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春兰为研究材料,对春兰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RAPD-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液中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物质,采用高盐沉淀DNA和多次洗涤去除糖类,可以得到高质量春兰基因组DNA.电泳检测表明,所获得的DNA完整,无降解,完全可以满足RAPD等分子标记分析的需要.同时对春兰RAPD-PCR反应体系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春兰RAPD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1UTaqDNA聚合酶,60μmol/L dNTPs,2.25mmol/L Mg2+,1.0μmol/L引物,1.5ng/μl模板DNA.  相似文献   

2.
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东北蓖麻为材料建立蓖麻RAPD反应优化体系,用于蓖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用CTAB提取蓖麻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蓖麻RAPD-PCR扩增的反应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25μ1)中含10xbuffer 2.5μ1,模板DNA 4ng/μ1,dNTP 0.4mmol/L,引物0.321μmol/L及Taq酶0.1U/μ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20s;40个循环;72℃延伸5min.通过正交体系优化,获得了较优的蓖麻凡RAPD-PCR反应体系,为蓖麻RAPD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萝卜基因组DNA RAPD与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子———模板DNA、引物、dNTPs和Mg2 浓度进行优化,建立起适合于萝卜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反应体系。RAPD反应体系(18μl)为随机引物0.4~0.6μmol/L,dNTPs0.15~0.2mmol/L,Mg2 2.0mmol/L,模板DNA10~40ng,TaqDNA聚合酶0.8U;ISSR反应体系(16μl)为引物0.5μmol/L,dNTPs0.16mmol/L,Mg2 2.5mmol/L,模板DNA10~40ng,TaqDNA聚合酶0.64U。对扩增程序中复性温度进行了梯度PCR试验,表明35~42℃(37℃)与52.4~58.3℃(55℃)分别适于萝卜基因组DNA的RAPD-PCR和ISSR-PCR反应;应用优化的RAPD和IS-SR反应体系对17个萝卜品种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萝卜分子育种、品种鉴定与种子纯度检测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亚洲百合DNA的提取及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琛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89-089
为了促进亚洲百合分子水平的研究,以亚洲百合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亚洲百合基因组DNA,得到的DNA质量较高,适合于RAPD -PCR分析。通过单因素优化得到在25μl反应体系中,亚洲百合RAPD 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160μmol/ L dNTPs,0.3μmol/L随机引物,Taq DNA聚合酶1.5U,Mg2+浓度2.0mmol/L。  相似文献   

5.
以长白山地区及韩国等9个采样点采集的软枣猕猴桃新鲜幼叶为试材,进行RAPD分子标记反应扩增体系的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5个因素(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 MgCl_2浓度, dNTP浓度, Taq DNA聚合酶浓度)进行单因素设计,以寻找最佳反应浓度。结果表明,总反应体积为20μL时,模板DNA 40 ng、引物浓度0.3μmol/L、MgCl_2浓度2.0 mmol/L、dNTP浓度250μmol/L、Taq DNA聚合酶2.0 U。此时扩增条带多、电泳结果清晰稳定,表明该体系是一个适合软枣猕猴桃RAPD分子标记反应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软枣猕猴桃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甘薯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幼叶为试验材料,对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并对其纯度、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NA扩增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进一步试验的需要.同时对甘薯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甘薯ISSR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稀释浓度为10倍的DNA模板,0.30 mmol/L dNTP,1.00μmol/L引物,1.00UTaq酶,0.5%去离子甲酰胺比较适合甘薯DNA的特异扩增.  相似文献   

7.
以鼠尾草属植物叶片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并对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核DNA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适宜于RAPD分析;RAPD扩增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 2.0μl,模板DNA 20 ng,Mg 浓度2.0 mmol/L,引物浓度0.6μmol/L,dNTPs浓度0.2mmol/L,Taq酶1.0U.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6℃退火1main,72℃延伸2main;40个循环;72℃后延伸10main,4℃保存.  相似文献   

8.
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SRAP反应中主要五个影响因素d 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Mg~(2+)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丝瓜SRAP-PCR反应的体系。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SRAP体系。25μL SRAP体系为:75 ng DNA,0.2 mmol/L d NTP,1.25 U Taq酶,0.16μmol/L的单条引物,2.0 mmol/L Mg~(2+),2.5μL 10×Buffer。选用33个丝瓜品种对所确立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亮度高、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丝瓜的SRAP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筛选并建立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最优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总DNA,然后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中最主要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DNA模板浓度以及Tag DNA聚合酶浓度等5个因子逐个进行单因子优化。结果:20μl PCR反应体系中,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 RAPD最优反应体系为,最佳温度36℃,引物浓度为1.1μmol/L,dNTP浓度1.25mmol/L,DNA模板浓度3790 ng/L,Tag DNA聚合酶用量为5.625 U/L。  相似文献   

