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两段式CSTR快速启动及厌氧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共发酵底物,以沼液作为接种微生物,在35℃下,干物质浓度为12%,C/N比为271时,研究新型两段式CSTR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发酵效能。结果表明,pH和ORP可反映高干物质浓度下反应器启动情况。产酸相在运行48 d后,总挥发酸浓度达4 415 mg·L~(-1),其中乙酸浓度达到最高,所占比例超过73.8%。产甲烷相可充分利用产酸相发酵液为营养源,实现快速启动并产气,最大沼气产量可达4 842 mL·d~(-1),甲烷含量可达6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多种底物共发酵是否有利于定向产酸发酵,以牛粪、水稻秸秆、糖蜜废水为底物,分析了产酸相中不同时期pH、ORP、挥发性脂肪酸及秸秆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初期30d时,产酸菌群活性增长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使得pH迅速下降。反应后期60d,pH缓慢上升,为6.2~6.5,ORP值为-250~-400mV,满足产酸菌的生长条件。共发酵具有很强的碳源氮源互相补充的能力,有利于发酵的进行。反应120d时,水稻秸秆中纤维素得到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3.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并采用纯菌种R3为产氢菌株,对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在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8h的条件下,反应器具有持续产氢能力,并在16d运行后达到稳定.此时COD平均去除率28%左右,氧化还原电位在-445mV~-420mV,产气量约6.6L/d,氢气体积分数59.4%,产氢效果显著.这表明R3是一株高效产氢菌株,可以应用于连续流制氢工艺.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现有资源化方法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技术能降解污泥中的含油量并产电,简化含油污泥处理流程。为系统考察含油污泥MFC启动过程中石油降解、产电变化规律,构筑了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物的双室型MFC。通过运行MFC并记录电池4个周期的输出电压、功率密度曲线、极化曲线及阳极膜循环伏安(CV)曲线考察其产电性能;通过检测各周期进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含油质量浓度考察其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含油污泥MFC启动过程电压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产电稳定期(第3周期)最大产电压243.35mV、最大电流密度1990.73mA/m~2,对应电流0.60mA;阳极膜CV曲线产电稳定期呈"S"形状,氧化还原峰分别在0mV和-800mV,极限电流密度1000mA/m~2,表明该阳极生物膜具有较强电活性;此外,第3周期阳极液的COD和原油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56%和73.61%,库仑效率为14.34%。由此可见,MFC能有效降解含油污泥中的原油而产电,为含油污泥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处理甜菜加工副产物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阳极生物膜群落多样性。[方法]以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甜菜渣作为底物,以MFC为研究装置,考察其产电性能,并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MFC中形成阳极群落结构差异,探讨其运行的可行性、稳定性。[结果]不同甜菜渣预处理方式对MFC电能输出有影响,以碱处理和未处理的甜菜渣产生的电压高于酸处理。16S rRNA基因的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中共有14个门,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门。由聚类分析可知,酸处理与未处理和碱处理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微生物群落中存在多种产酸菌(Paludibacter、Petrimonas以及Spirochaeta等)和产电菌(主要为Geobacter属),它们之间存在种群互养关系。产酸菌能够发酵可溶性糖或者降解纤维素产生有机酸,产电菌可以利用这些有机酸直接产电。[结论]研究证实,甜菜渣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阳极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而阳极群落结构的不同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的输出。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高效厌氧水解产乙酸菌,将其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强化产乙酸菌群的产乙酸作用,提高消化效率。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以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高效产乙酸菌,经生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厌氧水解产乙酸菌ZY-3,经鉴定为双酶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该菌株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初始pH值为7.5、30℃温度下培养12 h,乙酸产量最高达1 346.7 mg/L;在添加0.4 mol/L NaCl的发酵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且产酸量较0、0.2 mol/L NaCl处理增加,高达1 588.7 mg/L。菌株ZY-3产酸能力强,发酵性能稳定,还能利用丙酸盐发酵产乙酸,对加速乙酸转化、防止丙酸积累、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餐厨垃圾快速产酸发酵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添加0(JT0)、1 (JT1)、3(JT3)、7(JT7)、10 g/L(JT10)的农用酵素进行餐厨垃圾发酵,测定各处理发酵过程中pH、有机酸、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发酵第1天5个处理的pH均显著下降,第7天后基本处于稳定。在发酵酸化过程前3 d有乳酸、乙酸、丙酸产生,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乙酸、丙酸。其中JT3最终乳酸含量最高,为50.65 mg/L。乳酸的产生会造成pH的迅速下降。各个处理均在发酵3 d时产生大量的乳酸,7 d后产酸基本结束,pH也趋于稳定。餐厨垃圾主要产酸时期为前3 d,并于第7天趋于平缓。2)在发酵第7天时,JT3的干物质含量为21.77 g/100 g,比发酵前降低11.13%,比其他同时期处理下降最多。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各处理均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JT3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90 g/100 g。各处理在发酵后粗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除JT10中粗脂肪含量与原料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JT3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7.54 g/100 g。结合pH、有机酸及各项代谢产物来看,JT3的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综上,农用酵素添加量为3 g/L,发酵时间为4~7 d,餐厨垃圾发酵酸化效果最佳,是低成本快速处理餐厨垃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作为瘤胃发酵调控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法来研究茶皂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茶皂素按照在瘤胃培养液中底物(玉米粉,100mg;草粉,100mg)的浓度设0(对照组)、0.4%、0.8%、1.2%四个水平,在体外培养24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培养液。结果发现,茶皂素降低了培养液pH(P<0.01)、NH3-N浓度(P<0.01)、原虫数(P<0.01),增加了产气量(P<0.01)、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微生物蛋白的产量(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稻秆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性能。[方法]在总固体浓度为20 g/L条件下,用一定比例的稻秆代替部分剩余污泥,构建共发酵产酸系统,探讨其有机物组分变化及其产酸特性。[结果]稻秆的投加能够促进多糖和蛋白溶出,提高SCOD含量,在发酵进行到第4天时,10%预处理稻秆处理和10%稻秆处理发酵体系中SCOD达到最高,分别为3 440和2 810 mg COD/L,与污泥对照相比,分别升高了72.0%和40.5%。与此同时,在发酵结束时,稻秆的投加虽没有增加VFAs积累量,但其在短期内能够促进VFAs转化,缩短发酵时间,在发酵进行到第6天时,与污泥对照组相比,10%预处理稻秆处理中VFAs积累量提升了70.1%。当VFAs积累量趋于稳定时,乙酸和丙酸占总酸的比例和从大到小依次为10%预处理稻秆处理、10%稻秆处理、污泥对照。[结论]稻秆的投加能够改善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性能,可为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含苯酚的生活污水为底物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从处于稳定期的MFC阳极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可降解苯酚的产电菌WL027。对菌株WL027的生理生化鉴定表明,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同时,对菌株WL027的产电性和苯酚降解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株WL027具有电化学活性,产电期主要集中在菌株生长的稳定期;将菌株WL027接种到MFC中,MFC的最大电压较起始电压增加了179mV,库仑效率为64.25%,苯酚降解率为68.62%;菌株WL027在产电过程中胞内和胞外核黄素质量浓度分别为6.10×10~(-3)和1.32×10~(-2) mg/L;在已处于稳定期的MFC中加入核黄素,电压升高了18mV。猜测菌株WL027可能通过分泌核黄素来促进电子在微生物中传递。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生物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浸液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杀虫剂白僵菌250倍液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250倍液杀虫效果最好,施药第1天后害虫死亡率就达100%。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5000倍液和多杀霉素5000倍液次之,在药试第3天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第4天均达100%。植物源杀虫剂苦楝素100倍液、苦参碱600倍液和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250倍液室内杀虫效果较差,在药试第8d校正死亡率仅为67.2%、59.0%和66.7%。白僵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室内杀虫效果均优于常规化学杀虫剂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 g:100kg、40 g:100 kg和80 g:100 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 d平均根长为4.93 cm,40 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 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 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将精制的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用0.2mol.L-1KOH处理后,接种感染生长状态良好的柞蚕蛹卵巢初代培养细胞,调查其感染增殖规律。接种1h后,孢子的发芽率为53.8%,培养细胞的初期感染率为30%。接种24h后,可观察到裂殖体的数量急速增加,72h达最高峰。接种96h后可观察到短极丝孢子发芽后形成的空孢壳和二次感染体。接种5d后形成成熟孢子,每个细胞平均产100个孢子。在其生活史中,柞蚕微孢子虫呈双核或四偶核,并表现出孢子二型性,具有典型的Nosema属特征。  相似文献   

