与锰等物质的不足最为重要),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造成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不足或不全;除饲料…  相似文献   

14.
第四章 人工孵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种蛋的管理并不是所有种鸡所产的鸡蛋都可以作为种蛋进行孵化,种蛋收集后需要进行筛选,经过消毒,有时还要进行短期的贮存和运输,因此从种蛋产出到入孵,这一期间对种蛋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以确保种蛋的质量。种蛋的质量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及雏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饲养高产健康种鸡 ,提供优质合格种蛋不同品种的母鸡 ,由于遗传特性及活动能力不同 ,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同。因此 ,为了提高种蛋孵化率 ,应选择生产性能优异的鸡种 ,并对供种鸡群定期进行疫病净化 ,消灭蛋源性传染病。同时要加强种鸡饲养、保证种鸡营养 ,种鸡日常管理和营养水平应严格按本鸡种要求进行 ,种鸡产出的种蛋应严格选择 ,剔除不适于种用的蛋 ,保证蛋的品质。二、加强种蛋管理 ,保持种蛋品质种蛋产出后 ,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受到污染。种蛋存放的温度、湿度要适宜 ,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存放1周以上的种蛋应小头向上放 ,并每…  相似文献   

16.
孵化周期可分为前期(1—7天)、中期(8—10天)、后期(15—21天),如胚胎死亡多,可追查在何期、何因?种蛋产出后,必须冷却到27℃以下,以阻止胚胎发育,如只贮存一周以内,最适温度可接近16℃,如贮存较长时间,以12℃为宜,但临上蛋前温度应为20—25℃。对脏蛋可用去污剂洗涤,但必须有准确浓度及标明的使用温度,溶液定时更新,水中总含铁量不能超过5ppm。放置时久的种蛋消毒无效,必须在产后3—4小时消毒才能有效,消毒前将蛋洗干净,可用“甲醛薰蒸法”:(1)室内保持80%  相似文献   

17.
庄其林 《中国家禽》2000,22(3):21-21
种蛋保管大有可为 ,应围绕其“可孵性”加强管理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围绕消毒 ,防止种蛋受污染种蛋刚自母体内产出 ,温度达104~106°F ,当种蛋温度下降时 ,多孔膨胀的蛋收缩至某一程度 ,在此温度下产生真空的过程 ,如果此时接触污染物 ,它们将可能被吸入蛋内 ,这在孵化和雏鸡品质上将有严重的问题 ,所以及时熏蒸消毒很重要。加强蛋箱管理 ,定期更换蛋箱笼糠 ,或将箱内笼糠熏蒸后再用。种蛋捡集后应及时熏蒸。饲养员捡蛋前后用消毒液洗手。装运种蛋车辆要清洁卫生。2围绕温度 ,防止胚蛋受损从现代孵化的实践过程来看 ,由种蛋产出…  相似文献   

18.
1种蛋的储存1.1种蛋的交接种鸡场送来的种蛋立即验收蛋数,下列种蛋应剃除:①畸形蛋,即特别长或特别圆的蛋;②双黄蛋;③沙壳蛋;④小于45g或大于65g的蛋;最好是54g左右。⑤破蛋(能修补的应用胶带纸进行修补)。1.2种蛋入库前消毒经选出的合格种蛋应进行消毒。一般用两种方法:①百毒杀消毒:用3%的季胺溶液喷湿种蛋30min。②用3Ⅹ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20min,然后入库储存(见附表)。1.3种蛋储存时应依次排列放置,亦应先入先孵。1.4种蛋一般不要用消毒液洗涤。2孵化前的准备及种蛋预热2.1试机…  相似文献   

19.
王全 《湖南畜牧兽医》1999,(5):11-11,35
对种蛋采用高锰酸钾薰蒸消毒和0.1%新洁尔灭溶液分别浸泡1,2,3min消毒的比较浸泡消毒种蛋,对提高种蛋孵化率两者无显著差异,都可取得的效果。用0.1%新洁尔灭溶液在47℃温度条件下,种蛋浸泡2min为最合适的消毒强度,能最大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猪业科学》2001,18(2):55-56
1 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质量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种蛋选择对于提高孵化率至关重要,种蛋品质低 劣,既使有良好的孵化条件,孵化率也难以提高,雏鸡质量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提高 孵化率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挑选。 1.1 种蛋来源 种蛋必须来自无疫区,尤其应注意不要用患病初愈或慢性传 染病鸡群产的种蛋。 1.2 种蛋清洁度 入孵种蛋的蛋壳不应有鸡粪或其它污染物,即使蛋壳有轻 度污染的种蛋,经洗涤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孵化效果。 1.3 种蛋蛋重、蛋形 蛋重一般在55~68 g之间为好。蛋形指数一般 为0.72~0.76为宜,蛋形过长、过圆或沙顶、沙皮、钢皮、腰凸及其它畸形等都不 宜作为种蛋入孵。 1.4 蛋壳颜色 种蛋颜色的选择要符合该品种的颜色,过深或过浅的种蛋颜 色都不能作为合格种蛋。 2 种蛋保存与管理 提高褐壳种蛋孵化率,种蛋的保存与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