10.
橡胶草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适合橡胶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和RAPD反应体系。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橡胶草叶片总DNA,得到的DNA能满足RAPD分析需要。通过单因子实验法分析DNA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聚合酶以及Mg2+浓度对RAPD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橡胶草RAPD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 μL体系中包括:模板DNA30 ng、Taq DNA聚合酶1.75 U、dNTPs浓度0.25 mmol/L、Mg2+浓度2.0 mmol/L、引物浓度0.5 μmol/L、10×PCR Buffer 2.0 μL。RAPD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 30 s,37℃ 30 s,72℃ 70 s,4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该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时期对马蓝药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采用HPLC法对3个不同产地马蓝茎、叶中的3种中药效成分(靛玉红、靛蓝、色胺酮)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蓝中的药效成分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靛玉红、靛蓝含量在11月份都达到最大值,是提取靛玉红和靛蓝的最佳时期;而适宜于色胺酮提取的最佳时期在10月份。因此,可以根据马蓝提取物质的不同选择其最佳收获期。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llumination intensities on the content of indirubin in the leave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arrying out standardized planting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Methods]Three groups of plants grown in different illumination intensities were set up,which were plants grown in shade, plants grown in half shade,and plants grown in sunshine. The growth status of plants was observed after plants were fixed in March. Leave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were picked up from May to next March. The content of indirubin in leave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was detected through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ms( HPLC). [Results]the content of indirubin in leave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from three groups of plants grown in different illumination intensities had basically similar variation tendency during their growth cycles except comparatively lower content of indirubin in Baphicacanthus cusia leaves picked up in several specific months.[Conclusions]Although three illumination intensities are all suitable for the plantation of Baphicacanthus cusia,full shade and half shade were far more appropriate after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illumination on the content of indirubin in Baphicacanthus cusia leaves,growth of plants and output.  相似文献   

13.
马蓝是一种常用的道地药材,地下根茎与根常作为生产板蓝根及制剂的原料,具有多种药效功能。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大多数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但当前就马蓝次生代谢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植物的次生代谢为出发点,结合马蓝目前已经报道的药效成分研究现状,着重从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3种次生代谢产物对马蓝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进行阐述,旨在为马蓝药效成分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展马蓝种质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便进行苦瓜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不同部位的苦瓜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叶片的最适部位;研究了ISSR-PCR的退火温度,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ISSR-PCR的Mg2+、dNTPs、Taq酶、模板DNA以及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从苦瓜顶端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 OD260/OD280值在1.8~1.9之间,OD260/OD230值为2.0左右,对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带清晰,降解较少,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效果较好。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2.5 mmol/L MgCl2,250μmol/L dNTPs,10 ng模板DNA,0.75 U Taq酶,引物浓度0.7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引物UBC826最佳退火温度为53℃。该体系在多次重复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扩增结果。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改良CTAB法,最适合的部位为顶端嫩叶。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淮山的叶片总DNA。通过单因子实验法分析DNA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聚合酶以及Mg2+浓度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淮山RAPD-PCR反应体系,即20μL体系中包括:模板DNA为50 ng、Taq酶为0.2U、Mg2+浓度为3.0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dNTPs浓度为0.2mmol/L。  相似文献   

16.
正交设计优化狭叶坡垒ISSR-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狭叶坡垒DNA为模板,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ISSR-PCR反应的MgCl2浓度、dNTPs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最终确定狭叶坡垒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为:25 μL体系中1×PCR buffer,2 mmol/L MgCl2,0.25 mmol/L dNTPs,0.04 U/μL Taq聚合酶,0.2 μmol/L引物,4 ng/μL DNA模板;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3℃退火45 s,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72℃最后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17.
蒌蒿DNA提取、RAPD优化及引物筛选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能从分子水平探讨蒌蒿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蒿属的系统分类和种质资源的鉴定,在此,报道采用小量法(SDS法)和大量法(CTAB法)提取蒌蒿DNA,建立优化的RAPD-PCR体系,并进行引物初步筛选。结果显示,两种抽提方法都可有效抽提出高质量的DNA,大量法得率要明显高于小量法,但小量法抽提的DNA也足够RAPD-PCR反应几十至上百次,不同的实验室可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选择。对两种方法抽提的DNA,都进行PCR扩增体系梯度摸索,最优的RAPD-PCR反应条件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DNA模板约20ng,10×TaqDNA聚合酶缓冲液2.5μl,2μldNTPs(2.5mM),Mg2+2μl(25mM),TaqDNA聚合酶0.15μl(5U/μl),引物0.5μl(25μM),其余以双蒸水补充。在剔除了重复性差,条带模糊和单态的引物后,有九个引物表现稳定,扩增出来的条带清晰、多态性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适于龙珠果ISSR-PCR的反应体系,本研究以龙珠果叶片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龙珠果ISSR-PCR扩增结果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和模板DNA量进行优化,并筛选了最适退火温度。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显著性为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量>引物浓度。在20μL反应体系中,dNTPs浓度0.2 mmol/L、Taq DNA聚合酶0.5 U、Mg2+浓度2.0 mmol/L、模板DNA 25 ng、引物浓度0.4μmol/L为最佳用量。实验从100条UBC引物中筛选得到22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本研究为龙珠果ISSR标记开发、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 要:为了开发香菇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RAP),建立稳定的IRAP-PCR反应体系,本文对影响IRAP-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包含30 ng模板DNA,0.30μmol/L引物, 0.3mmol/L dNTPs,2.0 mmol/L Mg2+及0.75UTaq酶。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1℃。采用上述最佳反应体系和引物LTR1L-MarY1L对香菇18个菌株进行了IRAP-PCR扩增,验证了该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蓝转录组数据分析,从马蓝叶片cDNA中克隆得到了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CDS),长度为807 bp,命名为BcTSA(GenBank登录号:MG857654),可编码269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域、跨膜区、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蛋白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与其他植物的TSA蛋白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并通过qRT-PCR法检测BcTSA基因在不同器官的表达与外源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诱导表达情况。推测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8.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5,无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BcTSA定位在叶绿体中的可能性大,没有信号肽;有18个磷酸化位点,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BcTSA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5种物种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达到81.35%的相似性;BcTSA基因在马蓝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另外,发现BcTSA基因响应外源诱导子对代谢的调控。BcTS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有助于研究BcTSA基因的功能,对提高马蓝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