14.
紫斑牡丹幼胚离体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相似文献   

15.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中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著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添加制霉菌素组比丙酸钙组保质期延长10d,颗粒料保质期可延长20d左右.几种处理条件下,当日粮中真菌总数发生明显变化时,饲料中CO2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饲料中CO2含量作为衡量霉菌总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3个地区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糖酸含量的差异,研究果实生育期的品质变化规律,为香梨的品质调控和合理采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花后100~150 d(2次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库尔勒香梨果实,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糖和苹果...  相似文献   

17.
几种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棉田龙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龙葵是新疆棉田近年来主要危害杂草之一,筛选高效防治药剂对控制其危害.[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对8种新疆大田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龙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灭草松、扑草净和草甘膦对龙葵的防效最佳,施药后第1d灭草松的防效达52.6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灭草松和扑草净在药后5d的防效可达到100;,而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药后9d对龙葵也能达到100;的防治效果,其对龙葵的生物量抑制效果均在70;以上;三氟啶磺隆和苯磺隆的药效较好(在第9d防效>85;),但药效缓慢.[结论]杂草危害不重时可喷施三氟啶磺隆钠盐进行防治,而灭草松、草甘膦、扑草净和氯氟吡氧乙酸可作为应急防治棉田杂草龙葵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进行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木虱卵、若虫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僵菌I2菌株对柑桔木虱卵、若虫、成虫均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第3d后死亡率达100%,对低龄若虫致病率达100%。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孢子粉对柑桔木虱卵和成虫3d后的死亡率和致病率分别达98.4%和98.8%,对低龄若虫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应用50%责锄WP对麦田杂草看麦娘和牛繁缕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60d对看麦娘的防效为93.96%~100%,对牛繁缕的防效为97.02%~100%,对照药剂10%苯磺隆WP防除看麦娘基本无效,50%扑草净WP对牛繁缕的防除效果较差。通过复配,扩大了杀草谱,提高了小麦安全性,防除效果和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妊娠早期母驼外周血浆中孕酮、17β—雌二醇的含量,并根据本试验的资料对应用血浆孕酮浓度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母驼妊娠早期孕酮水平在配种后第4天开始升高,怀孕头一个月内的峰值为10.59±8.43ng/ml;配种当天17β—雌二醇的水平为12.11±4.44pg/ml,第2天降为8.39±8.92 pg/ml(n=8),但第4天又回升到配种当天的水平,这种现象在其它动物少见。根据配种后第16天的血浆孕酮水平进行妊娠诊断,检出妊娠的准确率达100%。判定标准为1.0ng/ml,即≤1.0ng/ml 者为未孕。>1.0ng/ml 者为怀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