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林 《森林工程》2006,22(2):70-72
本文分析了森工企业商品林原木产品采伐阶段、运输阶段、销售阶段物流管理特点以及影响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三总量”是指森工企业的森林采伐总量、木材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对“三总量”实施监督,是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在当前大部分森工企业面临“两危”及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的形势下,对森  相似文献   

3.
王兆君 《林业科学》2007,43(9):105-110
针对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是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主体多元化、运作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承认劳动力产权是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的必要条件,共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实现林区职工共同富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保护森林生态安全的制度保障,也是森工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0]66号文件关于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全额管理的精神,从1991年起,全国实行了森林采伐量计划管理制度。使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与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实现了统一。林业部根据国发[1990]66号文件关于年采伐限额是每年消耗森林资源的最大限量,不得突破的原则,向国有林区各森工企业下达了相应的木材生产总量、木材销售总量、木材运输总量“三总量”计划,通过对“三总量”的控制,运用计划管理的手段,来确保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全额管理和“三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四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林业、森工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领导、各级森林资源监督机构严肃依法监督检查,以及各森工企业切实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促进森林资源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部分森工  相似文献   

5.
林业部高德占部长在87年10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刊文指出:“当前林业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危机,二是林区经济危困。两项任务,一是增加森林资源,二是增加企业活力”。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合理地利用林木资源,提高木材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地将成为林业企业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森工企业所经营的主产品仍是原木,这些商品材原木是由采伐下来的半产品原条,经过量材造材作业生产出来的。据了解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材原木,坏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森工企业存在的问题1.森林资源危困: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过去长期推行单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促成秦岭林区森林资源过伐。据1976年和1979年两次调查,秦岭林区覆盖率1976年比1972年降低了1.5%;用材林面积1979 年比1976年减少了82万亩。目前省属六个林业局中已有两个林业局的成,过熟林基本枯竭;森林资源较好的宁西林业局,按照目前的产量推算,也只能维持15年左右。林区中的森工企业亟需休养生息,恢复森林资源。再之,近几年来,林业“三定”工作进展缓慢,地方政府在林权清理过程中存在着过多地维护山区农民利益的倾向,林权纠纷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局于1999年至2000年,开展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试点与全面推行工作,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应予以肯定的是这种管理体制的实施,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得到了证明,对森工企业适应国家林业“分区突破”战略方针,促进“天保工程”深入实施起到了极其重大作用,更是森工企业实现减员增效,全面解困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就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实施后,森工企业就管护与经营、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多种经营项目开发等经营对策,提出以下看法和意见。1森林资源的管护是森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在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进行的“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成效和意义,并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这项试点成效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它找到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物质结合点,使森林资源管理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对两个影响到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试点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的问题作了重点讨论,并对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发展的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各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手段,是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大幅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把握新的商业机会的必由之路。特别是森工企业信息化对多种经营产品、林副产品销售和品种、项目的更新换代及提高其产品知名度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森工企业在实现信息化方面发展还相对滞后,不同程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森工企业信息化方面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做以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调整产业结构兴办林产工业王进平林产工业是林业产品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产工业,对于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我省,森工企业面对“两危”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如何抓住机遇、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韩风 《森林工程》1998,14(3):9-10
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其生产建设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多年来对国有林区资源培育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投入不够、管理水平低、采伐强度过大.可采资源枯竭加速。人口与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1995年国有林区138个林业局剩余劳动力为17万人.到2000年达到23万人。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有林区生存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例如:对利用“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森工企业为解决生态和就业而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所生产的林付产品及边境贫困的林业局、场生产的产品免征所得税。为实现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变.国家对生态性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恢复增加投入;对森工企业的龙头项目(如:木浆、造纸、新型人造板等)国家增列预算内拨款作为资本资金和增列专项贷款;扩大森工项目的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率:赋予森工企业对林区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东北森工企业是我国开发建设最早的商品材基地,同时又是集第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殊行业。近年来,森工企业围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树立市场意识,把开拓市场,强化经销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深化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重点。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森工企业经销工作正面临着挑战和诸多困难与问题,形势严峻,令人深思。一、森工企业经销工作面临的目扰及原因(-)森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销售网络近几年来,木材市场几起几落,木材销售不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认为,其…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它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而创造的使社会得益的成果。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应该从森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和生产目的来理解。森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对国有林区木材生产的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林业部和国家计委于1987年颁发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木材总产量计划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把过去由国家统配的商品材和森工企业自行销售使用的抚育伐材等所有符合国  相似文献   

15.
要管好森林资源必须加强对资源消耗的监督朱义琨1目前森工企业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超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商品计划采伐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来,部里每年组织一次“三总量”大检查,林业部规划院每年进行一次消耗量调查,通过检查和调查情况看,林业局普遍都...  相似文献   

16.
论森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石国青(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谭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院加格达奇165000)森工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森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森林资源的限制,而且还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意义。森工...  相似文献   

17.
《森林工程》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东北林业大学主办 ,国内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技术指导性刊物 ,是中国林学会森林工程分会的学术刊物。森林工程是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中的非生物工程。《森林工程》杂志是融学术、技术、知识、信息于一体 ,主要反映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森工产品加工与利用、森工技术、森工企业管理、森林工程机械设备、森工土木建筑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生产管理与技术经验、学术研究、技术革新与技术引进等内容 ,也适当反映国外的成熟经…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钦州地处北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具有造林种果的良好条件。1987年钦州市森工企业开始实施“公司十基地”的经营策略,营建森工企业林果基地,初步形成了规模,开始进人试产收益阶段。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构造可持续发展方式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森工基地造林的迫切性1985年国家取消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统购包销政策,实行“一家收购,多家经营”的木材开放政策,按传统计划经济运作的森工企业独家经营木材的格局被打破,但新的市场经济机制尚未形成,加…  相似文献   

19.
我省森工企业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较快地解决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也就是解决“两危”,解决的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改革森林经营模式,实行集约经营和双层经营相结合森工企业以森林为劳动对象,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省的森林(不包括大兴安岭)现已变成了以杨桦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在黑龙江省内一些森工企业先后试点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建立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是把广大林业职工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天保”工程中去,让广大林业职工群众自学地成为护林人,高效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